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报道是当前电视新闻一种最佳宣传模式,具有可信度高、现场感强、时效性高、报道力度深等特点。本文分析了地方电视传媒在现场报道上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现场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崔新悦 《世纪桥》2014,(8):95-96
从纪录片发展的历程来看,主持人和纪录片之间的合作始于电视纪录片的广泛出现。作为一种拥有着深刻内涵的视觉影像表达形式,主持人的加入从理论上来看是能够扩大其接受范围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纪录片的成长环境,站在主持人的立场上研究如何帮助纪录片更好地展现内容。  相似文献   

3.
快乐大叔 《党课》2012,(9):97-98
电视在中国人眼中的价值与地位是什么样的呢?只要看看我们自己或者周围人家里的客厅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4.
拜会周尔均将军,听得最多的是他夫人邓在军和凝聚着他们夫妻心血的《百年恩来》。作为优秀长篇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在 1998年和《邓小平》、《香港沧桑》一同荣膺中国电视“金鹰奖”。   “拍好这部片子,反映伯伯的光辉一生,是邓导一生中最为重要和美好的心愿,她为此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智慧和经验,使之成为一部传世之作……”戴副眼镜、温文儒雅、颇具学者风度的周尔均将军,谈起他那位著名电视艺术导演的夫人邓在军,话语间充满了无限的深情。邓在军的情感世界、奋斗历程和艺术成就,亦在他的娓娓叙说中展现出来。 一   …  相似文献   

5.
吴冰沁  吴禾 《理论学刊》2003,(2):134-136
电视影像作为载送信息的代码 ,既完全不同于抽象的文字符号 ,也不同于传统视觉艺术的造型化符号 ,“实录”性使它与所指代的客观事物之间的紧密关联超过了任何其他的艺术和传媒。然而 ,电视化的存在已对现实性的存在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陇原快递     
6月5日,由我省电视媒体与台湾电视媒体合拍的高清电视纪录片“甘肃系列”在甘肃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该片是我省与台湾电视媒体深度合作拍摄的第一部高清晰度电视纪录片。  相似文献   

7.
李兴亮 《理论学刊》2004,46(10):112-114
作为当代重要的文化研究理论家 ,布尔迪厄的后期著述《关于电视》对电视这种占据现代大众传媒主导地位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本文从电视的活动空间、符号暴力特点、节目媚俗化、知识分子的自主性等方面予以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8.
周方舟 《新长征》2011,(6):40-42
在市场经济和文化体制改革大潮的催动下,我国地方电视产业有了飞跃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繁荣时代。许多地方电视传媒创造了令人刮目的业绩,也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电视事业如何发展探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尤其是在如何坚持地方特色,形成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作品必须在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精益求精,而电视新闻标题的制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电视新闻制作手段的进步,电视理论的日益完善,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显现了出来.电视新闻标题其制作和提炼上存在许多问题,如严重的抄袭现象;严重的歧义;准确性差;过渡夸张等.制作电视新闻标题,应考虑要突出新闻价值;贴合新闻内容;真实准确;要有新意;形象生动;拒绝电视新闻“标题党”.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12,(10):61-62
何之在8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其实早在2010年7月,《人民日报》就曾连续刊发调查性报道,揭露部分样本户被个别卫视“收买”的收视率黑幕。收视率引入国内电视行业,其实是对一种较为成熟的国际评价体系的有益吸取。问题在于,手段变成了目的,收视率变成了唯收视率。因为收视率低,一些电视台不少品位、口碑、美誉度均不错的栏目相继被停播;因为收视率高,极具猎奇意味、细致展示各种社会阴暗面以及不惜制造矛盾、激化矛盾的所谓法制和调解类节目,糟蹋历史、尔虞我诈彰显人性之恶的“宫斗剧”,这些低俗、庸俗、媚俗的电视内容愈演愈烈。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也是最可怕的一点在于,决定着节目生死命运的收视率,其本身的构成就存在问题。收视率样板户数量少。  相似文献   

11.
王春宇 《世纪桥》2012,(5):144-145
电视包装,如同其它产品的包装一样,是为了让受众在美感享受中了解电视产品,电视品牌,它虽然是在辅助的位置上,但却不可或缺。电视栏目包装在整个频道(栏目)中不仅仅是外在的点缀和装饰,更是一种深层次理念的传达和阐释。电视节目的包装对于电视台节目的形象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极富震撼力的画面和音效能先行引起观众的注意。因此,各地电视台对节目包装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投入也越来越大,制作水平也有了大幅提高。本文大致归纳栏目包装的前期流程包括分析,创意、包装方法、整体设计、艺术风格和理论指导五个主要流程,并对这五个部分进行具体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老愚 《廉政瞭望》2012,(8):74-74
铁青的天色让人窒息,我心里很想问:好日子都到哪里去了?七旬高龄母亲心情黯淡,她一只眼睛模糊,连身边老伴都看不清了。这是近几个月的事情,她有些难以接受。她另一只眼睛去年做了白内障手术,能穿针引线。看看电视,缝几针穿了多年的旧衣裳,跟父亲说几句话,日子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3.
孙国钰 《世纪桥》2007,(5):84-85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种纸质媒体都希望自身变的更加强大,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于是,报纸与电视的整合传播就成为媒体竞争加剧过程中涌现的时代新潮。作为全国第一家由广电系统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报纸应当怎样把握这种媒体运作的新态势以及解决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是值得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彭勇 《当代贵州》2007,(5):10-10
炊烟袅袅,炮竹声声,除夕之夜我回到了离县城纳雍30公里的老家干河沟村。刚进村口,一阵强烈的音乐划空而来,我正纳闷谁家的电视声音开得这么大,迎出来的弟弟说是舅舅家正在唱卡拉OK。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体,作为党的舆论喉舌和阵地,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其它传媒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时代。随着以知识和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大发展,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在享受了丰裕的物质生活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电视传媒,在节目的内容、形式,节目的制作水平、编播质量,主持人的素质感染力及电视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力方…  相似文献   

16.
跟几个朋友看电视谈话节目,主角是一位被男友打伤的女孩子。主持人问:“为什么这个男人打你不只一次,你还跟他在一起”“因为我觉得他需要我,没有我,他会死。”  相似文献   

17.
认识倪萍,与天气有关。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在坐满了许多人的一个大演播厅里,倪萍在给大家“播”天气预报,她用的山东方言很纯正、很地道。因为时间久远,“天气预报”的大部分内容已经记不得了,有印象的是,那一阵子风很大,而且“今儿刮,明儿刮,后儿还刮”。还有印象的是,倪萍的名声也“刮”起来了,并一直刮到现在,甚至还刮到了海外。 倪萍能有今天这样大的名气,是因为她在11990年成为了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在许多人的观念里,主持人,特别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文学创作要注重情感的挖掘和展露.电视文学的再创作,更讲意境,而其情景交融互渗,比之音乐、绘画、诗歌、舞蹈更甚.电视文学的再创作,更需要理性思辨和哲学光辉.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要把“看”电视叫作“阅”电视,是因为我把看电视当作一种文化行为。无论是“看电视”还是“阅读电视”,都是对电视信息的选择、加工整合和深化。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我在乘坐市内公交汽车的路途中,观赏到了车载电视播出的一段广告,其大意是:安装在公共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资讯传播载体,有助于更方便、更快捷地沟通商家与消费者,因为,这些移动电视不仅辐射面广,受众数量巨大,而且还有一个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优势,那就是视听的强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