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看到人大建设杂志社举办的“我与《人大建设》征文启事”,我的心头不禁为之一热。到人大工作五年来,我是伴着《人大建设》杂志一起走过来的。其中为文的辛酸苦辣以及从编辑那里受到的启迪和教诲,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2.
记者:你好,戴军!我是《公安月刊》的记者,请你先给《公安月刊》的读者说几句话好吗?戴军:好的。我平时就很喜欢看法制类的报纸、杂志,原来在上海时,经常看《民主与法制》,经常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希望以后《公安月刊》刊登的是一些好的消息,不要因为一些不雅的...  相似文献   

3.
我从小向往北大,崇敬那里的每一位师长,钦羡那里的每一位学子。当我读了宗璞关于燕园的一系列美文《燕园石寻》、《燕园树寻》、《燕园桥寻》……之后,燕园对我越具诱惑。以至于我一见到北大教授韩汝琦,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宗璞笔下的——  相似文献   

4.
台北见闻     
台北见闻曾寿人捧着从台湾寄来的《大陆同胞旅行证》,我双眼湿润了。“台湾”是我多少年来向往的地方。那里有驰名中外的阿里山,有令人陶醉的日月潭,有我从未见过面的亲人,我们已分别四十多年了。飞机缓缓地滑落在高雄小港机场的跑道上,我意识到这一切再也不是梦。我...  相似文献   

5.
贾占生 《乡音》2013,(5):50-50
我是今年省政协换届时被推荐为省政协委员的。作为政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是新委员;而作为《乡音》受众,我却是老读者。30多年来,我一直在省直文艺界工作,现供职省文化厅艺术处。近20年来,我从一位编辑老师那里经常见到《乡音》杂志,有时候还带回去翻阅。初识《乡音》时,就感到这个刊物办得  相似文献   

6.
刘文学 《中国人大》2009,(13):33-35
2008年5月,《泰晤士报》北京分社社长马珍在救灾现场看到的一个细节让她惊讶和感动不已。 “灾民都集中在九洲体育馆,那里人很多,但让我吃惊的是,厕所竟然不臭。”她说。马珍从这个细节中看到了秩序,然后又从秩序想到了更深层的力量,她当然应当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漫画     
徐鹏飞《权威》曹开翔《听说局长家的小狗病了》 只有一个警察 一个孩子跟着父亲回家,在路上孩子问:“爸爸,‘醉’是什么意思?”父亲说:“你看,那里站着两个警察,如果我把两个警察看成4个,那我就是醉了。”“可是,爸爸,”孩子说,“那里只有一个警察呀。” 公 仆 主任妻:“每次开会后,你总要住医院。虽然宴席是公家出钱,可身体是咱们自己的啊!” 主任:“我是人民公仆,身体也是公家的。何况医药费也是公家出的嘛!” 儿 子 送 礼 儿子:“爸爸,给我买作业本去。”爸爸:“今天没工夫。” 不多一会儿,儿子从酒柜里拿出一瓶…  相似文献   

8.
编读往来     
《台声》2013,(7):112-112
[读者来信]《名声》杂志的老师您好!偶从同学那里看到了《台声》杂志,知道你们是专注台湾事宜,想必对一些对台政策很了解,所以想要咨询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蛇年即过,《人事与人才》就要停刊了,我作为这份期刊的忠实读者、特约撰稿人、记者站站长,有缘11年与她共沐风雨、目睹了她的辉煌。从她那里,我得到过工作的启迪,感受到笔耕的欢悦,付出了辛勤的劳作,获得了很多慷慨的鼓励。因此,得知停刊消息后,我似乎很有感慨,想说的话也很多……一份好的期刊,必然有一个好的编辑班子。《人事与人才》正是如此。从雷树标、龙寿钦、秦发嘉三任总编,到陈明星、谭文波、曾阳光、钟吉元、李跃平、刘祖芳、傅岳平等上10位在杂志社工作过的副总编、编辑,无一不对这份期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正是…  相似文献   

10.
认真看了一出《玉堂春》马家麟6月5日晚,听说我党党员、江苏省京剧院的赵道英在北京市工人俱乐部演出赵(燕侠)派名剧,很想去看,但又不知是什么剧目,及至冒雨赶到那里,才得知,演出的剧目竞是无旦不唱的《玉堂春》。说实话,就这出《玉堂春》(三堂会审)我都记不...  相似文献   

11.
更名启示     
徐颖 《辽宁人大》2006,(1):48-48
我是2004年转业到人大工作的一名机关干部。习惯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旅生活,初到地方,一切对我来说既陌生又新鲜。记得刚来的那段日子,由于业务不熟悉,我非常痛苦。忽然有一天,我从同事那里得到一本刚刚出版的《辽宁人大建设》。吮吸着它的墨香,游览着琳琅满目的特色专栏,我立刻喜欢上了这份杂志。每到新刊出版时,我都像一个新郎热切地等待他的新娘一样,渴盼着一睹它的芳姿。一年来,《辽宁人大建设》已成为我的一块精神家园。我徜徉在这块丰泽的田园里,尽情地沐浴着思想的阳光,吸吮着知识的甘露。  相似文献   

12.
我终於踏上了到东北去的旅程了。多少年来,祖国这一片肥美的沃野一直吸引着我。青年时代,每当我唱起《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时,我就无限向往那遥远的山川大地;每当我读到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时,我就无限尊敬那里同敌人顽强战斗的同胞们;後来远适异域,每当我从报纸上读到  相似文献   

13.
一年前在津谢世的孙志乙先生,少年时候在天津中南国剧社等票房学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拜苗胜春为师,继续深造,很快成为上海票界的名人。1947年上海组织京剧界丑会,他被公推为会长。当年他广泛结交戏曲艺人,与众多名家过从甚密,发表过不少戏曲评论文章,出版有《海上名票集》、《当代名伶传》等专著。十多年前,孙志乙先生从上海迁居天津,与笔者成为忘年之友。我从孙老那里得知许多他眼见耳闻的梨园掌故和内幕细节,其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无声是一潭死水。我不以为然——我耳聋已过28个寒暑,但从未有丝毫的寂寞之感。因为,我拥有我的一方小天地,那里有我的爱好与追求。我酷爱阅读报纸、杂志和古今名著。为方便阅读,总想买书与自订几份报刊杂志,但是,为柴、盐、油、米、菜而操心的老伴,总是舍不得,常常免不了要唠叨一番。为了如愿以偿,我戒了烟。戒烟订报,合家欢喜。从1980年元月起,我订了《南通大众》和《南通日报》。后来,又订了《老年周报》、《现代家庭报》、《残疾人导报》等十六种报刊,并购存了上百本我最感兴趣的中外古今名  相似文献   

15.
提起一部并不算新的电影《剑雨》,很多朋友会回忆起那里小桥流水式的恬淡风格,刀光剑影中的起伏跌宕,却不知您是否和我一样,对电影中引人回味的佛家禅理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6.
《人民公安》2006,(18):62-62
在2006年1月13日晚,我局治安大队接报。在我县温泉马堑村石粉厂查获一起非法储存价值八万多元的烟花爆竹。后经调查证实,此批烟花爆竹是村民王建成从江西一个体商贩荣联根那里购买。为防止路途被公安机关查获.王建成从安徽省太湖县望天花炮厂买得一份已经使用一次的太湖县公安局开出的《购买证》《运输证》。同时,还证实望天花炮厂厂长关承儒与英山不法商贩相互勾结.多次在太湖县公安局开出《购买证》《运输证》,以3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卖给英山个体商贩。严重扰乱了英山烟花爆竹市场秩序。请问:应对王建成、吴承儒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7.
难忘西藏行     
那是2002年初夏的事情了,我们一行几人结伴去西藏旅游,抱着到西藏看一看的想法,去了拉萨、日喀则、江孜、定日和珠峰自然保护区。从西藏回来后,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从内心中引发的感想,是我去过的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西藏的确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藏族兄弟又是那么的勤劳善良、朴实憨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光彩夺目的西藏文化,你看,从布达拉宫到随处可见的建筑艺术,从《格萨尔王传》到多彩多姿的民间文学,从《大藏经》到特色鲜明的藏传佛教文化……等等,就是这片土地,西藏文化浸润着这片圣洁的土地,使雪域高原和那里的人们不断焕发着神奇的光彩和动人的传说。  相似文献   

18.
太阳花     
夏天来了,我家的太阳花开得煞是好看,玫瑰色的、粉红的、娟白的、鹅黄的……真是五彩斑斓,把我家阳台装扮得绚丽多姿。其实,我查遍《辞海》,也没有找出太阳花的名字。因为这花的主人叫它太阳花,我家的花是从那里移栽过来的,所以我也叫它太阳花。这太阳花曾经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电视剧《亮剑》使我回想起1943年7月我赴延安途中,经过晋东南麻田八路军总部.听总部同志介绍1942年数万日寇对太行山总部大扫荡,左权参谋长不幸牺牲的悲壮情况。当时,彭老总还接见了我们。离开麻田西行,进入晋西北吕梁山脉地区,只见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特别缺水,群众以油麦为粮充饥,十分艰苦。这就是剧中李云龙团成长发展的战区,南于到过那里,看《亮剑》剧时,倍感亲切。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20.
书情     
我从小的时候就热爱书,尤其是在北平读高中的三年间,我经常去距离我校最近的东安市场,那里有许多旧书摊和旧书铺。当时我特别喜欢外国小说、游记以及农学书籍。记得我曾买到两本旧英文书,一本是《马可波罗游记》,另一本是《茶花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