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0年前,史学家顾颉刚在北京去世.消息传到台湾,旧友陶希圣不胜伤悲,隔海撰文,追忆当年两人的交谊.其中一个细节十分温暖:1935年前后,陶希圣在北大办<食货>杂志,顾颉刚与谭其骧办<禹贡>半月刊,并行于世.两人同在燕京兼课,顾每次开车途经西四牌楼陶的住处,总要把陶接上;各自完课,冉同车返城.无论春风秋雨,从未间断,约有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12月29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公开投敌。而追随汪精卫的两位重要角色——高宗武、陶希圣,突然潜赴香港,揭露了他的叛国行径。这便是抗战史上的"高陶事件",又称"小西安事变"。在陶希圣之子陶恒生出版的《高陶事件始末》一书中,事件的真相愈加清晰。  相似文献   

3.
打开关于“唐僧”的网页,实在惊诧不已。绝没想到,人们对这位亦人亦神的和尚竟然如此感兴趣。当然,大多是拿他当“话耍子”来搞笑,来开涮的,什么“唐僧办教育”“唐僧的隐私”“唐僧评先进”……数不胜数,光是杜撰唐僧的著作,就有《家书》、《日记》、《回忆录》、《密信》、《遗言》、《自述》、《报告》、《废话》等许多种,关于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的却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4.
1939年2月,顾颉刚发表名文《中华民族是一个》。此文既非应景的时务策,也非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篇承前启后的理论提纲。事实上,关于中华民族的理论思考,贯穿顾颉刚的整个学术生涯。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逻辑是旧"一"向新"一"的进步。30年代,其理论逻辑转向"多"与"一"的协调。40年代后,顾颉刚试图将上述两个逻辑调和起来,以进步观念阐明中华民族斗争融合的历史过程,并赋予此历史过程以一种共同生活结构,在打破陈腐的华夷之辩同时,防止政治体量的减损。尽管顾颉刚最终没能建构出体系完备的中华民族理论,但他对中华民族理论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属性皆有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漫话画     
据《现代快报》报道,无锡惠山经济开发区在湿地公园办了个豪华会所,刚开张两个月就消费了至少180万元餐费。面对质疑,惠山开发区党政办主任说:“共产党办一个酒店就不行了?不就是为了招待领导的时候标准高一点、接待好一点吗?!”不过,遭曝光后,目前会所已停业,下一步将改成湿地公园的游客中心。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我既讲《焦点访谈》,又讲《感动中国》,这是两个不一样的节目。16年前我加盟《焦点访谈》,那时候我根本没有想到会和它一起走那么久。《焦点访谈》是让人们期待的一个节目,让人们托付的一个节目,也是让人信任的一个节目。中国的老百姓对《焦点访谈》的那种期待和肯定超过了其他类型的电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     
《创造》2008,(9):17-17
2008年10月6日,为挖掘井冈山红色文化内涵,让观众重温八十年前的峥嵘岁月,一场富有浓郁革命特征的红色经典歌舞《井冈山》在井冈山新城区拿山剧场实景试演。据介绍,《井冈山》共分为序幕《血》和《旗》、《灯》、《情》、《火》、《路》五幕。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笔者在巴黎的蒙巴纳斯第一次看到中国的大片《卧虎藏龙》,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人整出的一点好莱坞效果。那段时间,中国对外输出的影片有好几部:《十七岁的单车》、《花样年华》、《一一》、《苏州河》等,与《卧虎藏龙》相比,都是很讨外国人口味的小众电影。  相似文献   

9.
著名史学家顾颉刚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除了被世人所熟知的学术贡献外,他早年还曾有过一段不被人关注的政治经历。从少年到青年时代,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社会剧变,顾颉刚个人思想也经历了从立宪到革命再到崇尚无政府主义的连续性变化。顾颉刚思想成长过程中受梁启超"新民"思想影响深重,并确立了强烈的社会改造意识。在短暂的政治激情消退之后,顾颉刚思考社会和人生,并最终选择了以学术文化来改造社会这条道路。顾颉刚个人思想变迁是时代社会思潮的缩影,顾颉刚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经历。  相似文献   

10.
<正>买《顾颉刚自传》,首先是想看新中国建立后,他被逼批胡适的真实心态。面对这个仅仅比自己小一岁半的学生的批判,胡适给予了真诚的理解和自我的解剖,当然也体现了顾先生在那种环境下的品格,"颉刚说的是很老实的自白。他指出我批评他的两点(《系辞》的制器尚象说,《老子》出于战国末年说),也是他真心不高兴的两点"。可在这本  相似文献   

11.
走进新时代     
陈伟振 《台声》2003,(1):22-22
所有的故事应该都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记得1992年的时候,《读者》那时候叫《读者文摘》好像也刚创刊不久吧。总之,在刚到大陆的时候,是有这么一点对媒体“望断天涯不见路”的感慨。在结束完一切课内外活动后,望着一堆又一堆的课本,有一种发于自然心理状态的空白。反正不管如何高密度、规格化的作习编排,心里面总还需要一些制式外的东西。那时走进我的大学生活,并一直陪伴到今的杂志,除了《读者》之外,还有一本,那就是全国台联主编的《台声》杂志。光这两本杂志,每一次搬家其所占箱的增长比例最少超…  相似文献   

12.
杨卫华 《前进》2013,(4):27-27
八年前,话剧《立秋》唱响全国,誉满梨园,给山西带来了至高的荣誉。今天,话剧《立春》的推出,再次引起人们美好的期待。  相似文献   

13.
吴思先生被认为是一个有思想活力的学者,他创造了学术类陶书的销售记录。 继《潜规则》后,吴思又推出了新作《血酬定律》。两书之间的关系,作者在“自序”、“后记”中特地作了说明。“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  相似文献   

14.
乐朋 《同舟共进》2009,(5):18-19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催生了胡适与鲁迅两位代表人物。胡适倡导"文学革命",以白话诗、白话文叱咤学界。鲁迅则以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享誉文坛。然而,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分化,两人渐行渐远,昔日同一战壕的战友渐成形同陌路的论敌。  相似文献   

15.
肖游 《人权》2006,(2):60-60
2月2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的研究成果。这是全国老龄办首次发布关于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介绍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压力,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与政策建议。《报告》由南开大学人口发展研究所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主任原新教授负责的10人课题组历时两年完成。  相似文献   

16.
最新一期《读者》上有一篇文章《文明的层次》,提出了一个许多人都感觉到却没有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作者叫顾土.原文发表于《新民晚报》。顾先生走了许多地方,将中国人与美国人、日本人和俄罗斯人作了比较,发现了差距。顾先生说,几年前去美国,天天坐一辆大巴,司机是美国人。这位美国司机对顾先生一行的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先是“老皱眉头”,“后来又像拨浪鼓似的总摇头”,直到“最后分手时才改成笑容满面”。  相似文献   

17.
魏建新 《人权》2010,(2):60-60
寻觅求索《万斯年》,日思夜想难谋面。伊人飘然莅眼前?相见晚,亦美奂,缕缕墨香呈期刊! 恢弘如歌逢华诞,万众无不贺盛典!醉人时光永弥漫,人之爱,何以办?出类拔萃诚奉献!  相似文献   

18.
65年前,我刚参军时,学的第一支歌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包括: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照价赔偿、不打人骂人、爱护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等。那时候不论军队或地方的同志,少有不会唱这支歌的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来,《中国妇运》就是我心中那一片永远青青翠翠的竹林。 初识《中国妇运》是在1991年,那时我刚调入山西省妇联做文秘工作,那时《中国妇运》还叫《妇女工作》。办公室的《妇女工作》遂成了我案头、手上、枕边的最爱。  相似文献   

20.
韩玉峰 《前进》2012,(4):29-32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两个根本问题,提倡和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生活,投入革命斗争实践,创造出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摇篮和熔炉。《讲话》是革命文艺的明灯、火炬和号角。《讲话》对文艺工作有关问题的论述,全面而具体,精辟而深刻,为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是中国新文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