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论视野》2017,(12):81-82
《新京报》2017年12月5日发表记者李丹丹的文章指出,12月4日,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编写的《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两本蓝皮书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正式发布。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以来,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互联网领域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潘燕 《瞭望》2022,(10)
惊蛰春暖,又到全国两会时间. 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GDP总量114万亿元.这一数字约合17.7万亿美元,预计占全球经济比重18%;当年GDP同比增速8.1%,中国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5%. 数字是对一年发展实绩的朴素诠释,也标注出当下中国经济实力在全球发展格局中的坐标位置,其与政府工作报...  相似文献   

3.
《理论视野》2021,260(10):52-56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发展方向,其发展态势愈发强劲,规模与日俱增,已然成为缓解全球经济压力、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驱动。数字经济和数字全球化正在深刻演进,具体表现在数据驱动数字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化扩大再生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竞争优势等方面。数字全球化面临诸多新挑战,国际数字鸿沟制约发展、数字产业化基础存在薄弱项、产业数字化进程遇困受阻等都不同程度地迟滞了数字全球化步伐。为做好数字全球化新挑战与新机遇应对,国家数字化战略政策着力点应聚焦在融入数字全球化价值链,推进数字产业化基础高级化,抓住产业数字化主线等方面,落实好分阶段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宏图。  相似文献   

4.
张辛欣 《瞭望》2022,(8):8-14
这是令人惊叹的成绩单——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数字经济成为中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这是发展动力的深刻蝶变——信息消费极大挖掘市场潜力,智能制造不断为产业提质增效,以数字化为牵引,创新热潮涌动,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又耽误了不少时间,现在的国力还不够强大。 20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达 1万亿美元,可是环顾全球,我国只有美国的 1/9、日本的 1/4,排在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后面,在全球名列第七:如果按人均来计算,据世界银行最近的报告,中国排在第 149位, 1998年中国人均为 750美元,而全球人均(富国和穷国平均)为 4890美元。 从历史发展来看,问题似乎更令人震撼。据世界银行的资料, 1955年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球的 4.7%(日…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业态,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治理模式的同时,必然对传统经济背景下已有立法形成冲击和影响,迫切需要基于数字技术特点规律和数字经济发展逻辑,加快构建新型法律规制体系,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进一步洞察分析立法面临的挑战,探讨立法理论基础,促进理论创新;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逻辑,围绕数据要素、网络平台和技术工具三个关键环节,科学设计法律规制体系的内容架构;要坚持在多边主义原则下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用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9,(18):13-13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数字。根据当日发布的数字,一季度GDP增幅为6.1%。尽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率最低的数据,但是,面对全球经济一片惨淡,与各国经济大都是负增长来对比,这样的增长幅度仍然是全球最高的。此外,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度非常稳定,一季度同比增长15%。目前,信贷、货币发行量、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7,(1)
持续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将在2007年更加深入地融入世界:中国将在这一年结束入世五年过渡期,并以全球GDP总量第四,贸易排名第三的巨大经济体量,成为继美国之后另一个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数字贸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参与者,甚至是核心引领者。但由于二者在数字产业竞争力、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对于数字贸易治理方面的利益诉求存在严重分歧。通过对比美欧差异化的主张,分析其矛盾焦点及背后成因,着力于回答好3个关键性议题,即"跨境数据自由流动""数据存储本地化"和"个人隐私保护",并尝试把握全球数字贸易规则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的上海,到2001年的香港,再到2005年的北京,7年间《财富》全球论坛已是第三次选择中国。5月16日,为期三天的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拉开帷幕,全球商业巨子与中国政商学界名流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及亚洲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财富》论坛第三次选择中国,其意义非同寻常。因为该论坛实际上是一个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  相似文献   

11.
信息博览     
《侨园》1998,(3)
全球经济实力中国居七世界银行最近发布1998年全球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列出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规模排名表。报告说,据照1996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美国以总产值74335亿美元位居世界首位。日本总产值为51492亿美元居第二。第三至第六分别为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列为世界第七位。第八至第十分别为巴西、加拿大和西班牙。中国香港特区的总产值为1533亿美元,名列世界第26位。  相似文献   

12.
黄兴 《瞭望》2022,(11):56-57
2021年,中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2.1万家,当年新增超4万家、全年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量占全球申请总量84%、新增82项区块链相关标准……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加速发展. 重庆渝中区服务业集聚、人才密集,发展数字经济尤其是区块链产业优势明显.锚定区块链这一风口,渝中区聚力打造以区块链为龙头的数字...  相似文献   

13.
香港外币资产达967亿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3月26日宣布,至1998年2月底止,香港外币资产达967亿美元,其中外汇基金持有的外币资产为786亿美元;土地基金则持有181亿美元。目前香港外币资产约相当于流通货币的7倍,即约占港元货币供应M3的约45%,比率为全球最高之一。同时,香港的外汇储备仍排行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与中国内地。香港失业率为2.9%港府3月16日公布1997年12月至1998年2月的失业率临时数字为2.9%,就业不足率临时数字为1.6%。而1997年11月至1998年1月份的失业率为2.9%,失来人数73,000人,就业不足率为1.9%,就业不…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7,(3)
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增长将有所放缓,中国GDP增长将达9.6%。世界银行2006年底预测,全球经济增长2007年将放缓至3.2%,2008年可能恢复至3.5%。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将有所降温,增长率为2.1%,但2008年则会回升至3%。日本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为2.4%和2.5%,欧元区则将维持在1.9%左右。  相似文献   

15.
辛平 《瞭望》2008,(11)
据反馈,今年第9期《瞭望》新闻周刊《两会特别报道》受到地方读者好评。吉林省人大副主任秘书王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生黄智光、华夏银行理财部邓娜表示,瞭望《两会特别报道》的推出恰逢其时。报道用数字说话,展示了中国经济5年的精彩表现。同时又对新阶段的新挑战进行理性的前瞻,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责任感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经济增长条件下的工资变化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持续27年的快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6%,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亿人民币,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加快了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30%,成为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其2005年的外贸总额达到14221.2亿美元,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的发展活力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的经济收入水平,为市场化的工资增长创造了可能性和更多的机会,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绝对贫穷人口大幅…  相似文献   

17.
刘柳 《民主》2009,(5):18-19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成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全球经济整体衰退的金融危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金融环境,国务院于2008年11月9日出台了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旨在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数字技术革新让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数字时代,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三个维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普惠效应赋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溢出效应赋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数字经济的绿色效应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但在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也可能面临数字垄断阻碍共享发展、数字鸿沟扩大城乡差距、数字幻觉诱发绿色盲区隐患等现实挑战。对此,应坚持以共享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为导向,营造自由稳定的经济环境,创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构建良性的数字生态系统,以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全球已经步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既可以改变生产生活方式,造福人类,又带来了全球性的新危机和新裂痕。而要弥合与发达国家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就必须大力推行"十三五规划"中有关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从核心技术的科研开发应用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逐步完善信息化法律制度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社会发展阶段,数字经济随之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业态,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也给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加强数字经济治理,需认真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特征,构建符合中国数字经济治理实际的理论框架;以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推动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协同、主体协同和机制协同,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数字经济协同治理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