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振光 《青年论坛》2005,1(3):79-81
审判独立是确保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法官是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体。要实现审判独立,在外部必须保障法院独立,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在内部必须保障法官的独立,独立地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2.
公正和效率是诉讼的基本价值取向。改革审判管理方式,就是力求审判程序的公正,提高审判效率。笔者从近几年审判方式改革的实践中,认为目前缺乏必要的审判管理机制,因而,提出审判管理方式的改革是当务之二急。  相似文献   

3.
当前侦防机制改革中存在着“麻木症”、“冷热症”、“急躁症”、“脱节症”、“简单症”等问题。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思想观念问题没有解决好,对改革的全局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准备不够。要推进改革,最紧迫的是解决所队磨合问题,形成打防合力;最核心的是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工作考评机制,发挥激励制约作用;最重要的是推动改革的配套进行,形成整体效应;最关键的是鼓励积极探索实践,增强改革实效;最根本的是提高民警素质,为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审判管理方式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最高法院制定的改革重点。笔者从探讨现行审判管理方式存在的弊端入手,叙述了审判管理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彭京宜 《新东方》2000,(5):43-45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但这场改革中的误区至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误区包括:价值取向的偏失,改革任务的偏失,忽视司法观念的改革,以及由于缺乏理论准备而导致改革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倾向。  相似文献   

6.
论面向审判中心主义的侦查机制转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以审判中心主义指导诉讼制度改革。这必将给侦查工作带来重大影响。明确审判中心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在当前以侦查中心主义的诉讼构造和大力推进人权保障思想的背景下,深入了解审判中心主义给侦查工作带来的挑战,从而从转变取证工作重点、推进侦查措施改进、构建新的检警关系以及建立侦查人员旁听庭审制度等方面提出对侦查机制转变的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在我国已进行多年 ,但这场改革中的误区至今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误区包括 :价值取向的偏失 ,改革任务的偏失 ,忽视司法观念的改革 ,以及由于缺乏理论准备而导致改革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倾向  相似文献   

8.
工商联是党领导下具有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它有着统战工作和民间商会两方面的职能。工商联作为由各类工商业者主要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参加的统一战线组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特色司法制度之一,审判委员会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能因其弊端而对其全盘否定。目前对审判委员会的改革存在逻辑混乱、法律冲突等问题,尤其审判委员会的实体裁判权面临改革空间不足的问题。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之下,审判委员会应实现功能重新定位与调整,将其在个案中的实体裁判权改革为法律咨询功能,同时激活其宏观职能,即实现审判委员会微观的法律咨询功能和宏观的总结审判经验、审判管理工作职能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目前面临思维、制度、机制、市场四大困境。意图破解这些难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市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打破供需之间的壁垒,搭建以分合联动为导向的机制架构。既对审判辅助事务的切割,以防范其干扰或占用过多司法资源,又对社会化的服务制定高标准,进行严格监控,并不断进行信息化升级,从而打通提升审判效益的进路,实现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的根本目的,助推审判核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公开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监狱警察激励机制是指在监狱警察组织文化背景下,由监狱警察激励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有机系统。我国监狱警察激励机制的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有些问题在监狱体制改革后进一步凸显出来。本文基于调查数据,着重从激励主体、激励客体和组织文化方面,为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后监狱警察激励机制的创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河南公安机关于2010年全面实行警务机制改革,改变60余年的三级管理模式。目前,改革已进行三年,新体制进入与旧体制进行博弈的时期,许多新的问题显现。通过研究当前警务机制改革中扁平化与科层制的组织结构发生点对点碰撞的有关方面,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对策,能够更好地推进警务机制深入改革,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缺席审判是指法院在一方当事人缺席时所为的审判。我国现存缺席审判制度的缺陷表现在 :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受到限制 ,既有违诉讼的程序正义又不利当事人权利的实现 ;立法的操作性差、诉讼率低下 ,违背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平等的原则 ;缺席判决由法官主动依职权作出 ,侵犯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我国缺席审判制度改革时宜采用一方辩论判决模式 ,完善缺席的认定标准、缺席的正当理由、一方辩论程序的开启和共同诉讼的一方辩论的判决程序等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期主要矛盾的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九大会议精神要求在司法领域也应当不断加强改革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繁简分流改革机制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在《意见》原则性规定和总体框架指导下,各地区法院展开了对《意见》实施的具体探索。在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机制过程中,应以程序正当化为前提,坚持公平与效率平衡原则,充分尊重当事人选择权并建立多元化矛盾解决机制,从诉讼流程各环节深挖改革空间,细化和创新具体举措,追求审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司法效益最大化,准确实现繁简分流的制度内涵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监狱企业的改革方向问题是决定监狱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由于监狱企业的产生具有被迫性,且不具备市场主体的基础条件,因此它的存续不仅负面影响大,而且是不合理的。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全额保障”政策的逐步到位,监狱企业应逐步加以取缔。  相似文献   

16.
两年的试点期内,刑事速裁程序在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经过实践的检验,速裁程序在宏观的制度建构上较为粗放,在微观的实践运行中存在诸多阻碍。其中羁押问题较为突出,成为这一制度发展的瓶颈。从速裁程序的运行状况来看,羁押问题主要从实体和程序两个角度对速裁程序产生了影响。羁押问题难以解决的深层次原因分别是司法理念问题、程序建构粗放以及程序简化不足。鉴于此,速裁程序需要转变司法理念、控制羁押适用、构建审前联动机制、完善非羁押性替代措施以及改革考核体系,从而构建速裁程序的羁押新格局。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事审判方式的弊端表现在:法官包揽调查,当事人基本上不负举证责任;开庭审判走过场,基本上是先定后审;庭审采取纠问式,当事人被动应答,较少主动行为,合议庭合而不议,审而不判,作用不显;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较大限制。在改革中,应强调当事人举证责任,完善举证制度;强调公开审判,充分发挥庭审功能;强化合议庭和独任审判页的职责,实现“审”与“判”的统一;加强法院自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试论西南民族地区实行土地改革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解放后 ,为了使各民族摆脱封建主义的束缚和落后的所有制形式 ,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成为民主改革的关键任务。在邓小平为首的西南局领导下 ,按照慎重稳进的方针 ,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土改政策 ,成功地实践了这一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9.
直接言词原则是近现代各国通用的一项重要的诉讼原则,但在我国现行立法中却没有确立,司法实践中普遍采用间接书面审理方式。直接言词原则对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诉讼目的的实现具有重大价值,应在我国立法上尽快确立。  相似文献   

20.
陈学璞 《桂海论丛》2003,19(2):88-91
文化体制改革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民族地区文化体制改革要抓住机遇 ,理顺关系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 ,推进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