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这种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入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对于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_,㈨uh』一l…  相似文献   

2.
中国印度经济改革和发展之比较和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翔 《学理论》2008,(8):21-24
中国和印度经济转轨具有共同背景,都选择了政治稳定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但在改革的突破口、通向市场化的道路、对外开放以及经济增长的模式方面却存在着差异。总体上,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和硬件好于印度,但印度的微观经济指标和软件基础优于中国。中国和印度在投资与商业环境方面所存在的较大差异,使它们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需要反思的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是软件条件还是硬件条件;什么样的政府更有助于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政治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对经济增长而言,制度是重要的,但或许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心理都是支配人类行为选择的决定性力量。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的选择,国民心理作为内因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关键作用,国民的传统心理反映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主动性,国民的情境心理说明了渐进式道路选择的被动性。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国民心理正在发生嬗变,影响渐进式道路的心理基础日益薄弱,这就要求对渐进式改革道路做出相应的微调。  相似文献   

4.
一、地区发展差距拉开是我国渐进式改革道路和地区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的结果,适度的地区差距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就把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比较优势明显的东部沿海地区。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引下,东部地区率先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并带动我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决策实践,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创新的过程,实现了平稳的经济和社会转轨。之所以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在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中的非正式制度与渐进式改革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非正式制度在促进绩效提高的同时,也干扰和降低了改革的效果。改革在总体上选择渐进式战略的同时,在某些问题上可以采取"激进式"的策略,实现正式制度的变迁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既有的各种话语在阐述中国道路方面都有所局限。中国道路是中国话语的载体、基础与依托,中国话语的建构应该着力于寻找、阐发使中国道路到目前为止成功并且也会成为中国道路未来成功重要条件的那些独特因素。只有引领与保证中国成功的独特因素才是中国话语构建的关键。从宏观上讲,这些独特因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作为中国现代化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总体可控渐进式的现代化策略;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中国道路是开放的,中国话语的建构也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7.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何处理利益群体参政问题关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稳定。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渐进式改革更多地表现在经济领域,而政治领域的改革,特别是公民参政权的落实则略显迟滞和不够。由此引起的矛盾和问题使人们产生了诸多不满和怨恨,因此探讨中国利益群体在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上存在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利益群体参政的路径、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论点集萃     
中国渐进式行政改革的特征 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队周宝砚撰文认为 ,中国渐进式行政改革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科学性。渐进式改革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在要求 ,有坚实的哲学基础。二是革命性。渐进式改革的价值取向其性质是革命的 ,即强调对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三是实践性。渐进式改革的重要特点是“走一步看一步” ,而不是“一步到位”。这种改革方式强调试点 ,试点是深入实践的最直接体现。□摘当前推进政务公开存在的几个问题 宜宾市委党校邓三定撰文提出 ,当前推进政务公开存在“六重六轻”的问题。 1 重局部轻全局 ,思想不到位 ;2 …  相似文献   

9.
政治与社会稳定:转型时期的不利因素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已经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以及政治生活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进入“九五”时期,改革也相应地迈入了中期阶段,如何在既有成就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是当前党和政府客观承载的主要使命。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以其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0.
现代司法制度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内生型的,但就中国等后发展国家而言,由于本身有着生命力极强的本土文化,而现代化基本上又是一个全面向西方学习、进行制度移植的过程,因而使司法改革面临着本土化还是国际化的道路选择。当前,中国法治的初级性现状决定了我们的司法改革必须采取立足本土资源实行拿来主义的渐进式改良方略,在具体运用这一方略时要注意把握改革分寸的六条依据和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综观世界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进程,在时间发展和总体转变上曾采用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方式。原苏联实行激进式改革,欲速则不达,结果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引起社会震荡,改革归于失败。中国吸取了国际上的经验教训,较成功的运用了渐进式改革。这种改革采取先外围后核心、先变易后攻坚、先部分后总体的方式,逐步达到总体转变的目标。其中,包含着单项突进与总体转变、局部改革与全局转轨、微观基础性改造与总体结构调整诸种关系的变化,以及两种体制所占比重在量上的消涨与质的飞跃等方面的辩证发展等。对于这些实践及其问题,都需要有一个…  相似文献   

12.
阳惠 《求知》2012,(12):6-8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内实行改革和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也受惠于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探索中艰辛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独立自主参与、适应和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中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90多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所取得的根本成就就是:开辟了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目的,是主题;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制度条件;稳定是发展和改革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和一般前提把握大局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渐进式发展,渐进式改革,把维护稳定置于驾驭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收到了既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又保持社会稳定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3,(5)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作为推动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概括总结地方政府在竞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良性的地方政府竞争做进一步探讨,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自治水平,有利于加快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体制转轨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袁刚  杨东曙 《学理论》2012,(12):21-22,58
在民主化道路过程中,各个国家建构了不同的民主模式,这就意味着中国的民主化会带有自身特点。中国共产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并通过渐进式的改革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民主政治。中国式民主与西方式民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式民主的根本。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是实现党的领导的社会基础与制度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于中国式民主内涵之中。  相似文献   

16.
谷慎 《理论导刊》2006,(9):17-18
由于政治、经济与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前20年的改革选择了替代型改革战略和渐进的改革模式,这一战略与模式虽取得了一定收益,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它使改革进程过于缓慢,加剧了新、旧体制的摩擦,且无法解决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尤其是“体制硬核”问题,因此下一步我国的改革模式应该由渐进式向“平行推进”式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君如 《求知》2012,(11):4-7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为题,把历史、现实和未来串联起来.回顾过去五年和十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做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夺取新胜利的基本经验.确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或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部署今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和改革的任务.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的同时,也出现较为严重的腐败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来遏制腐败,走出一条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廉政道路,关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能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前,我国廉政建设面临领导干部利益观念的增强与党风廉政教育失软、市场化改革的渐进式发展与法律制度存在漏洞、权力的易腐蚀性与权力运行机制存在缺陷等诸多矛盾问题。中国特色廉政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坚持"人民民主"的理念,注重培育和发展清廉文化,对传统规范进行超越和创新,以多元化手段来增强反腐败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中,中国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探索这一改革目标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一系列论述,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纠正了造成人们思想混乱的错误认识,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确立正确的改革目标和寻找到正确的改革道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期不完全社会化的特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特点的认识,提出了渐进式改革道路上意识形态的稳定与连续形成了超前型的不完全社会化,这种超前型的表现是把社会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作为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动员方式来灌输,忽视了现实的理想和公民的教育。超前型不完全社会化也是社会化内容的缺失和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