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司法鉴定》(Chinese Journal of Forensic Sciences)迎来了10周岁的生日。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非常短暂,但是我们共同经历的这10年,恰遇我国司法鉴定体制变革、制度重构的时代,也是证据法学与证据科学成为法学研究的显学时期。《中国司法鉴定》的成长完全超越“Forensic Sciences”……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完全地道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在这生长、成熟、孕育收获的季节,喜闻《中国司法鉴定》迎来了她10周岁的生日。在此,我谨代表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向《中国司法鉴定》杂志社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110年,对于一个刊物而言,正值蓬勃少年。抚案追忆,10年间,《中国司法鉴定》在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起步时期创刊,历经了十个年头的春华秋实,早已褪去了初时的稚嫩,成长为记录中国司法鉴定立法和体制改革的权威刊物、展示鉴定行业理论成果的核心期刊,通过设立鉴定制度、鉴定科学、鉴定实践、探索争鸣、鉴定管理、案例精选、信息之窗、国外之页等栏目,不仅反映了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和法制建设、科研教学、鉴定技术、鉴定科学前治理论等的发展创新,还兼有大量新鲜及时的相关信息,使一本体现国内最高鉴定学术的刊物更加趣味易读,受到广大读者的钟爱。  相似文献   

3.
2001年,《中国司法鉴定》厚积薄发、脱颖而出之时,广东司法鉴定管理正在怀胎十月、邯郸学步。10年过去,《中国司法鉴定》风姿绰约、引领潮流。难忘的10年,《中国司法鉴定》始终走在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前沿,勇于探索司法鉴定的理论,勇于开拓司法鉴定的实践.引领着全国司法鉴定从业人员精益求精、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4.
年轻与成熟     
10年前,《中国司法鉴定》像一朵初放的小花,以其特有的色彩,突然现身中国的学术园地,她的鲜嫩、独特和勃勃生机,令学界耳目一新。特别是鉴定行业的朋友们,无不为她的诞生欢天喜地,热烈鼓掌!新中国的司法鉴定行业,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无论实务经验或理论研究都有相当的积累,这是孕育《中国司法鉴定》这朵鲜花的肥沃土壤;但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司法鉴定只是司法活动的一个附属品,随着我国诉讼制度日臻完善而对法庭科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司法鉴定的自身价值便凸显出来,这是催生《中国司法鉴定》的客观力量。  相似文献   

5.
刊庆敬告     
《中国司法鉴定》10岁了。 自2001年以来,《中国司法鉴定》从诞生、壮大到成熟,为我国司法鉴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司法鉴定》走过的历程,也是作者、编者与读者相携而行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中国司法鉴定》杂志如同一个新生的娃娃在司法鉴定界大众的期盼和关注中诞生了。这是中国司法鉴定界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当年,参与《中国司法鉴定》创刊号组稿工作的点点滴滴尚在眼前,蓦然回首,她已从蹒跚学步的孩童成长为一个豆蔻年华的少年,2011年6月15日,《中国司法鉴定》迎来她的10岁生日。抚今追昔,从2001年第1期《中国司法鉴定》面世到今天,从《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到2008年入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步一个脚印,《中国司法鉴定》在中国万千学术期刊丛林中占据了自己的一方之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鉴定所全体同仁表示热烈祝贺!10年来,《中国司法鉴定》记录了推动司法鉴定立法、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司法鉴定统一管理等发展的进程,构筑了鉴定科学、鉴定理论研究成果的平台,成为司法鉴定人学习和交流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主管部门,兄弟省市的司法鉴定协会和管理机构的领导.司法鉴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以及从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和实务界的朋友们撰写的许多寄语。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洋溢着对《中国司法鉴定》关心、热诚和厚爱之情的寄语中,对进一步办好期刊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表达了作者、读者与编者相携而行历程中的真情厚谊。对于不吝给予我们赐教,为《中国司法鉴定》刊庆而撰写寄语、感言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主管部门,兄弟省市的司法鉴定协会和管理机构的领导,司法鉴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以及从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和实务界的朋友们撰写的许多寄语。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洋溢着对《中国司法鉴定》关心、热诚和厚爱之情的寄语中,对进一步办好期刊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表达了作者、读者与编者相携而行历程中的真情厚谊。对于不吝给予我们赐教,为《中国司法鉴定》刊庆而撰写寄语、感言者,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主管部门,兄弟省市的司法鉴定协会和管理机构的领导,司法鉴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学者,以及从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和实务界的朋友们撰写的许多寄语。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洋溢着对《中国司法鉴定》关心、热诚和厚爱之情的寄语中,对进一步办好期刊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寄予了殷切的期望,表达了作者、读者与编者相携而行历程中的真情厚谊。对于不吝给予我们赐教,为《中国司法鉴定》刊庆而撰写寄语、感言,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编辑部将分期遴选刊登。  相似文献   

12.
值此《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周年之际,特致以热烈祝贺!《中国司法鉴定》创刊10年来,全面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准确反映我国司法鉴定改革与发展的动态、经验和成就,针对司法鉴定体制改革与发展、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广泛深人的理论探索和经验概括,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成果,推出了大量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典型经验,为推动司法鉴定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中国司法鉴定》2011,(1):F0002-F0002
10年来,《中国司法鉴定》杂志伴随着司法鉴定的改革历程同步前行。21世纪第一个春天,那些对司法鉴定事业抱有真诚关怀与崇高追求的人们,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指引下和科学证据的时代呼唤中,共同发出了改革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加快司法鉴定立法的心声。同年6月15日,《中国司法鉴定》杂志作为全国司法鉴定行业的国家级期刊问世。  相似文献   

14.
仆仆历程,十年漫漫。历经时间的淬炼,《中国司法鉴定》终于磨成一把光芒熠熠的利剑,一把出了鞘的权威之剑、正义之剑。 伴随司法改革实践的峥嵘岁月,中国司法鉴定工作蹒跚起步,逐渐成熟,从中,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司法鉴定》在成长的历程中留下了行行坚实的印迹。  相似文献   

15.
在诉讼活动中,司法鉴定是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管理工作划归司法部负责,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有力举措。统一管理体制建立之初,我国对司法鉴定机构实行的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即单纯地由司法行政部门管理,同时司法部也把建立"两结合"的司法鉴定管理模式作为目标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本文从对"两结合"管理战略的认识"、两结合"管理中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的区别和"两结合"的重要特点等三个方面作初步阐述,进而阐明"两结合"管理对司法鉴定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司法鉴定》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全面反映司法鉴定领域科学技术和制度建设等综合内容的国家级刊物,在推进我国司法鉴定的学科建设和指导司法鉴定实践中起着引导作用。2005年2月8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这对规范司法鉴定工作,提高司法鉴定的社会公信力,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司法鉴定》2013,(1):142-142
《中国司法鉴定》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刊物,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份全面反映司法鉴定领域科学技术和制度建设等综合内容的跨学科国家级刊物,在推进我国司法鉴定学科建设和指导司法鉴定实践中起着引领作用。本刊已于2008年入围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了帮助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员更好地学习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司法鉴定管理的职能刚刚划人司法行政机关,而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还一无所知;10年前,我刚刚走上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岗位,对司法鉴定的概念模糊、无从下手;10年前,《中国司法鉴定》应势创刊,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洞窥光明的窗户。  相似文献   

19.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走创新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司法鉴定体制已经初步呈现鉴定人、专家辅助人和专家证人三足鼎立之势。各种相互冲突的制度并存的状况,一方面反映了改革进路抉择之艰难,另一方面也是制度优势互补的一种尝试。然而,简单的制度叠加难以摆脱中国司法鉴定的困境,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走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度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下设的分会场——“司法鉴定制度与管理暨中国司法签定论坛”于10月14日上午在上海浦东举行。这是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主办的引领当今中国司法鉴定发展方向的重要的大型会议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今年中国司法鉴定论坛的一个重要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