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 0 0年拉丁美洲经济基本步出衰退的阴影 ,各种宏观经济指数明显提高 ,GDP平均增长率达到 4 % ,其中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达 4 .5% ,南美洲为 3.3%。据国际经济与金融组织预计 ,2 0 0 1年拉美经济有望继续稳步增长。一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整体改善 ,2 0 0 0年拉美地区经济形势也大为改善 ,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 )经济止跌回升。因受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 ,拉美经济 1 999年普遍出现衰退 ,经济增长率仅为 0 .3%。 2 0 0 0年拉美经济形势在全球经济状况改善的带动下出现好转 ,大多数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势头 ,预计整个拉美地区经济增长率平…  相似文献   

2.
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7国 ,总面积51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 32 0 0万。中美洲是拉美最早推行一体化的地区 ,迄今已走过了 4 8个年头。中美洲一体化进程历经初创、停滞、重振和发展四个阶段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及其挑战 ,中美洲国家加快了地区一体化步伐 ,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系 ,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 ,由于中美洲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一体化进程仍布满荆棘。一 中美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1951年 ,在拉美经委会的推…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土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巴拿马运河从南至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巴拿马运河区、地区金融中心、科隆自由贸易区和商船队是巴拿马经济的四大支柱。服务业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03年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元与国家货币巴波亚并行流通,这有助于巴拿马在近40年里把年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以下,成为拉美宏观经济最健  相似文献   

4.
1998年自然灾害在全球肆虐,对人类社会的打击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拉美是重灾区之一。1997年和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1998年8~9月间的乔治飓风,给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而对拉美社会和经济破坏性最大的灾害是发生在1998年10月末的米奇飓风,给中美洲造成严重的破坏。米奇飓风与中国长江洪水和孟加拉国洪水被并列为20世纪3次大的自然灾害。200年一遇的特大飓风中美洲地处众多热带风暴交汇处,每年6~10月,持续的炎热高温使海水蒸发,空气中湿度增大,在中美洲近海的大西洋上空形成热带气…  相似文献   

5.
中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刘扬中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始于50年代初,1951年10月14日由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5国组成中美洲国家组织,使中美洲成为拉美最早推行一体化的地区。60年代5国正式建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但6...  相似文献   

6.
中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刘扬中美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始于50年代初,1951年10月14日由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5国组成中美洲国家组织,使中美洲成为拉美最早推行一体化的地区。60年代5国正式建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但6...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是世界上毒品生产和贩运的主要地区之一。据统计,拉美生产的可卡因和大麻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拉美生产的毒品主要销往美国,约占美国市场全部毒品的四分之三。美国现有四千二百多万毒品消费者,所需可卡因的100%,大麻的80%和海洛因的三分之一来自拉美国家。拉美的毒品生产不仅给毒品消费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也使本地区国家受害非浅,甚至“威胁拉美国家政治和经济的稳定”。毒品问题已引起拉美各国的严重关注。  相似文献   

8.
东亚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巴西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巴西的经济规模相当于阿根廷的3倍或墨西哥的2.5倍,其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整个拉美GDP的45%,达到8000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是韩国的2倍,比中国GDP还多。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巴西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仅次于中国,约占世界外国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9.
书讯     
《现代拉丁美洲》一书介绍南美主要国家、中美洲国家和古巴等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政治斗争和阶级结构,以及拉美同美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同欧洲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主要国家的经济力量、社  相似文献   

10.
一 80年代末以来,长期困扰拉美大陆的军人政变日益减少,武装斗争和暴力活动渐趋消歇,中美洲开始了和平进程,整个拉美地区出现了几十年来少有的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的局面。到1991年底止,除海地外,拉美军人独裁统治的国家已完成向民选政府的过渡,绝大多数拉美国家已实行多党代议制政体。1991年12月31日萨尔瓦多游击队同政府达成彻底结束已持续11年之久的武装冲突协议,危地马拉游击队也正与政府加紧谈判,  相似文献   

11.
美国既是公共外交理论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公共外交实践最为充分的国家。里根时期美国试图对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等中美洲国家的革命采取武装干预措施,引发国内外社会舆论的消极反应,于是美国国务院专门设立了拉美与加勒比公共外交处负责实施对中美洲的公共外交。1983~1987年间,在该机构协调下,美国利用新闻署和驻拉美各国使馆的新闻处,将拉美各国政府、新闻媒体和跨国组织纳为公共外交的重要对象,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公共外交政策,企图说服拉美盟友关注中美洲革命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从而为美国军事干预政策和分化瓦解行动寻求国际舆论支持,这为探寻美国对拉丁美洲公共外交的"冷战模式"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2.
2002年拉美的政治形势和对外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拉美政局比上年更为动荡 ,一些国家的左翼力量重新崛起。这一年 ,拉美对外关系十分活跃。2 0 0 2年拉美政治形势的主要特点一 拉美地区政治形势总体基本稳定 ,但南美洲一些国家政局更加动荡。2 0 0 2年 ,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相对稳定 ,但南美洲不少国家的政局比过去更加动荡。南美洲动荡的形势已从安第斯国家扩展到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南锥体国家。阿根廷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爆发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 ,在半个月内 ,先后出现 5位总统。2 0 0 2年元旦阿根廷议会推选杜阿尔德为代总统。杜阿尔德执政以来 ,为克…  相似文献   

13.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的严重性近年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之中。拉美债务在六十年代并不突出,但从1973年石油提价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债急剧增长,由1975年的685亿美元猛增到1982年底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约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的48%。其中巴西(900亿)、墨西哥(800亿)、阿根廷(380亿)、委内瑞拉(320亿)四国即占拉美总债务的80%,占第三世界总债务的38%。拉美这样庞大的债务,已大大超过它们的财政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1982年,全部外债  相似文献   

14.
第三世界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发展民族经济,在经济领域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拉丁美洲是最早开展南南合作的发展中地区,而中美洲在拉美又是较早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地区之一。一中美洲地区通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大陆中部地区,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  相似文献   

15.
中美洲局势出现和平转机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观1987年的拉丁美洲形势,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事态发展进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中美洲建立稳定和持久和平的程序》(简称中美洲和平协议)文件的签署及其逐步实施。中美洲和平进程取得重要进展。众所周知,自70年代后期尼加拉瓜革命胜利以来,中美地区日益成为两个超级大国激烈角逐的场所,成为当今国际紧张局势的“热点”之一。就在里根政府对这个重要战略地区加紧推行所谓“低烈度战争”战略的时候,1987年——中美洲危机的第8个年头,这一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中美洲5国政府和人民坚持政治自决的原则,冲破美国设置的重重障碍,通过艰苦对话达成和平协议,找到了一条依靠共同努力自主地解决本地区冲突的新途径,有力地推动了拉美人民反对大国干涉和强权政治的正义斗争。中美洲国家和人民不屈服  相似文献   

16.
捷联邦在1989年剧变后,把引进外资视作推进国家经济转轨和加快经济复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使外国在捷的投资迅猛增长,其中捷克地区的外资额占捷联邦外资总额的80%。从1990年至1993年9月30日,捷克共引进外资约为20.28亿美元,合资企业已达6000多家。其中德国、美国的投资额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31.3%和29%,其它依次为法国、比利时、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捷斯分家(1993年1月1日)后捷克政府宣布继承原联邦的有关立法文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情作了若干修改和补充,故捷联邦1993年前制定的法律绝大多数都适用于捷克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即将过去的80年代是拉美地区为争取和平、发展和民主进行不懈努力的年代,是拉美政治、经济、社会和对外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年代。这里着重谈一谈跨入90年代拉美对外关系的变化和特点。 80年代,拉美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无不与拉美对外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并对拉美对外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主要事件有: ——80年代初中美洲冲突加剧并成为世界“热点”之一;1983年1月和1985年7月孔塔多拉集团和利马集团的先后成立及其对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以来拉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2 0 0 2年拉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情况  据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统计 ,2 0 0 2年流入拉美的外国直接投资 (以下简称外资 )为 567亿美元 ,比 2 0 0 1年流入拉美的 840亿美元下降 3 3 %。这是继 2 0 0 0年下降 1 2 .6%、2 0 0 1年下降 1 1 %以来 ,流入拉美的外资降幅最大的一年。(一 )拉美各国吸收外资情况2 0 0 2年墨西哥、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吸收外资净值比上年减少了 40 % ,但是仍然高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的水平。其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2 0 0 1年花旗集团出资 1 2 5亿美元收购墨西哥国民银行 ,这不仅是金融领域超过制造业新的外资 ,而…  相似文献   

19.
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石油出口国还是石油进口国,没有不负债的。1983年拉美外债总额高达三千一百亿美元,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七千亿美元的将近一半。虽然一些国家为偿还到期债务作了艰苦的努力,外债总额仍在不断上升。巨额债务是当前拉美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0.
进入80年代以来,外债成了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主要障碍,也给世界经济带来较大影响。估计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仍是拉美国家的一大难题。一、形势严峻 1987年拉美外债总额已达4,100亿美元,约占拉美地区生产总值的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