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年,孙明芝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通化市第十七中学,当上了一名英语教师。这所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条件艰苦。但她说:“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就应该让青春在事业中闪光!”十几年来,她无怨无悔地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她像一支蜡烛,又似一只春蚕,多年来默默地为党的教育事业辛勤地耕耘着,奉献着。她在入党申请中写道:“我愿把自己的毕生交给党的事业,交给卫生教育事业。”她就是集安市卫生学校教研室主任郭志英老师。 提起郭老师,人们自然会想到她那多种疾病缠身单薄的身体。由于她有宽广的胸怀,顽强的意志,疾病没有压倒她,她一直是担任课时最多、任务最重的教师,她还承担乡医岗位培训和红十字会的教学。她对学生关心爱护,体贴照顾,学生有病她问寒问暖,做好饭菜端到床前,她给困难的学生送去衣物和学习用品。1998年5月,郭老师病重住院…  相似文献   

3.
教师在教育事业中起关键作用 ,要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这三个方面紧密相连 ,构成了邓小平教师观这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教师在教育事业中起关键作用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邓小平同志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教师。”① 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精神文明建设的建设者。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  相似文献   

4.
沐海 《求贤》2009,(8):34-35
孟新,天津市河东区第二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天津市政协委员、特级教师,河东区首届“名师”。与学前教育事业结缘的25载春秋中.她始终怀抱着一个朴实无华的信念——如果是我的孩子,如果我是孩子,我该怎样做?正是在这“做良心教育”的叩问与反思中.她审视着自己的教育行为.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凝练着园所的办园特色.打造着优质的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5.
正"和娃娃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快乐。"这是卜玉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卜玉莲是盘州市石桥镇鲁番小学的一名残疾人教师,小时候不幸患小儿麻痹症,双腿无法正常行走。但是她并没有一蹶不振。24年前,她拖着一条重度残疾的腿站上了三尺讲台,从事着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1994年,高中毕业的卜玉莲成为了石桥镇鱼塘小学的一名临时代课教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6,(8)
正30年来,她献身教育事业,硕果累累;天命之年,她支教山区,依然忙碌。她不图名利,不畏艰辛,只为给山区孩子带来知识的火种。她,就是满洲里市第十一中学退休教师李凤珍。2013年10月,李凤珍离开任教多年的满洲里市第十一中学,远赴千里之外的湖南省永州市山村的白兔小学支教。李凤珍当了30多年的英语教师,获得过无数荣誉。她说:"教师不仅是我谋生的手段,更是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决定到边远  相似文献   

7.
山村红烛     
“我深知青海高原条件艰苦,可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文化、需要教育。我的信念就是倾注一生的心血,为党的教育事业尽到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32载春秋,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就是化隆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共产党员李梅华。  相似文献   

8.
正她十多年如一日,为团场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她,亲切诚恳、平易近人,用真情浇灌着天山脚下的朵朵"桃李";她,从教十余年,获得荣誉无数,如今桃李满园。她,就是农二师二十九团梨华中学优秀教师王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英常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庄稼荒了一年,孩子耽误了就是一生。"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她深感教育乃立国之本,小学教育是一个儿童成长为一名合格社  相似文献   

9.
刘英 《世纪桥》2009,(22):52-53
我是北大荒的第二代,父母是20世纪50年代来北大荒的山东、吉林支边青年。 2007年8月28日,在一次特殊的接待工作中,我认识了原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抗联老战士李敏。那年她84岁,在我的概念中认为她肯定是行动不便、老态龙钟。  相似文献   

10.
<正>个头不高,扎一束马尾,红晕如梅的脸,爱笑,普通话里夹杂着浓厚的家乡口音,人很亲和,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女干部,却屡获殊荣;她是职工眼中的贴心人儿,也是同事心中的榜样;她叫张咏梅,是二师三十三团工会副主席。见到她,是在发爱心煤现场。  相似文献   

11.
<正>在舞台上,她是能歌善舞的歌手;在各类文体活动中,她是台前幕后的策划者;在上级来人的参观考察中,她又是一名口齿伶俐的解说员;她还是一名"爱心大使",资助着三四名贫困职工。这么多美誉于一身的她,就是十三师红星二场工会副主席舒卫华,一名美丽、务实、能干、追求完美的"多面手"。文化事业的传播者2014年马年元宵佳节,红星二场参加了十三师工会组织的文体活动,红星二场在拔河比赛中一举夺得桂  相似文献   

12.
1985年5月,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来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年轻女教师。老教师们一眼认出,这不是陈云同志的女儿、我校毕业生陈伟华吗?听说她1982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劳动人事部工作,怎么又来当教师呢? “我是师范毕业的,我愿意回到教育战线干点事业,把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上。”陈伟华真诚地告诉老师们。“当教师比做机关工作辛苦得多,你知道吗?”老师们好心地告诉她。其实,教师的甘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7,(10)
<正>"做一名好老师是我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理想。"李凤娥说。她三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平时对教材烂熟于心的基础上,她坚持"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从1988年走上中学三尺讲台起,李凤娥就把人生目标定为"为教育事业献身"。1997年,她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带领全组教师积极进行教改,语文教研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研组。2008年,她勇挑重担接任3个班的班主  相似文献   

14.
<正>在茫茫的戈壁荒漠深处,在兵团教育事业这块沃土上,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新秀——她就是二师二二三团中学英语教师吴尔嘎,2006年从伊犁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回到母校任教,在从教的几年中,她所带的学生在考试中都取得骄人的成绩,多年来,她被团评为"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被二师评为"百名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她是"80后"教师,也是年轻的班主任,是在质疑中成长的一代。但在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在德育实践中有一点体会,就是教师在育人中要有爱心、决心和苦心。爱心:有真情而不偏爱。教育,是世界上最人道的事业之一,因而教育活动不是那种没有爱心的人所能胜任的。如果“传道授业解惑”是一条船的话,那么“爱心”就是桨。这不是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16.
正现年42岁的赵桂梅是七师一三○团完全中学的一名教师,1996年开始踏上小学教育的讲台,从那时起,她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出于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岗位、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无比神圣。赵桂梅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师心理素质专题》等理论书籍,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名师讲堂为借鉴,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她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熟悉这个家庭的人,都为这一家四代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所折服。也许是耳儒目染的结果,武宗玲在参加工作之初,就毅然辞去了父亲为她安排好的机关工作,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从此她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勤奋耕耘,至今已25个春秋。苦练基本功出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武宗玲从迈进学校大门那天起,就把全部精力用在了工作上。她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她结婚后没有住房,孩子又小,母婴宿舍里的一张床就是她业余生活的天地。每天把孩子哄睡后,她便打开书,以双腿为桌,苦苦地学,拼命地读。功夫不…  相似文献   

18.
王志红 《党史博采》2006,(10):55-55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我毕生的追求,奉献社会是我最大的幸福.正是我从事教育事业30多年的岁月,使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升华.如果生命还有来世的话,让我选择,我还会选择教育事业,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沧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霍献育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9.
正27岁时我到了红岩1945年12月在重庆红岩,我初次见到周副主席。当时是张友渔带我上山的。王炳南、龚澎还考了我的英文程度,让我翻译了一篇《新华日报》社论。我翻完后,他们看我还行,就把我留下了。周副主席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是跟龚澎在一起的吗?"我说:"不是,我比她小  相似文献   

20.
赵春鸾助残     
赵春鸾是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被残疾人亲切地称为"赵理"。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记者在市残联采访,听到年过六旬的原市残联副主席贾志民在动情地朗诵发自他心底的赞歌:我赞美赵理,她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志在九重;我敬佩赵理,她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铁骨铮铮;我歌唱赵理,她对残疾人工作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人们讲述着一件件感人的故事,为我们描绘出了赵春鸾践行"三个代表"的生动形象。深入:为残疾人雪中送炭到床头1998年9月,赵春鸾从市民政局调到市残联,挑起了党组书记、理事长的重担。面对全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