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时代,文化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化既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凝聚人心、陶铸国魂、开拓创新赖以依靠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文化因子,对于推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对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时代要求准确把握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的科学命题。这个命题的提出和完善经历了三个阶段。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春明 《新视野》2003,(1):16-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表明文化建设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战略地位。在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全球范围内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一个国家或民族强大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同时也取决于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是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作为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文化看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深刻地揭示了综合国力与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及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的总和。综合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经济、政治、外交、军事、文教、科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余信红 《唯实》2007,3(4):20-24
江泽民先进文化思想可以概括为:精神支柱论——理想、信念是民族与国家的灵魂;文化纲领论——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意识论——切实加强党对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综合国力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论——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博采众长论——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主旋律与多样化论——我党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时代的挑战,历史的使命。一、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文化竞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的观念,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1.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历史,说到底都是文化的历史;文化做为综合国力、地区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公众心理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陈全国同志在西藏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必须要"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要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力推动农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满足农牧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5.
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社会信仰、民族凝聚力、道德规范等。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的,两种实力既交互作用,又相互制约。提高我国的软实力,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开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一、文化是民族的基本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无不…  相似文献   

17.
文化、体育事业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精神和品格的生动体现。2008年8月8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所展现的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是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湖南作为中部大省,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早在1989年,湖南省委就作出了“发展文化经济,建设文化大省”的决策,引起了文化界、经济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纳入湖南实施跨越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全面实施经济文化、文化经济强省战略。从那时到现在,湖南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增收,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能让文化短腿,要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力的动力作用,加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1,(11):3-1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