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线》1997,(12)
韩村河坚持﹃发现问题找差距﹄中共房山区委组织部韩村河,1992年成为“京郊首富村”,连续四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和“首都文明村”;韩建集团1994年被评定为国家资质一级建筑企业;1996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8亿元,向国家纳税4180万元,...  相似文献   

2.
位于房山区西南部的韩村河村,景色优美、村民富裕,有着“京郊第一村”的美誉。村集体企业韩建集团经过34年市场磨砺,更成为具有国家特级资质的大型建筑企业。为让村民过上更好生活,韩建集团和韩村河党组织以十八大精神为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韩村河的奋斗目标,让幸福村的村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3.
百官之末,百姓之首”进学堂──京郊《农村干部经济管理专修班》的调查报告本刊记者王占柱本刊通讯员柯迪京郊出个新鲜事:农村村级干部在家门口进了“学堂”。1993年7月,经北京市高教局批准,由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办委托市农研中心培训部、市农校联合举办的面向...  相似文献   

4.
情洒南关铸辉煌──记夏县南关村党总支书记温进喜高生元,张秀峰拥有8500多口人的夏县南关村,1981年人均收入仅200元。在党总支书记温进喜的带领下1995年,这个村人均收入达到3166元,发展成了夏县首富村,运城地区首批达标的小康村省委、省政府为该...  相似文献   

5.
寒冬,当我们踏上京郊房山区韩村河这片土地时,却感受到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新农村扑面而来的春天的气息。这个村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抓住机遇,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典范。这里的龙头企业韩建集团始建于1978年10月,目前年创产值1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拥有固定资产6.4亿元,职工3万多人。这里的基层组织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让韩村河人尽快富裕起来,让富裕起来的韩村河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实现了的目标给了我们震撼和启示:这里的农民家家住别墅,欧式、美式、民族式的花园别墅有578栋,面积最小的248平方米;…  相似文献   

6.
刘文江 《党史文汇》2008,(10):16-22
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坚持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全村经历了“吃饱肚子”——“挣上工资”——“住上小洋楼”三大飞跃,2007年,全村集体总资产达到28亿元。韩村河村村民都住上了小别墅,人均楼房居住面积68平方米;只要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100%就业,人均年工资收入加福利达3万多元。  相似文献   

7.
《前线》1995,(6)
居“高”声自远──一个镇办“弹丸”小厂依靠高科技腾飞的调查顺义县委研究室市委研究室经济处本刊三编室一北京钢顺联营楔横轧厂,位于京郊顺义县杨镇,是一家镇办的、仅有300名职工的“弹丸”小厂。但它却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现代化水平最高的楔横轧技术,成为我...  相似文献   

8.
“饲养绒山羊,如同建银行”──房山区推广绒山羊纪实中共房山区委宣传部宋易宝京郊房山区,山峦起伏,山场广阔,山区面积占了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二,有养羊的传统。可原来一直放牧的是当地羊,生长慢、单只小、效益低,素有"山羊猴"、"山羊豆"之称。一只当地羊,虽经...  相似文献   

9.
庄杰 《前线》1994,(16)
京西龙骨山脚下,默默奔流了两千年的韩村河,如今终于唱响了欢快的富裕之歌,古老的河水激起的白色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夺目,显出一派勃勃生机。市委书记陈希同在韩村河村考察工作时说:“老百姓说共产党好,归根到底是你们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祖祖辈辈生活在韩村河的老百姓,过惯了“臭水沟烂泥塘,村破家穷半年粮”的日子。偏僻、贫穷,使韩村河成了远近闻名的“寒心河”,邻村的人们笑话它是:“几条洪沟穿村过,墩台上面搭土窝,天灾人祸年年有,村破家穷常挨饿。”扔掉穷帽子,成了韩村河人世世代代追求的理想。韩村河村两千多号人,人口不算多,可耕地也少,一人还摊不到一亩地。在地里刨不出多少食儿来,有点手  相似文献   

10.
也许人类正是从绿色中走出,所以人们永远渴望与绿色相伴。于是,世间留下了“人活百岁,树活千年”的古话,以及诗人的礼赞:“只有生命之树常青。”──题记每次从市林业局那爬满青藤的办公楼里采访归来,我的心里都会产生出一种对绿色的向往。这时,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一团团葱宠的绿色,李永芳那绿染的风采也就随之而出,流入了我的笔端。他是北京市农口领导干部中的一位资深的局长。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郊的山山水水,他用绿色把他的政绩写在大地上,也写进了渴望绿色的人们的心田李永芳搞林业是半路出家。1987年秋,他调到林业局时已经是50…  相似文献   

11.
北京城西南50公里处,有一个村子叫韩村河。十几年前,这里还很穷,到处是臭水沟,烂泥塘,人们把韩村河称作“寒心河”。1978年,2000人的村子,全村总收入只有91.3万元,人均收入118元,粮食亩产429公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1984年以后,韩村河的经济发展一步一个台阶,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17亿元,人均  相似文献   

12.
京郊亿元村知多少?在全市四千多个行政村中,按199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超过亿元计,有九个。他们是:房山区的窦店村、韩村河村;昌平县的马池口村;通县的大稿村、垡头村;平谷县的峪口村和丰台区的太平桥村、榆树庄村和分钟寺村。  相似文献   

13.
全国劳动模范──“蔡背篼”肖登国在巴中市的城乡,提起原任巴中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中共巴中县委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全国劳动模范蔡大发,许多人马上会想起他有一个风趣的外号──“蔡背篼”。“蔡背篼”的来历蔡大发出生于1927年巴中县下八庙乡...  相似文献   

14.
生命为人民燃烧──记杰出法官谭彦张佩霞,刘国华,杨迎秋7年前,一位重病缠身的年轻法官接到医生一纸“宣判”──如果不“长期全休治疗”,“最多只能活5年”。然而,这位法官没有接受医生的忠告,把生死置之度外,头顶国徽,肩扛天平,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忘我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大中医院云集的首都,小医院能否发展、如何发展、如何进行两个文明建设?西城区厂桥医院广大医护人员团结奋斗八年,用实际行动填写了一份出色的答卷。请看1991年以来的一组统计资料:──年平均门诊量10万人次。──病床使用率高达97%。──病人在医院食堂就餐率达90%以上。──病人对医院的总满意度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八五”期间投入购置设备资金250万元,是“七五”期间的5倍。目前全院固定资产总值507万元,比1990年翻了两番多。──先后获得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市、…  相似文献   

16.
“科教兴昌”─1989年,京郊昌平县在全国率先提出这个口号,并宣传得家喻户晓。自此,1352平方公里的昌平涌动科教热潮。“科教兴昌”-1999年,在昌平县,这已经不仅仅再是口号,而是活生生的现实。50万昌平人走上了兴县富民之路。十年磨一剑。昔日的昌平,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农村。昔日的农村,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农业。昔日的农业,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白马牙、金皇后、多穗高梁大黄豆。总之,昔日农村在世人心目中就好像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总离不开那些老牛破车疙瘩套.窝头咸菜土坯房。“科教兴昌”的利剑,斩断了昌平农村传统农业的羁绊…  相似文献   

17.
粮仓硕鼠──高陵县粮食局长乔建中入狱记刘安德“硕鼠”可能99次逃过人的捕打,但只要有一次“栽”到人手里,就会遭到灭顶之灾──题记在乔建中50年的人生旅途上,曾留下过奋斗的足迹。然而,在他调任县粮食局局长后,从1993年4月至1995年5月,短短二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党建》1996,(2)
评比──也要综合治理主持人:杨松青,单庆,任永发近一时期,人们对社会上的各种评比反映强烈,面对一个又一个的“名牌”、“精品”、“金奖产品”,消费者不知道它们出台的背景,也不知道其信誉度如何。对此我们在社会上做了一些采访,呈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19.
200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房山区韩村河视察。习近平对韩村河党委1992年7月1日起草制定的《韩村河领导干部廉洁自律9条规矩》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20.
2011年8月22日,备受媒体关注的北京市门头沟区原副区长闫永喜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在北京市一中院二次开庭审理。这个昔日门头沟“首富村”的致富领头人,如今却因为涉嫌贪污4200余万元而被称为“京城第一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