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货币本质问题在我国金融理论界曾是一个热门话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似乎淡忘了它,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个问题再次被实践提了出来。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人们常常疑惑地问:“货币是否最重要?”如果说是,为什么有不少人面对抉择,毅然地对货币说:“不!”如果不是,为什么我们的一切又都与货币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重新审视货币,进一步深入探讨它的本质,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对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货币是否最重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我的回答是:货币很重要,但它不是最重要的。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改革开放处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中央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对此,有些人可能感到很奇怪:现在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吗?为什么又要强调讲政治呢?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早在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时就说过:“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他还说:“外国人就是不理解后面这一条。”现在看来,对于讲政治,不只是外国人不理解,也有一部分中国人目前还不太理解。因此,有必要说一说任何时候都要讲政治的道理。 一、我们党有讲政治的优良传统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和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  相似文献   

3.
论制度与体制的科学区分及其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制度”和“体制”是被广泛使用的两个基本概念。我们把改革确定为“体制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同时又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动摇。那么,“制度”和“体制”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对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有一个科学的把握,这关系到我们对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一)对于制度和体制,过去我们往往把它们作为两个相近的概念来使用,并没有加以严格区分,至少在大多数场合是如此。随着认识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们逐渐把这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5,(3):57-64
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蛋糕”的切割和分配是个变量,切多切少、切大切小、怎样分配很有讲究。改革开放前,由于“蛋糕”小,而且是平均分,人们心理比较平衡,相安无事。改革开放后,随着“蛋糕”不断增大,特别是由于切“蛋糕”的方法有所改革,“蛋糕”切割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合理切割方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个时期出现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就难以避免。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甚至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始表示怀疑。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看…  相似文献   

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中的这两句话,人们谈前一句的很多,谈后一句的却还没有。为什么不谈?难道教的人都没有“困”过,或者都不知有“困”么?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大概一当老师,还谈自己在教学上的“困”,是很失尊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提出一个值得重视的论点,即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他在谈到推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说,对于改革开放,不仅是在办经济特区问题上,更大的是在农村改革问题上,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对此,我们采取的政策,首先是“允许看”,即“不搞强迫”,“不搞运动”;但另一方面,也“不搞争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可见,“不搞争论”,不是一个偶然的、随意的提法,至少是与“不搞强迫”,“不搞运动”具有同等意义的论点,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中“不搞争论”?邓小平同志言简意赅地指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我认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论调:“戏曲改革算什么新鲜的事儿呢!戏曲改革自古有之,一部中国戏曲史,就是中国戏曲改革发展的历史。”这是大错特错! 为什么? 我们通常所说的戏曲改革,不是别的,是指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现在戏曲传统问题上,以至一切文化传统问题上所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指导方针及其贯彻在民族戏曲方面全部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8.
何谓“超前消费”?为什么会产生“超前消费”的心理和行为?它会给我们的经济、社会造成什么危害?《遏制“超前消费”的思想和行为》虽然不是一篇长篇大论,但提出的问题却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体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建社  朱明  谢蓬勃 《求实》2006,(8):57-59
在曾经“民工潮”汹涌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出现一种令人瞩目的“民工荒”现象。”“民工荒”问题,即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焦点。是真的“民工荒”?还是“民工荒”现象掩盖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的根源在哪里?看来,我们如何认识和解决“民工荒”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民工荒”呼唤用工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以退为进     
有一次,一位美国商人前往日本谈判。飞机在东京着陆,他马上受到两位专程前来的日本职员彬彬有礼的接待。他们替他办好一切手续,把他送上一辆豪华轿车,让他一个人坐在宽大的后座上。美国人问:“为什么不一起坐?”“您是重要人物,我们不应妨碍您休息。”日本人毕恭毕敬地回答。一种满足感在美国人心中升起:“先生,您会说日语吗?”日本人问。“哦,不会,但我带了本字典,希望学学。”  相似文献   

11.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对社会主义内在本质关系作出的明确规定。我们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本质中提出要“消灭剥削”,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又允许剥削现象存在?一方面提出要“消除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又为什么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对此有不少的人感到疑惑,至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2.
理论视野     
改革开放就是『还人以利益』据《广州日报》报道,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教授日前表示,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遇到的都是深层次的问题、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出现了一系列对"改革"自身的评价,其中,就有否定改革开放的意见。这些意见有两大特点:一、对"社会主义的旗帜"产生怀疑。二、由于中国存在贫富悬殊、环境破坏等社会问题,于是便全盘否定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周新城 《理论学刊》2002,60(5):27-30
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 ,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两个基本点之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并从哲学的高度思考这些问题 (而不是停留在现象描述、对策建议上 ) ,这是理论界一项重要任务。谈到改革 ,一般都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为什么要改革 ?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怎样确定改革的对象和内容 ?如何理解改革的目标 ?按照什么原则选择改革的具体措施、步骤和方法 ?等等。本文认为所有这些问题 ,都必须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出发 ,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正不可绕过上级党组织来我们司里调研的时侯,问我为什么对党建活动那么认真,每一个“规定动作”都做得很有效果。我说:“没有办法呀,因为我不能绕过去。”这话怎么讲呢?“规定动作”是中央和上级党组织要求我们做的,很重要也很必要,你能绕过去吗?不仅不能绕过去,还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当代》2005,(3):57-59
经济学家们往往把国民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蛋糕”的切割和分配是个变量.切多切少、切大切小、怎样分配很有讲究。改革开放前.由于“蛋糕”小.而且是平均分,人们心理比较平衡,相安无事。改革开放后.随着“蛋糕”不断增大,特别是由于切“蛋糕”的方法有所改革.“蛋糕”切割的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合理切割方法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个时期出现人们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就难以避免。面对这种状况.一些人感到心里很不平衡.甚至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开始表示怀疑: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呢?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17.
第一、改革开放为什么不能变? 平息暴乱后,邓小平同志指山,三个发展战略目标不能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能变。人们普遍关心的,议论比较多的是改革开放变不变。早在动乱之前,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不能变。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治理整顿的方针不能变。为什么提出改革开放不能变呢?第一因为它正确,实践证明它是强国之路;第二因为它重要,是两个基本点之一,丢了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了;第三提出不能变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有人想变,有人怕变。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受到两个方面的干扰,一是“左”的方面的干扰,认为改来改去,改出这么多的问题,原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将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面对着成效与缺陷兼有、希望与迷茫并存的现实,有的想走向过去,有的想走向未来。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已经成为一个现在就必须认真探讨、并且应当尽快得出一个结论的话题。 一位中央领导人曾经说过:“2004年是宏观调控年,2005年是改革年”。这两句话应当说足有深刻含义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每年都搞,改革进程也从来就没有停顿过,那么为什么还需要再次强调“宏观调控年”和“改革年”呢?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在于:2004年标志着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型宏观调控的开始,2005年则标志着新一轮改革攻坚战的开始。而这两个“开始”又都来源于同一个新背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中国现存的问题,我们认为“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决策机制。从经  相似文献   

19.
“本来是想给当地发展办点实事,结果却没讨到好,反而有人告我的状。”某地一名强行向群众集资修路的下乡干部颇感委屈地对我说。 在工作中,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是立党为公,谋事为民的,是想做正确的事,这个动机不必怀疑。但为什么有的人好心办事却讨不到好呢?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义麻将打得好。这是他自己说的,她妻子却对此很不以为然。 “管啦,管不了。”她说。当初刘义是小队长,大小也算是个干部。“村里的干部凑到一起,也没事儿干,就得玩。”说这话时,刘义一脸的无辜, “说实话,我对当时的村领导就没什么好印象。” 问他现在为什么不玩了?他说:现在政策好,领导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