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变成了一种操纵和统治人自身的异己力量.科技异化造成了人在现代化的大机器面前失去了本真的自我,从而形成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感和生活无意义感.对科技异化的考察应该立足在人的生存矛盾上,这种矛盾已经不仅仅涉及到人在世界中能否生存以及如何生存的问题,更涉及到自身的生存意义问题....  相似文献   

2.
异化并不仅仅是经济学、社会学概念,它更是概括人与世界的现代性关系,表达现代人类生存论的哲学概念。异化是现代生存论哲学发展中的一个主题性话语,只有把异化提升到现代生存论哲学基本范畴的高度来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异化思想所包含的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人类生存矛盾视角看,人的“存在”和“意义”的矛盾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彭兰 《人民论坛》2023,(17):42-47
数字时代的新生存特征,既体现为数字化生存,也体现为数据化生存。数字化生存是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主动用数字化符号进行的自我塑造,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历经了文字化生存、视觉化生存和化身式生存等不同的形态,数字化生存与现实生存之间也存在着远与近的摇摆。数据化生存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及虚拟生活被各种技术转换为数据的新生存状态,特别是在数据与算法的共同作用下,数据化也意味着人被数据所控制和塑造。今天,人们同时经历着数字化生存与数据化生存两种状态,这两者相互纠结,共同建构着数字自我。  相似文献   

4.
王现伟 《前沿》2012,(17):45-48
认识论、本体论和生存论是人们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角度.但是,由于没有自觉地对这三个角度本身进行前提性反思,人们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就经常处于严重分歧的状态.反思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有自己的本体论前提,也回答了近代认识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本体论哲学,也不是认识论哲学.从整体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追求人和社会的“生存合理性”为目标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追问“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是以回答人和社会的“生存合理性”作为自己的问题,改变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思维定向,具有划时代的革命意义.  相似文献   

5.
消费是人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一种基本活动,一种生活方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了生产过剩的时代,这必然引起大量的挥霍性消费随之而来。为此,本来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消费就成为了一种违背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利益的消费,最终也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之一,因而,再次审视现代社会消费观的理论基础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生存”是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发展而带来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正确反思数字化生存的本质和人文价值,对数字化生存视角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于雪 《探索与争鸣》2024,(2):153-161+180
数字化生存所引出的社会生存状态曾引发热议。而今,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更倾向于数字时代的“自动化生存”。自动化生存是一种隐喻,指的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趋向自动化,包含了“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活”“自动化认知”“自动化行动”等不同向度。反思自动化生存的缘由和必然性,可以从对人的匮乏本质的有效补偿、对机器自动作用的内在迷恋和对环境稳定性的本能需求这三个方面溯源。自动化生存的境遇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人的自主性的消解。自动化所追求的正是对非同一性和不确定性的消除,而这恰恰是自主性的关键。被自动化的“自主性”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人的生存危机,需要一种新的理解框架来反思人工智能时代人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8.
<正>互联网的发展,正以惊人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自觉不自觉中,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数字化生存"。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体、先进的通信工具、实用的信息总汇和活跃的社交平台,网络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人们可以遍览天下大事,可以从海量信息中查询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以分享观点、轻松淘宝、在线神聊,可以便捷地讨论公共事务、开展舆论监督、实现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9.
谢安国 《前沿》2014,(21):7-8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马克思哲学进行了近代哲学式的解读,马克思实践观的生存论存在论的维度完全被遮蔽起来,掩盖了实践观的本真意义和丰富内涵。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首先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原初关联、人与社会的内在关联等。从生存论存在论的角度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和阐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进而实际地形成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之间有意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蒋国保 《前沿》2011,(19):175-178
生态化生存是为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生存方式。从哲学层面上看,人之生态化生存是一种限度性、道德性与和谐性的生存方式;从现实层面上看,人之生态化生存具体表现在生态化的思维方式、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诗意地栖居"则是人之生态化生存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