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方博弈的关键仍然紧紧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静后,美国和伊朗两大对头的博弈再度升温。双方的矛盾仍然围绕伊朗核问题和伊拉克问题。美国死死抓住伊朗核问题不放,不断向伊朗施压;而伊朗则充分利用在伊拉克问题上的优势,频频给美国制造麻烦。  相似文献   

2.
作为布什政府重要外交攸关方的伊朗和朝鲜,进入2008年都在等待和观察未来美国新政府的言行或政策岁末年初,伴随美国2008年大选鸣锣开战,与美国对外政策息息相关的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又出现戏剧性变化。原本缓和态势明显的美国与朝鲜关系出现拖延迹象,朝鲜在核问题上已经放慢有关步伐。伊朗几年来迫切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而年初以来反而降低了改善关系的调门,近日甚至还出现了伊美两国舰艇在霍尔木兹  相似文献   

3.
近日在外交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列出了伊拉克战争十大赢家的名单。头号大赢家:伊朗虽然新伊拉克政权被看成是中东地区的样板,并被认为对伊朗的宗教政治体制构成了外在威胁,可以用来牵制伊朗。但是事实上,伊朗却是美国发动的这场伊拉克战争的头号赢家。新伊拉克留给伊朗的印象是毫无  相似文献   

4.
美情报机构寻找战争借口的做法,酷似伊拉克战前情形的再现美国和伊朗围绕伊拉克乱局和伊朗核问题的唇枪舌剑愈演愈烈,双方的备战工作也在加紧进行。美国是否会在短期内对伊朗动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海湾地区再次战云密布,美伊之战似乎又逼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巴格达专电 伊朗7月18日宣布正式接受安理会598号决议,经过长期苦战的两伊战争出现转折。伊朗的新立场在全世界受到广泛欢迎,包括绝大部份支持伊拉克的阿拉伯国家。但当事国伊拉克的反应却是既怀疑又强硬。伊拉克指责伊朗是在玩弄花招,目的是争取喘息机会,积蓄力量。尽管如此,伊朗立场的突然转变使两伊争端进入了一个转折时期。 两伊战场形势今年初开始朝着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发展。首先,伊朗今年没能发动在南部战场一年一次的“冬春攻势”。2月底两伊之间爆发了“导弹袭城战”,伊拉克以绝对优势在50多天中向伊朗首都德  相似文献   

6.
许昌 《瞭望》1987,(33)
两伊战争中的油轮战不断升级。伊拉克以其空中优势,加强对伊朗石油设施及油轮的轰炸,企图使其石油出口瘫痪,削弱其经济实力,迫使伊朗同意媾和。伊朗也不示弱,利用其扼守海湾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有利位置,对伊拉克实行海上封锁,切断其石油出口,伊拉克的许多供应品,包括军用物资,不得不通过科威特运送。为此,伊朗指责科威特站在伊拉克一方,因而科威特的油轮成了伊朗进行海上袭击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日美国增兵伊拉克,第二艘航母战斗群也奉命奔赴波斯湾。人们纷纷猜测“布什舞剑,意在伊朗”。但新任国防部长盖茨和国务卿赖斯则公开表示,美国“并未计划对伊朗发动战争”。究竟美国会不会对伊朗动手?一旦动起手来,伊朗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吗?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  相似文献   

8.
美英两国去年12月对伊拉克实施“沙漠之狐”军事打击后,伊拉克和美国分别发动统战攻势,前者希望阿拉伯联盟牵头,建立一个泛阿拉伯反美统一战线,后者则力图拉拢某些阿拉伯国家,重建海湾战争时的反伊联盟。这使阿拉伯国家面临抉择,伊美对抗的形势更趋复杂微妙。美英...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1,(24):21-21
彭光谦介绍,伊朗一一直是美国的心腹之患,搞垮伊朗,拔掉这一个眼中钉,一直是美国的迫切愿望。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撤军以后,有了一定的余力考虑其他方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巴格达专电 打了四年零五个月的两伊战争最近有了新的发展。伊拉克军队在撤回本国领土三十个月之后,一月底向占领伊拉克边境部分地区的伊朗军队主动发起进攻,改变了一段时间以来只有伊朗主动发动攻势而伊拉克总是处于守势的战场格局。 战火从一月二十七日再次燃烧起来。伊拉克第三军团在兵分三路向马季农岛南部地区发起了“闪电式的进攻”;随后伊朗反攻。这是第一回合。一  相似文献   

11.
踌躇满志的布什刚刚进入第二任期,就同时面临四大棘手问题:伊拉克、伊朗、叙利亚和朝鲜。是四面楚歌还是四面出击?美国如何解答这四道难题成为观察当前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视角。 这四大热点中的三点均集中在中东海湾地区:伊拉克、伊朗与叙利亚,这说明该地区将是布什政府第二任期关注的首要之医。如何消化伊拉克当然是首要的。然而伊拉充能否实现长久稳定,既取决于伊本身政治重建,还取决于伊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伊核危机牵动大国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像伊拉克战争一样,伊朗核危机一旦摊牌,对大国父系带来冲击将不可避免伊朗核危机再一次走到“紧要关头”。 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对这一决定,五大常任理事国以及德国、印度等大国均投了赞成票,不难看出在核不扩散  相似文献   

13.
开罗专电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国际社会反应强烈,联合国安理会接连通过决议,谴责并对伊实行海、陆、空的经济制裁,目的是迫使伊撤出科威特。两个月来,制裁反制裁和封锁反封锁斗争激烈,结果如何,将成为战与和的关键。 伊拉克财源的90%来自石油出口,每年收入200多亿美元。伊拉克经由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的输油管出口的石油,占其石油输出总量的2/3。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后,输油管被切断。为打破封锁,伊拉克忍痛同伊朗握手言和,承认1975年阿尔及尔两伊边界协议并全盘接受伊朗方面的条件。伊拉克同伊朗媾和的  相似文献   

14.
许博 《瞭望》1984,(23)
五月中旬以来,伊拉克和伊朗接连袭击在海湾航行的油轮和其他货船,两伊战火向海湾水域蔓延。有关各方对急剧恶化的海湾局势深切关注。两伊战争的升级是海湾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伊拉克自二月中旬起,利用空中优势加紧了对伊朗  相似文献   

15.
两伊加快交换战俘的背后怀成波从4月初以来,伊朗和伊拉克再次大批交换战俘,使两国朝着关系正常化的目标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伊朗和伊拉克是海湾地区两个大国,但由于历史遗留的边界争端,从1980年至1988年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两伊战争结束以后,战俘问题...  相似文献   

16.
德黑兰专电 8月15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突然宣布承认两伊1975年边界协议,同意17日起从伊朗被占领土撤军并交换战俘,从而满足了伊朗提出的所有和平条件,为实现两国和平扫除了障碍。 自1988年9月两伊实现停火以来,双方和平谈判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伊朗要求伊拉克从它占领的  相似文献   

17.
在伊拉克安全局势、伊朗核危机、阿富汗增兵、北约转型等问题上,欧洲与美国的立场渐行渐远美国总统布什1月23日国情咨文,涉及了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和实施的一系列对外新政策。从伊拉克局势到伊朗核危机、从阿富汗增兵到北约转型等等,布什政府都有新的思考和动作。作为传统的西方盟友,欧洲对布什的战略调整予以高度关注并作出不同反应。不断削弱的跨大西洋关系正在经历一轮新考验。  相似文献   

18.
中东仍是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对外战略重点所向,继续重建伊拉克、进一步推动巴以和平进程、在伊朗核问题上寻求突破将是其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巴格达专电 沉寂了五十天的两伊“袭城战”于五月二十六日重新拉开了战幕。这天凌晨,伊拉克成批的喷气战斗机连续三次轮番猛烈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里,伊拉克用飞机,地对地导弹共袭击了伊朗七个城市和三个兵营。 此后,伊拉克袭击的规模每天都在扩大。在一周内,它出动了四百多架次的战斗机。有两个升级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伊拉克采取的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巴以关系,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以及美国和叙利亚的关系。美国能否经营好伊拉克关系到美国能否经营好整个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