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八章挺进东边道"抗日联军"九一八事变两周年这天,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在磐石西玻璃河套猪腰岭召开会议,将红32军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参谋长李红光,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师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及政治保安连。全师辖两个团,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参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在我国东北抗日战场上,英雄李红光的名字威震敌胆。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东北抗日武装——南满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是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历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教导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参谋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一师师长等要职。他足智多谋,勇敢顽  相似文献   

3.
雪冷血热     
第八章 挺进东边道 "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两周年这天,磐石中心县委和南满游击队在磐石西玻璃河套猪腰岭召开会议,将红32军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杨靖宇,参谋长李红光,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师部设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及政治保安连.全师辖两个团,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参谋长李松坡;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政治部主任李明山.师部加两个团共300人,另有一个80余人的南满第一游击大队.  相似文献   

4.
郭红婴 《新长征》2011,(5):60-61
四、抗日游击斗争的蓬勃发展,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扩大 在南满地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在1934年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抗日游击区扩展到以柳河、通化、金川、临江为中心的20余县。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所属党组织和军队、群众工作的领导,1934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临江县四道二岔召开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共南满临时特委,李东光代理书记。  相似文献   

5.
杨靖宇是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卓越的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领导者。1933年后,他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师长兼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领导东北抗战中,杨靖宇治军有方,不仅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而且展现了杰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本领,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而著称。  相似文献   

6.
吕勋福 《世纪桥》2011,(22):60-61
在中共党史和东北抗联斗争史中记载,1933年9月至1934年4月,韩光以中共满州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巡视东北地区党的建设和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工作。他当时化名“小孟”,协助杨靖宇在磐石创建和领导了党在南满地区创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装,他还在后来组建的抗联第一路军代理过政治部主任。那时,为了联合各方面抗日力量共同抗日,  相似文献   

7.
在辽宁省清原县境内老会房子 的后山上,长眠着一位可歌可泣的 英雄人物。他,就是杨靖宇将军的亲 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一军三师 师长王仁斋。王仁斋用自己的生命 谱写了一曲抗日救国、抵御外侮的 壮丽诗章。 智取两镇 1927年,目睹了国民党倒行逆施的王仁斋满怀救国的热情,毅然告别了父母、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秘密参加了革命。 1933年,海龙游击队和磐石游击队合并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王仁斋任海龙游击 队政委,后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团团长。同年深秋,海龙抗 日游击队在山区进行军事训练。王仁…  相似文献   

8.
雪冷血热     
第十二章"鲜血培养新世界" 金达莱 朴翰宗,1911年生于朝鲜庆尚道陕川郡,1919年随叔叔到中国奉天省清原县定居,1927年参加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他成功组织驻磐石伪军宋国荣营哗变.红32军南满游击队成立后,他任一大队大队长;一军独立师成立后,他任一团政委,随杨靖宇转战磐石、伊通、桦甸等地.独立师主力挺进东边道后,朴翰宗率团在磐石老游击区活动,之后任一军参谋长.1935年1月12日,他在临江红土崖战斗中牺牲.  相似文献   

9.
曲岩  郭渊 《党史纵横》2003,(2):46-48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一路军在杨靖宇将军的率领下,依托长白山地区有利的地理条件,机智勇敢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为全中华民族抗日斗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4,(3):35-35
1931年9月18日,驻中国东北沈阳市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驻沈阳的东北军发动进攻。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人民拉开了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序幕。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从1931年10月开始,陆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杨林、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赴南满、东满和北满等地组织了10余支抗日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1.
正抗日名将杨靖宇,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5次被捕入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开始组建东北地区的红军武装和抗日武装。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12.
正第十二章"鲜血培养新世界"金达莱朴翰宗,1911年生于朝鲜庆尚道陕川郡,1919年随叔叔到中国奉天省清原县定居,1927年参加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他成功组织驻磐石伪军宋国荣营哗变。红32军南满游击队成立后,他任一大队大队长;一军独立师成立后,他任一团政委,随杨靖宇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1994,(1)
众所周知,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战争年代曾多次化名,其中在东北工作期间的化名就有张贯一、杨占山、杨金志、乃超、无海等名字,最后以“杨靖宇”一名成为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总司令,全国人民爱戴的民族英雄。那么,“杨靖宇”这个名字是怎《来的呢?1932年11月,杨靖宇以中共满洲省委巡视员身份来到南满,化名张贺一。在巡视期间,他将报号“五洋”的盘石游击队改编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南满第三十二军游击队”,使这支腹背受敌,陷于绝境的队伍又重新打起抗日的红旗,驰聘于杀敌战场,并在斗争中越战越强、威名远扬,受到南满群众的…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威名最早来自于他到南满巡视工作并建立南满游击队后,但其在对敌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杰出军事谋略以及灵活机动的山地游击战术却鲜为人知。本文试就杨靖宇早期游击战术的形成及影响,追溯和探究一代抗日名将的抗战英雄史,以期让杨靖宇以更加完整、丰满和夺目的形象昭示世人。早期从事农民和工人运动,为杨靖宇开展游击战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杨靖宇在河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1,(7)
正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迅速确立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工作。随后即派出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优秀干部分赴东北各地建立抗日游击队。随着抗日斗争不断向前推进,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不断发展,各支抗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  相似文献   

16.
蒋义  周永梅  张克 《世纪桥》2010,(24):29-31
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东北大地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3000万同胞陷入地狱般苦难深渊。1933年春天,退到东宁、密山的三大(李杜、王德林、丁超)抗日武装相继瓦解。仅剩一些民众义勇军、山林队勉强坚持抗日,这时期加之吉东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左”倾思想严重,不能团结民众的抗日力量,吉东地区的抗日武装面临着被日寇消灭的危险,东北的抗日斗争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17.
正他是东北地区早期的优秀共产党员之一,他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的学生和得力助手。他以笔为戈、以纸为戎,为开辟南满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武装的政治工作作出杰出贡献。他就是中共南满省委委员、革命烈士纪儒林。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4)
14年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中,在东北的东满、南满各地,以朝鲜族人民为主建立的各种义勇军、游击队及东北抗日联军转战于白山黑水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与汉族兄弟一道,迅速拿起武器与日本侵略者开展了游击战争,为坚持长期抗战,驱逐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程斌,吉林省伊通县人,1912年生,1929年毕业于长春市自强中学.1930年在长春市大恒钟表店学徒.1932年4月,中共磐石中心县委宣传干事江滨来伊通街秘密建立了学生反日救国会.经江滨、万长胜介绍,程斌加入了伊通学生反日救国会,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同年5月,经中共磐石县委刘明山介绍加入共青团.8月参加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10月4日,在攻打三道沟何家大院地主武装据点时,左手负伤回家治疗.伤愈后归队,在政治部保安连当队员.同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杨靖宇整顿磐石工农义勇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程斌任第二大队第四小队队长,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18日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独立师)”程斌任政治部保安连政治委员.1934年任柳河县游击队政治部主任.1934年11月7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程斌被任命为第一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1935年8月13日,一师第二任师长韩浩牺牲,9月13日程斌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程斌之所以被委任一师师长,主要是他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军事指挥能力,如1935年秋,他曾亲自到本溪县柜子石主持了各路义勇军和山头“绺子”(土匪)的头目会议,促使1000余人接受了抗联领导或与抗联配合行动.1936年夏,一师西征,取得“摩天岭大捷”,  相似文献   

20.
吕勋福 《世纪桥》2010,(14):26-30
<正>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无到有;在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从弱到强。其中,抗联第一军建军最早且影响最大。虽然抗联第一军指战员面对着艰难困苦的条件,但在军长杨靖宇率领下,他们转战于林海雪原,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英勇不屈,前赴后继,坚持开展游击战争长达14年之久,歼灭瓦解了大批日伪军,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创造了值得永世纪念、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