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程政举 《法学评论》2007,25(6):142-149
《奏谳书》包含了春秋至西汉初期22个案例,这些案例在性质上可分为侦讯案例、初审案例、复审案例和乞鞠(再审)案例。在案件事实的查证方面,注重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逻辑证明关系,循实情断案,是这些案例所体现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4):116-116
王浩斌、王飞南在《吉首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上撰文《市民社会:现代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提出,从哲学上来审视,作为一个逻辑起点,应该满足这样三个条件:(1)它必须是整个研究对象中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的东西,是“最简单的抽象”;(2)它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是以后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切矛盾的胚芽,或者说,在这个最抽象的概念中,潜在着尚未展开的全部丰富性;(3)逻辑起点也应该是历史的起点。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包含着符合上述条件的逻辑起点。众所周知,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是一门学科形成的标志。社会学是一门理论性、  相似文献   

3.
(一)《三国志·魏书·国渊传》载,东汉末建安年间,魏郡太守国渊,曾用辨验字迹的办法,破获投书诽谤者。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案例,对后代影响很大。唐代张(?)判断盗粜仓粟案,宋代郎简判断子婿争田案,王安礼破获投书告人案,都是师承的国渊验字破案的办法。宋代郑克在《折狱龟鉴》中,曾把国渊验字破案、与王安礼验字破案,合并予以介绍。其文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形成侦查假设的逻辑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形成侦查假设的逻辑方法周继祥编者按:这是一篇逻辑理论应用方面的好文章。该文遵循侦查破案的原则,结合办案的经验,从实际出发,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形成侦查假设的方法,具体揭示了各种方法运用的基础、特点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颇有新意,值得一读。侦查假设...  相似文献   

5.
目前,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有上升趋势,对犯罪人员指纹档卡管理的任务明显加重。指纹证据的“王”者地位逐渐在人们心目中达成共识,破案紧盯着它,审案需要它。但是,近年来,与其它刑侦技术相比,指纹管理工作形成一些误区,发展滞后,总体已呈薄弱势态。如何修正自身,摆脱束缚,高效有序地发展,已经是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简《奏谳书》和秦汉刑事诉讼程序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1983年末至1984年初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发掘的247号墓,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包括重要的古代法律文献。1985年第1期《文物》登载了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的《江陵张家山汉简概述》一文,对这批汉简作了简要的介绍。经整理小组几年来的整理,现已分两次公布了汉简中属于《奏谳书》的释文。 《奏谳书》是竹简原有的标题,共有简227支,计22件案例,有的学者指出这是一些议罪案例的汇集,案例的编排次序,大体是年代较晚的汉代案例在前,年代较早的汉代以前的案例居后。《文物》杂志1993年第8期公布了《奏谳书》释文第一部分,计有16件汉初案例,同时刊载了李学勤先生撰写的《奏谳书解说(上)》和彭浩先生撰写的《谈奏谳书中的西汉案例》。1995年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苏永生教授出版了一本专著——《区域刑事法治的经验与逻辑》(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书中对刑事法治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区域刑事法治化是刑事法治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刑事法治的历史考察,作者指出,在西方发达国家,区域性是刑事法治的基本样态。刑事法治的区域性要么通过明确划分不同法域表现出来(如美国、德国),要么通过赋予地方立法机关刑事立法权表现出来(如英国、日本)。通  相似文献   

8.
<正> 西南政法学院副教授雍琦同志的新著《审判逻辑简论》,最近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地论述审判领域逻辑问题的专著,也是国内法律逻辑研究方面取得的一项可喜成果。全书共分五章,即“引论”、“罪名概念论”、“法律规范判断论”、“审判推理论”和“证据的运用及其充分性的判定”。而且相互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跑官     
高和 《政府法制》2007,(4):38-42
畅销书作家高和创作的《越轨诉讼》、《接待处处长》、《妻祸》等长篇小说出版后在新浪网连载,先后获得该网读书排行榜第一的佳绩,赢得广泛赞誉。他的新书《局长》出版后更是被誉为继《接待处处长》之后又一部诙谐幽默风格的官场题材力作,是一部官场灵魂的监测报告,一场无规则权位角逐的全景展示。《局长》一书在幽默地描写官场中人明争暗斗的同时,还以真实生动的细节讲述了公安干警辛苦破案的悬疑过程,读来定会让读者大开眼界,欲罢不能。下文节选自《局长》一书的部分章节,从中或能管窥到该书的全貌。(题目系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0.
李国强 《当代法学》2021,35(6):59-70
《民法典》专章规定民事责任制度源于《民法通则》.《民法通则》确立了责任与债分离的逻辑,将民事责任区分为制裁不法行为的民事责任和维护状态的民事责任.《物权法》脱离了《民法通则》责任与债分离的逻辑,既没有回归传统民法的请求权保护逻辑,又表现出物权请求权和民事责任的混乱关系.《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侵权责任包含了绝对权请求权的内容,加剧了混乱关系.而《民法典》必须在解释论上做到体系一致,所以需要在理论上构建民事责任制度的体系逻辑,将返还财产、排除妨害、消除危险等作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以外的一种保护绝对权的民事责任,侵权责任则应该限定在恢复原状和在物的毁损、灭失等绝对权不可恢复情况下的损害赔偿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实践中的困惑在经济合同法贯彻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制度违背逻辑规律的现象:有的经济合同说它是有效合同,它又不具备经济合同的有效条件;说它是无效合同,又不能在规定无效合同种类的所有法律条款中找到法律依据.这样的经济合同既不有效,又不无效,无法确定其效力性质.因而出现了经济合同效力的“真空地带”.这里将选择一个来自实践的具体经济合同纠纷案例来加以说明这种现象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2.
读了由余继志老师编写的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语文教程》一书,对第二部分“司法文书写作”中的“公安局破案报告”一节。颇有不同意见该书为破案报告“确定了这样的“概念”:“刑事案件经过侦查、预审,认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应该追究刑事责任时,侦查即告终结,(见该书第163页至164页自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1990年初,广州市刑侦系统开始利用计算机逐步代替手工管理犯罪信息。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我们先后研究开发和应用了《刑事案件损失物品信息管理系统》、《指纹姓氏管理系统》、《刑事案件立破案管理系统》、《未破案件现场勘查信息管理系统》、《指纹辅助识别系统》、《刑登、通缉人犯资料管理系统》、《违法犯罪人员资料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紧密为侦察破案服务,并取得初步成效,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刑事案件立破案管理系统1989年底我们开始在微机上编制"刑事案件立破案管理系统"。该系统能输入立破案卡用于统计分析的数百项原始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统计打印全市或某一单位的所有种类的刑侦报  相似文献   

14.
《检察风云》2022,(23):4-5
<正>《让我留在你身边》一上市,大家会有疑问:这是不是一本童话书?它是不是写给儿童看的?还真不是。它写给每一个人,每卖出一本,就意味着能多留住一份怜悯和慈悲。为梅茜写的书《检察风云》:你写《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想到6个月能拿到200万册销量这么好的成绩单?你觉得书卖得这么好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2000年4月22日,由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和解放军长城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齐民侦察轨迹》研讨会在公安部礼堂召开。《齐民侦察轨迹》一书是从事公安工作近40年的老侦察员齐文祥同志用笔记形式记述刑侦办案工作心得体会的产物。王洪林同志作为齐文祥的合作者参与了该书稿的全部文字整理工作。《齐民侦察轨迹》是一部集刑侦理论与办案实践经验总结为一体的鸿篇巨著,全书412万字,分为5卷。书中对整个刑侦破案的各个环节,包括报案前的犯罪信息,接案后的现场勘查,初动侦察、案情分析捕捉线索,筛选重点人,搜集犯罪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4,(8):80-80
继连续出版《版权诉讼案代理》、《反不正当竞争诉讼代理》、《商标及专利纠纷案代理纪实》和《著名、疑难案代理纪实》四本著作之后,朱妙春律师又根据其从事商业秘密诉讼近二十年的经历,结合自己对相关法律问题的思考,以办案实录的方武,选取了十七个典型案例,著成一书,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迪尔凯姆《自杀论》的内在逻辑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迪尔凯姆的《自杀论》是最重要的社会学经典著作之一,一直到今天它仍有重要的理论、学术和实践价值。该书用大量的统计分析资料说明了自杀的原因,然后,对自杀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预防自杀的措施。本文对该书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8.
刘远 《法学论坛》2015,(2):37-46
司法逻辑是一种客观逻辑,刑法的司法逻辑精神是一种客观精神,对此要在刑法自身结构中的自生性(内部性)与建构性(外部性)的矛盾中理解。《刑法》第1条乃是这种精神之总成,其中"结合"与"为了"之表述体现此精神尤为明显。在司法逻辑中,控方以《刑法》第2条为总依据的追诉偏好刑法的外部性,而辩方所偏好的则是刑法的内部性。内部论的刑法本体论和无知论的刑法认识论是理解《刑法》第3至5条罪刑法定主义的司法逻辑的哲学基础。实现刑事正义的关键不在于刑法确定不确定,而在于摆脱独断论、图像论、刑法外部性等种种束缚,从主体间性、语境论、刑法内部性上发现刑事正义的司法逻辑进路。  相似文献   

19.
刑侦大队为副局(处)级单位,设置技术、信息、情报、重案、审案、交通侦查.狱内侦查等七个专业中队和6个直属责任区中队。2005年以来.通过技术、情报、信息等专业手段破案占破案总数的70%以上.责任区刑侦队破案打处数达到80%以上。2006年以来命案和五类案件全破;抢劫案件破案率2007.年为70.21%,2008年1—10月份为76.40%。2005年建立技侦工作站和网监大队。2007年通过技侦手段协破重大案件320余起.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法律发生作用的媒介,逻辑是法律适用的前提。《商标法》中多使用日常生活用语,立法者在修正《商标法》时也只关注要解决具体问题的条文,没有照顾到语言的统一和逻辑的一致,由此导致《商标法》在屡次修正和适用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混乱。对《商标法》的语言做了详细的梳理,明确其含义,从法律适用逻辑上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以期实现法律确定性,并为《商标法》的第三次修订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