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国民待遇原则的含义外来投资的待遇标准,当今世界上主要有三种观点:最惠国待遇标准、国际标准以及国民待遇标准。其中,国际标准其实质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理论,借口发展中国家法制不完善,文明程度不高,要求适用国际法标准,借此在东道国享有特权。而国民待遇标准,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不断得到体现、运用,并常与最惠国待遇标准结合起来运用。国民待遇,萌芽于中世纪后期,然而,真正作为一项制度,是资产阶级革命后才形成,首次出现于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第11-13条。外来投资国民待遇,即国民待遇原则在投资领域的表现,因其…  相似文献   

2.
国民待遇原则作为一项相对待遇标准,其法律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防止歧视性,还意味着适用于本国投资者的所有法律体系都将同样适用于外国投资者.本文通过对国际投资法实践中国民待遇原则适用的例外规定的具体分析,认为国民待遇适用的投资政策性和一致性,势必要求东道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慎重选择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明确例外规则的重要性,从而制订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投资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开创性事业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要求,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赋予农民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4.
所谓投资机会均等,是指在同等条件下,投资主体享有相同的投资权利和待遇。投资机会均等直接涉及到对外国投资的待遇标准。在双边投资条约中,采用的标准主要有国民待遇及最惠国待遇两种。欲使投资者享有均等的投资机会,必须加强并不断完善涉外投资立法,给投资者以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而我国投资机会均等的法律规定明显不足,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从国民待遇视角看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根本要求,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然而,城乡能否协调发展关键却在于城乡公民之间国民待遇公平与否,这就要求我们换一个角度,即从我国城市和乡村公民国民待遇方面现实存在的不公这一实际状况出发,来寻找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可享受国民待遇的主体和权利的范围及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待遇原则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Trips中的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问题;认为国民待遇原则的内容及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决定了国民待遇原则不仅是国际私法中的统一实体规范和统一程序规范的表现,而且也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适用请求保护地的法律"①这一统一冲突规范的特殊表现形式,并从中引伸出五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卡尔沃条款(Calvo clause)是拉丁美洲地区国际法中一个特有的法律准则。自卡尔沃条款出现之日始,对于其法律效力就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直至今日,仍无定论。在解决东道国与外国公司、公民之间的投资争议上,大多数拉美国家一直坚持卡尔沃条款。他们主张:外国投资者只能享有本国企业的同等地位,东道国对外国投资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管辖权,当地国的司法、行政救济方式是终极的,不允许寻求外交保护或诉诸任何国际解决方式。这种绝对的当地国管辖观点的理论基础就是卡尔沃主义。  相似文献   

8.
旅游对东道国女性及其社会性别关系影响的研究已成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而国外该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东道国女性在旅游中的参与途径、旅游及小众旅游或专项旅游对东道国女性及其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调控和规避旅游对东道国社会性别关系负向影响等方面。国外旅游对东道国女性影响研究主要分为无性别、二元性别、社会性别及系统研究等四个研究阶段。这些研究普遍注重研究者自我身份的反思、研究背景的异质性、情景化描述和量化研究。通过对国外旅游对东道国女性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点评,可以拓宽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此过程中 ,我国一直对外资实行的“超国民待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也留下了包括内外资企业不平等在内的许多教训。就国民待遇而言 ,理论上一直存在着错误。从国民待遇的确切含义讲 ,对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是不存在适用国民待遇问题的。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国民待遇的真正涵义 ,并认为西部开发须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 ,逐步取消现行的超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国际投资条约一般将外资准入权限保留给缔约国,缔约国能自由地决定外资进入的领域和条件。虽然有些投资条约规定必须给予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但国民待遇一般只适用于外资进入后的阶段。晚近出现的一些双边和多边投资条约中开始提出外资准入自由的概念,要求将国民待遇扩大适用到外资准入阶段,这些条约法的实践严重地削弱了东道国的外资管辖权,片面利于发达资本输出国的利益,应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有效利用GATS解决国际服务贸易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中国服务业在海外遇到的歧视性待遇, 发展我国有优势的服务业出口, 就要利用 G A T S解决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包括根据 《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核心原则, 对竞争力不同的国家采取相应的对策, 并利用东道国开放的部门与条件, 以及区分实质同形式上的国民待遇, 取得跨国经营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吸引外资取得丰硕成果,仅“八五”期间利用外资就达160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在引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法律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确立外国投资者的待遇标准。这也是外资法重构和整合的基石。本文拟就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享有的超国民待遇进行分析,对比利弊,以供完善外资立法参考。 一、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 为了发展与外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和民事交流,我国法律赋予外国人享有一定的民事权利地位,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进行商业投资活动。外商投资企业和纯内资企业在权利、义务方面表现出差异性。一方面,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主权,国家对外资采取限制性规定,实行差别待遇;另一方面,为了加强吸引外资的力度,迅速改变我国资金匮乏的状况,又允许外资企业享有优于内资企业的诸多优惠,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对TPP协定投资章节的核心规则进行法律解析,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公平公正待遇、全面保护与安全待遇、征收与补偿标准以及投资者与东道国的争端解决机制等,以把握国际投资规则的最新发展动态。同时,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投资法实践和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投资的需求,提供相关因应之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国民待遇原则定于GATT第三条 ,与最惠国待遇一样 ,旨在揭示无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将无歧视原则适应到本国产品与其他盟员国进口产品之间 ,对消除和降低贸易障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对我国热电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总体上来说是利大于弊。热电企业只有认真分析我国加入WTO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才能抓住机遇,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一、热电企业面临的机遇。 1、热电企业可以利用国际市场的竞争大大降低原材料及设备采购的成本。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在我国享有国民待遇,产品价格由于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相对取消而下降,热电企业可以面向国际市场进行采购,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原材料、设备等的招标,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为热电企业创造良好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别对东道国经济体的影响,特别是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尽管对于发展中东道国而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比来自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更有优势,但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比发达国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高.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我国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和准则,允许外资银行在指定地区享有我国国内银行的权利和国民待遇,我国的商业银行将与外资银行展开公平竞争。我国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如何在竞争中取胜,本文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海外私人投资保证制度的概念及特点海外私人投资是指投资关系所涉及的是自然人、法人及其他企业团体等向资本输入国所作的投资。这里所指的私人投资,是国与国之间所使用的概念,即使它属于资本输出国集体所有,或个别场合下属该国国家所有(如一些国家在外国投资开设银行、公司),也不享受任何外交特权,东道国一律将其视为私人资本。海外私人投资保证制度就是对上述海外私人投资设立的一种保险制度,它特指资本输出国为了保护本国私人海外投资而建立的关于投资人在投资国遇到某种风险而由国家或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负责赔偿,然后再由该部门向东道国追偿的一种法律制度。目前,发达国家基本上均建立起此种制度,而发展中国家还未普遍建立起这种制度。  相似文献   

19.
加入WTO对我国形成强大冲突的,应该是其中的国民待遇.市场开放也是与国民待遇联系在一起的.而我国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也是实现国民待遇的过程.从动态上看,我国加入WTO的机遇来自于我们应对挑战的策略.国内国民待遇的实现是实现国际竞争和应对WTO挑战的一个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在法律上要有一个改变,增加透明度、稳定性和规范性,特别是经济法在行政解释上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20.
国民待遇是一个涉及内容非常广泛的问题。投资方面的国民待遇主要指一国在互惠基础上给予他国自然人或法人在投资财产、投资活动及有关的司法行政救济手段上与本国国民同等待遇,简称为‘外资的国民待遇”。一、国民待遇在中国的实践及发展。自对外开放,外资开始进入中国以来,国民待遇一直是我们对外谈判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无法回避。在我们争取“复关”的谈判中,国民待遇问题也突出出来。现代国民待遇是双向互惠的,但由于我国国内条件不具备,不能普遍对等实行国民待遇,因而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政策、法律均极少涉及国民待遇。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