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5年4月11日,领导阿尔巴尼亚长达40年之久的恩维尔·霍查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两天后,拉米兹·阿利雅继任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顺利而平稳地完成了最高领导层的交接班。一年多来,新任第一书记不断发出誓言要继续霍查路线,霍查生前制定的政策似乎仍然支配着阿尔巴尼亚人的日常  相似文献   

2.
后苏联时期的俄罗斯政治领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领袖是苏联和俄罗斯政治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政治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俄罗斯政治文化一直偏爱强势而有个性的政治领袖,从1917年以来的苏联领袖大多都秉持了这一特点。改革派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而丧失了对于改革乃至国家的控制,而与其个人风格和成长经历迥异的叶利钦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最终成为了新生的俄罗斯联邦的领袖。他推动俄罗斯进行了激进的市场化改革,希望使俄罗斯走上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文明之路",但由于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政策方面的失误,这一尝试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虽然他是俄罗斯第一任民选总统,但叶利钦自相矛盾的执政风格、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诸多生活上的不良习惯都令人诟病,他虽然赢得了竞选连任,但由于身体原因和杜马掣肘,很难有所作为。在经历了复杂的甄选之后,他选择了普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并且帮助普京顺利当选。有克格勃背景的普京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无比坚韧的性格的领导人。在接任总理之后,很快凭借自己的超群才能,解决了车臣问题,并且有效提高了社会福利,从而迅速提高了自己的威望,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执政之后,普京很快推动了俄罗斯政治制度新的"转型",他通过除了暴力之外的一切手段强化国家权力,打击"寡头",取消地方选举,限制独立媒体,通过"西罗维基"掌控权力,最终使整个政权集中于自己的手中,形成了被称为"可控民主"或"主权民主"的普京体制。在八年任期结束后,普京拒绝了第三个总统任期,而选择了一项略显复杂的政治安排。将总统职务交给自己的亲信梅德韦杰夫,本人则以总理和统一俄罗斯党主席的身份继续参政,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双头制"政权,直到2012年重返克里姆林宫。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正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普京的重新执政对于俄罗斯未来的改革可能将会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因为他拥有足够的权力推动改革的进行。虽然面对诸多不确定的挑战,但仍然有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哈比比 (BacharuddinJusufHabibie ,1936~ )于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10月担任印尼共和国总统 ,是印尼第三位总统。哈比比在执政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措施 ,使印尼成为所谓“世界上第三大民主国家”。哈比比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实行政治改革的 ?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如何评价这些政治改革措施 ?这些都是值得关心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印尼政治发展的路向 ,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讲 ,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本文试就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中国家由传统社会向民主化转型过程中,国家政治力量结构呈现出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局面.作为国家政治结构的主要力量,官僚阶层、军队与政党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三角关系.在泰国的政治结构中,官僚阶层是基本的和不变的常量,军队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干预变量角色,而政党是一种集合性变量.本文通过分析泰国三大政治力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推演出泰国现当代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1917年十月革命后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二十世纪90年代初宣告解体,这不仅是1991年,也是一件世纪性的大事。苏联的解体无疑是在苏联内外部各种矛盾和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下发生的。但是其中民族问题是导致解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深刻分析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总结戈尔巴乔夫时期民族政策上的  相似文献   

6.
苏东剧变以后,俄罗斯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继续活跃在世界舞台上。但其动荡不安的国内政局,变幻莫测的外交政策,构成了一幅体制转换时期特有的复杂的政治图景。对俄罗斯权力斗争及其对政治进程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俄体制转换时期政治进程的变化和走向。  相似文献   

7.
2009年9月,鸠山由纪夫成为日本首相,组建鸠山内阁,实施了诸多政治主导改革措施,意图实现消除政府执政党二元体制、重塑政官关系的目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选民-政治家和政治家-官僚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出发,对鸠山内阁时期民主党政权的“政治主导”改革进行了全面分析。鸠山内阁时期的政治主导改革损害了选民、政治家、官僚三方利益,产生了委托人信任危机、加剧了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懈怠,增加了代理损耗。从选民-政治家委托关系来看,由于选民对鸠山内阁产生信任危机,鸠山内阁支持率急速下降,间接导致民主党2012年众议院选举失利。从政治家-官僚委托代理关系来看,政治家一味抵触省厅官僚,导致官僚的消极怠工与暗中抵抗,加速了鸠山内阁总辞职步伐。因此,可以认为鸠山内阁时期“政治主导”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结果来看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8.
印尼亚齐问题政治和解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当代亚太》2007,(1):20-29
本文着重分析了亚齐问题实现政治和解的主要原因,包括印尼中央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其政策调整、自由亚齐运动组织斗争策略的变化、国际社会的斡旋与调解以及印度洋海啸发生对政治和谈的影响等.其中,印尼中央政府运用的政治和军事双重手段对结束亚齐分离运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从目前来看,亚齐政治和解进程发展顺利,然而亚齐地区长期和平的实现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格非 《美国研究》2022,(3):72-91+6-7
美国“冲击国会大厦”事件反映出当今美国政治的极化困境。许多学者将美国政治极化的不断加强视作政治冲突加剧的表现,但忽略了政治冲突是具有不同性质且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美国政治极化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政治冲突的“变质”,即良性政治冲突转变为恶性政治冲突。这种良性政治冲突来源于“宪政平衡机制”和“混合政体”的政治制度设计,根植于深厚的“民情”和“共识”的社会文化基础。随着美国20世纪后半叶以来“民情”和“共识”的衰落,政治上“积极的公共空间”逐渐消失,政治精英和大众选民中“温和派”影响力的减弱,导致不同群体间敌对程度的加剧和对话空间的消失,政治冲突的性质开始逐渐恶化,最终导致了当今美国政治极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连续爆发所谓签证、“间谍”风波,使原本就龃龉不断的双边关系更是雪上加霜。透过这些矛盾和冲突,可以看到其中有格鲁吉亚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因素,主要是俄美地缘政治博弈的结果。俄罗斯在“间谍”风波中的强烈反应表明,在同美国关于独联体主导权的争夺中,俄罗斯已经开始由原来的“软抗争”转向了“硬对抗”。这既是美俄双方战略利益冲突的反映,也表明普京统治下的俄罗斯正在形成新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英属时期,印度人大规模移民马来亚。析其原因,当时西方资本主义殖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奴隶制的废除是推动印度人大规模移民马来亚的国际背景;移民输出地印度和输入地马来亚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及人口状况等因素则是推动印度人大规模移民的地区背景。大规模外来移民的结果不仅改变了马来半岛固有的民族成分和社会结构,也为日后马来(西)亚的族群矛盾和冲突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政治系统运作的“利益结构一权力结构一制度结构”关系视角,对泰国政治近年来持续动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政治和解的障碍主要有三:存量改革引发利益分歧,政治格局有待“再平衡”,宪政体制缺乏民主协商;并指出,中泰战略合作有助于泰国在“增量改革”过程中弥合社会裂痕,进而平稳有序的促成政治和解。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日本在对其战争责任的态度问题上不断与亚洲其它国家发生冲突。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否认日本在第二次大战中对邻国所犯下的罪行。历史教科书、官方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最近的“慰安妇”问题,成为亚洲人民关注的热点。2003年1月14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就任以来第三次参拜了靖国神社,他已于2001年8月13日和2002年4月21日两次参拜,遭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这一次,在包括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声中,小泉仍然我行我素,并且声称以后要年年参拜。这更使问题的争议达到了白炽  相似文献   

14.
韩国20世纪90年代金泳三执政期间发起了旨在改变政经勾结腐败政治的改革,但收效甚微。这场政治改革的失败暴露了韩国政治结构中存在的权力过度集中、政党私党性、地区割据主义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国民融合,更成为韩国民主化进程中的绊脚石。本文从“三金”时期韩国政治结构入手,对韩国民主主义发展过程中阻碍政治民主化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5.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于1870年9月4日,延续约70年之久,到1940年7月10日,法国国民议会在维希表决通过了制宪法令,将全部权力赋予贝当政府,起草新宪法.7月12日,"法兰西国家"成立,贝当成为国家元首,独揽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第三共和国终于不复存在.一个曾在一次大战后的世界煊赫一时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泰国不断有佛教介入政治冲突的事件,佛教积极介入政治的方式是僧人干政,消极介入的方式是以接纳政客出家的方式为其提供庇护。从政客角度来看,是为了获取宗教庇护、积累功德以及保护自身名誉;从佛门人士来看,是为了在政治斗争中利用宗教身份为自己迅速树立权威;从佛教教义和佛教在泰国的本土化特征来看,佛教论证了国王的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从根本上与政治相连。泰国的佛教在历史舞台中展现出功能性和世俗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佛教介入政治冲突事件提供了土壤。泰国佛教观念留出的阐释空间为佛教赢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断被人们用来建构泰国社会的象征权威,这是催生出政教乱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政治层面看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5月苏哈托政权被推翻后印尼朝向民主政治转型.目前印尼正处在民主改革的阵痛期,民主化改革异常艰难.本文试图从政治层面来分析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即从总统和国会的关系、政党政治、旧势力、市民社会和腐败五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十月革命既是伟大的政治革命,同时也是深刻的"思想革命"以及更为艰巨的"文化革命".新经济政策既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领域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其在文化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出于政权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苏维埃政权对部分反共反苏知识分子采取了政治整肃、司法镇压乃至驱逐出境的手段,这在当时曾在相当大的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遗留下了历史隐患.  相似文献   

19.
魏玛共和国是德意志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也是德国政治教育制度化的诞生时期,对当代德国的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本文通过对其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剖析,探询魏玛政治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以"核四"事件为分析个案,对当前台湾政治生态进行研讨.本文认为在台湾的"民主政治"表象之下仍保留着大量不良的政治文化,不过相对于过去而言,台湾目前在政治制度发展方面的若干实践仍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