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本文将对其原因及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进展却十分缓慢。本文将对其原因及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邱奇 《前线》2016,(3):16-17
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既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更是实现突破的先导。由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事关重大,做好战略选择极为关键。战略目标——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是建设京津冀大都市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实现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建立应有的利益共享机制,以此来促进和推动京津冀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河北省在京津冀绿色协同发展中的"外部性"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具有极其明显的特殊性,是影响和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短板。在区域绿色协同发展层面,河北省具有明显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5.
徐慈贤 《理论建设》2012,(4):82-86,20
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站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大局,统筹推动环首都经济圈、沿海经济隆起带、冀中南经济区和培育大企业集团、工业集聚区良性互动与融合发展。防止顾此失彼、片面强调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的倾向,加快构筑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科学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于同年4月2日,在京召开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第一次工作会议",深化学习理解,打破思想障碍,广泛达成共识,明确了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要实现旅游组织一体化、旅游管理一体化、旅游市场一体化、旅游协调一体化"四个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主动作为,先行先试。三年来,我们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7.
赵鹏军 《前线》2021,(1):63-66
城市群交通一体化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先行领域,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支撑。当前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仍存在交通网络不完善、运输结构不合理、通道能力不充足、区域统筹不协调等问题。必须实施交通与空间一体化规划,建设多元立体的城际交通网,完善都市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交通一体化机制,合力推进京津冀城市群交通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张国华 《前线》2020,(5):55-57
实现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和深入发展,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至为关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交通一体化先行,产业一体化为突破口,城市群一体化作为空间载体,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停留在就“交通”论“交通”,就“产业”论“产业”,就“城镇空间”论“城镇空间”的传统区域发展模式,应将交通、区域产业布局和城镇空间纳入统筹考量。高标准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推动京津冀公共服务一体化,应注重发挥政府与市场合力。  相似文献   

9.
曾劲 《前线》2023,(6):62-66
北京市国资委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引领市管企业践行首都国企使命担当,在产业结构优化、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改善、“两翼”和示范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性成效,助力区域协同实现更高层次发展。未来,市国资委将切实增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把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示范区贡献市管企业更大力量。  相似文献   

10.
冯奎  王铁铮 《前线》2022,(3):53-56
自贸区作为我国新时代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制度型开放进程中发挥着龙头和示范作用,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自贸区分布与城市群布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正成为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窗口。京津冀三地自贸区建设启动以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了大量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自贸区建设的高位开局。京津冀有建立自贸区联盟的基础条件,通过打造京津冀自贸区联盟,突出三地自贸区在产业引领、要素集聚和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引擎效应,推动区域一体化合作与自贸区联动发展,构建京津冀对外开放的点线面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1.
海关总署日前出台《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指出.从今年7月1日开始,率先在北京海关、天津海关启动实施通关的一体化改革;10月份前后,扩大至石家庄海关,实现在京津冀海关的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12):34-41
京津冀一体化,在2014年春天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这一庞大计划,横看成岭侧成峰。着眼于为核心超级城市减负者有之,侧重拉动城镇化者有之,聚焦区域协同发展者有之,期待打造全球经济重要节点城市群者有之。而在此过程中,有“副中心”的热闹喧嚷,也有“畿辅新区”的严谨探讨,其背后,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其中公交一体化是关系民生、直接方便百姓出行的主要举措;而交通标准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三地交通部门在推进公交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区域公交一体化再上新台阶随着京冀两地的经济发展,北京市京冀公交线路自1996年开通以来,至今已达39条,线路长  相似文献   

14.
祝尔娟  ;杜梅萍 《前线》2008,(9):37-39
目前,京津冀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北京奥运使首都经济发展走上快速车道: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使天津发展如虎添翼;国家对河北曹妃甸港的建设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曹妃甸港的启动也为河北的发展构筑了巨大引擎。为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和把握这一历史机遇,我们以如何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题,采访了多年从事京津冀发展理论和战略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下面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向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建议出台后更是上升为重要国家战略。当前,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内各地区发展差异巨大,三地政府间缺乏密切合作,致使区域发展陷入瓶颈期。如今,顶层设计的出台、GDP增长需求和生态环境共治理念为京津冀地方政府合作提供了强大驱动力,但与此同时三地政府也面临着发展理念不统一、经济利益诉求不一致、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合作障碍。基于此,对京津冀地方政府功能重新定位,推进交通、产业、生态一体化建设以及加快完善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或成为突破京津冀区域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鲁勇威  张颖 《前线》2020,(1):63-65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肩负着京津冀区域进入发展新阶段特别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实现区域一体化,对于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整体竞争力,构建全方位的发展规划,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07,(1):47-47
2006年12月6日,“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联席会议”在津举行。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人事部门共同签订了人才开发合作的三项协议,标志着京津冀三地人才交流、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人才网络将实现贯通,三省市人才开发一体化取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城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京津冀区域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建设城镇化,探索出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对推进京津冀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有较强借鉴意义。本刊联合天津市委党刊《支部生活》、河北省委党刊《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9.
孔祥利 《前线》2016,(3):18-20
正公共服务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亟需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的制约与困境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破解京津冀协同发展难题,实现京津冀高水平、可持续协同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顶层设计方面取得突破。为此,特提出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的建议,即由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按相同比例出资,作为发起股东,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以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超越任何单独一方的价值立场,作为京津冀协同创新体,整体性地把京津冀全部区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