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律援助是实现司法公正和保障基本人权的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价值追求,但我国行政诉讼法律援助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一定缺陷。从实现行政诉讼目的、平衡原、被告双方力量、以及当事人的诉讼心理和法社会学等角度分析,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法律援助制度很有必要,因此需要在立法中加以明确,并对其适用范围等进行适当界定。  相似文献   

2.
保障经济困难的被追诉人充分享有和行使辩护权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核心任务。对被追诉人提供有效的刑事法律援助,是基于国家对公民的平等保护义务、保障人权,实现正当程序与公平审判价值的要求。我国被追诉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存在着法律援助责任分配不合理、主体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需要在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程序等诸多方面加以限制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贺春云 《中国司法》2009,(11):79-83
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对于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法律援助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确保和提高办案质量已经成为法律援助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是指对需要专业的法律帮助而又因经济困难致无力负担诉讼费用、律师费用的公民予以救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已为世界上140多个国家的宪法和一些国际公约确认作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基本原则。一、从法律援助的制度价值看在我国建立这一制度的现实意义法律援助在我国是近两年来才被提起和有所重视,而回顾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的历史却是有五百年之久了。自十五世纪起源于英国,法律援助观念和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几个阶段,从把法律援助视作是对穷人的施舍\慈善行为上升到公民的政治权利\国家责任乃至法…  相似文献   

5.
法律援助的受援标准和范围的确定是法律援助能否实现其保障人权和公民权的立法目的,能否实现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立法宗旨的关键因素。从实践来看,法律援助的发展过程是其受援标准和范围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规范化的过程。现阶段,虽然司法部相关文件对法律援助工作要设计动态标准调整机制提出了要求,但这些规定只是指明了方向,缺乏作为法律规定的指导和规范意义。立法的设计要实现切实保障每一个经济困难公民都能得到必要的法律援助服务,真正体现法律援助制度存在价值。本文从建立动态法律援助困难标准、扩展服务领域两个方面分析法律援助立法应当增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法律援助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保障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新形势下推进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是法律援助工作适应党委政府新期待和人民群众新需求的需要、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法律援助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法律援助的办案质量可以说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是法律援助的精髓。本文拟从法律援助管理角度提出实施法律援助质量管理战略,在初步实现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援助服务后,以"应援优援"即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作为内部工作目标,由此提出系列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7.
我国近十多年来,法律援助事业迅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法律援助宣传滞后,贫弱者法律援助意识不到位,立法不统一、定位不明晰、经费管理混乱等问题。法律援助制度,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平衡与稳定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主要是为贫弱者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与完善,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的刑事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犯罪的社会因素防范、司法控制、行刑处遇等刑事一体化的视野,对我国方兴未艾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刑事政策功能作了思考,分析了刑罚进化对法律援助存在基础的影响、法律援助的刑事政策功能、法律援助对于刑事政策的人权保障意义,力图揭示法律援助类似诸制度的设计将促使我国现代刑事政策的规制更具人道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法律援助的特殊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月  冯祥武 《法治研究》2010,(10):15-21
以“贫弱”为标准,将法律援助受援对象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经济绝对“贫弱”需要法律援助的人,这是法律援助的一般对象;二类是因生理、心理、自由、文化等相对“贫弱”而需要法律援助的人,这是法律援助的特殊对象。法律援助特殊对象的提出,对于修正单纯以“经济困难”标准认定受援对象之缺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是客观界定法律援助受援人的必要,是我国公正实现法律援助的现实需要,在我国现阶段,农民工、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对象是我们提供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司法》2009,(7):1-1
6月初,第五次全国法律援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周永康、孟建柱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会见了出席会议的全体代表,周永康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成绩,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做好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切实服务困难群众、切实保障公平正义、切实促进和谐稳定、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法律援助为一种国家责任,具体体现为国家依法保障残疾人所拥有的法律援助权;设置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配备法律援助人员;为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强对残疾人法律援助的监督与管理;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网络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探索与前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探索与前景(下)宫晓冰高贞三、建立中国法律援助制度需要探索的问题一项制度的建立需要立法上的依据,需要机构组织、人员、经费的保障以及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等等。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也不例外。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的立法依据是新修订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海省法律援助工作以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注重落实政府责任,加大便民服务力度,强化监督管理、不断增强保障水平,法律援助提供能力显著增强,职能作用有效发挥,为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落实政府责任,法律援助纳入党委政府民生工程。为有效落实法律援助政府责任,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良好政策保障,2007年青海省综治办印发  相似文献   

14.
正2003年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地结合实际相继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法规,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也单独或联合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对法律援助工作作了进一步完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刑事诉讼法》、《律师法》等法律为基础,以《法律援助条例》为核心的法律援助法律体系,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由于当前法律援助法律体系缺乏统一性,且有些环节出现立法空白,给法律援助实践工作带来  相似文献   

15.
构建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更趋健全的重要体现,对完善司法人权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克服法律援助范围覆盖面不足、服刑人员在获取司法资源上存在特殊劣势、服刑人员专业化法律支持缺失等弊端。构建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具有法理依据、外部条件和实践经验。为此,应当顺应法律援助发展的总体趋势,从加强专项立法,确立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应有的法律地位;优化法律援助组织机构,建立服刑人员法律援助三级工作机制;完善经费保障制度,确保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的良性运行;建立科学的质量管控机制,确保服刑人员法律援助的工作质量等四个方面构建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制度,为实现司法人权保障提供更为可靠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法律援助经费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法律援助经费是指各级政府拨付的法律援助经费,包括人员经费、日常办公经费①和业务经费②等支出。广义的法律援助经费含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款(含行业奉献)和国际援助款,既包括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也包括社会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经费。本文论述的主要是法律援助机构的财政拨款。法律援助制度建立实施以来,法律援助经费保障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司法部关于法律援助事业“十一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增加投入,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的物质保障能力,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任宗理 《河北法学》2005,23(6):99-101
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虽然同为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但由于两种制度实施的主体、审查程序、适用范围、条件等不同,造成两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协调、不配合的情况,影响了两种制度的功能发挥。因此,必须加强两种制度的衔接与配合,包括制定统一的法律援助法,加强法院与法律援助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强化政府责任,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制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法律援助经历了从 1 994年初起发展到今天的过程。法律援助的概念有广、狭二义之分 ;其性质是法律之助 ,即援助公民个人或者人民法院不向受援人收费或者少收、缓收从而在法律方面提供帮助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法律援助的特别包括 :具有国家、社会承担援助的公助性 ;受援人享受法律援助的无偿性和优惠性 ;律师、公证员等提供帮助的法律专业性。法律援助的理论基础有四 :权利保障之要求 ;实现控、辩双方力度平衡之条件 ;司法公正之所需和扶贫助弱法制化发展之必然  相似文献   

19.
(一)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二)司法部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三)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四)具备以下条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申请法律援助: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2.确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公民经济困难标准由各地参照…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公安司法机关的支持与保障。鉴于此,《法律援助法》着力完善并强化了公安司法机关的法律援助保障职责。《法律援助法》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保障当事人依法获得法律援助,为法律援助人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此外,在第四章"程序与实施"部分,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公安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通知义务、转交义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