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归创业记     
心怀梦想的海归在学成之后,也选择回到中国各地创业或工作,他们中很多人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为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我们海归来说,这是历史机会。我也希望用我所学的知识改进和美化我生活过的地方。”被农民拿铁锹从房间里赶出来。  相似文献   

2.
"天哪,金融危机之下,创业却快变成一种全民运动了。"说这话的是我一位多年好友兼某大报资深记者。在资源多、福利优的媒体一呆几十年,创业对生性豁达的她来说,是天赋异秉或是头壳坏去之流者的专利。多年来她总是用悲悯的眼光看着我身陷火坑(自己创业),以及怂恿别人跳入火坑(辅导创业),听我陪我一路傻傻倡议、SOHO创业、女性创业、中高龄创业、上班族创业到青少年创业(别紧张,是培养青少年创业精神,不是教高中生开始兼差卖炸鸡排)。那天,她走进我办公室,开口第一句话如本文开头。我以为她是看到最近媒体不断报导创业议题,有感而发而开始忧国忧民,不料她第二句话竟然是"连我这种人也要创业了"。于是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场创业咨询仪式。是的,连最不可能创业的人都要创业了。资深记者、计算机研发工程师、大学教授、公务员、大企业高阶主管、没上过班的家庭主妇、背负家族企业再造使命的千金小姐、一心想网络开店却还没有Email的阿姨、英文教学一流却被补习班以不是金发碧眼为由将薪水杀到两万八的教育硕士……,我的工作时间至少有1/3是花在跟这些精彩的人们讨论他们的创业大计,其中很多人其实还没有准备好,尤其是深受螺丝钉情结制约的上班族。如果你也在思考有朝一日...  相似文献   

3.
《台声》2020,(15)
正"我想做文创品牌的顾问、经纪,陪伴他们一起成长。"陈建佑对文创情有独钟,2016年,他放弃了得心应手的台企运营总监的工作,踏上创业之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他一边整理新到的布艺作品,一边跟笔者聊起他的创业经历、复工感受。深藏于心的梦想陈建佑来自台北,曾在台企任职多年的他聊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不仅内敛、也带着理性和坚定。"我大学毕  相似文献   

4.
石荣  邰宗 《台声》2014,(6):63-63
<正>5月10日晚,MAX俱乐部暨青年创业家联盟(下简称"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该联盟旨在帮助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为他们提供资金、管理、资源支持,并整合MAX优势助其圆梦。并将关注在大陆的台生,为想在大陆创业的台生提供帮助和支持。"创业路上,我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创业梦想付诸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有过彷徨、迷茫和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现有345.51万人口,平均年龄26.8岁,这是个以青年为主体的年轻城市,在深圳创业、发展的17年里,深圳共青团的工作也同样创造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他们成功的工作经验为全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共青团工作规...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14)
正凭着一份冒险精神,他们敢于跳出曾经的舒适圈,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近年来,不少港澳青年逐渐融入大湾区的战略布局,扩大自身的选择机会及人生舞台。在采访中,我了解了一些在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的精彩故事,也走访了不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总监陈升是首批来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如今更多时间在为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7.
陈菁 《当代广西》2010,(15):36-37
八月,也许你已毕业离开象牙塔,在城市的某个角落为自己的工作奔波着,找单位、投简历、面试等等。在一番辛苦劳累后,也许你得到的答复是"抱歉",迷茫、失落涌上心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广西青年创业明星"封军贤和言经海的创业故事。在未来的道路上,不管你选择的是创业或是就业,他们的亲身经历会告诉你,什么叫做自强不息,什么是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开复 《人民公安》2013,(20):20-23
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在创新工场(Innovation Works,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今年做校招的时候,我们去了15所高校,找到了顶尖的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发出了200份简历,然后我一一打电话,看他们是否愿意加入创新工场,来学习创业。  相似文献   

9.
创业是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事业,创业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事业。商海茫茫,变数无常,有成功也有失败。调查显示,每年约有60%的人想创业,但在创业第4年还存活的企业不到10%。经济学中有个原理称为“木桶原理”,说的是桶能装多少水是由最短的木板决定的。对创业而言,“木桶原理”形象地说明了创业失败往往因薄弱环节而起,而成功的关键在于均衡发展。对于创业者来说,有必要了解自己最短的“木板”在哪里。因此,在创业初期必须关注以下几点:了解创业目的,客观评价自身能力创业者首先应了解自己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有什么资源。在创业之前一定要清楚你自己所有的,与你追求的创业目标之前还存在多少鸿沟,还有多少难点。如果不切实际地跟风创业,反而误解了创业的意义。下列几则故事也许对你的创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4,(6):8-9
正又是一年5月,草长莺飞,正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在努力找工作的同时,有些大学生将目光锁定在"创业"上。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一条积极途径,承载了许多美好希望。然而,担忧也随之而来,"全国大学生创业率不足2%,创业成功率不到创业学生人数的5%",让许多大学生对创业望而却步。推动大学生创业,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近日奔赴江西、广东、陕西和辽宁等地,就相关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美国流行在家创业,其中一些人还成了百万富翁?也许你认为这些在家开公司的人都是有点儿特长,但又不把收入当回事的人。如果是这种想法,你就应该好好反思了:下面的这些老板都在家经营着上百万美元的生意,而他们还不到四十岁。他们平日要么正与《财富》一百强企业做生意,要么正将自己生产的产品搬到著名时尚杂志上……这些老板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你没有必要非在一个著名的大公司工作才能崭露头角,也没有必要非得像著名经理人特朗普那样的经历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12.
《人大论坛》2009,(1):13-13
亲爱的农民工朋友们: 我是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大坎村凉风组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张明富.是来自农民工阶层的省人大代表。18年前,我也同你们一样,是个打工仔。返乡创业后,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产业和公司。在这期间,农民工兄弟的身影总在我的眼前,挥之不去,时常牵挂,总会唤起我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我叫赵州芝,是来自深圳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代表。我有一个平凡而幸福的家,先生陈耀文在银行工作,我自主创业,儿子读高中。我们家的幸福感悟是:家无大事,但家事无小事,点滴细节蕴含着生活真谛。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家庭故事。1990年,我身揣不到400块钱,从老家来到深圳,踏上寻梦之旅。打拼创业虽然艰辛,但我拥有精神生活的坐标:就是做一名义工,服务他人和社会。1992年早春的一天,因为  相似文献   

14.
“皂”梦人     
一个盲人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体现自己的价值?两个盲人可以用什么样的选择重塑自己的命运?对于一个前半生生活在光明,后半生要在黑暗中度过的人来说,他们经历的痛苦是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而一块小小的香皂,仿若一支支烛光点亮了他们的生活,同时也成为他们创业的源头,他们因“皂”相识。用“皂”圆梦,他们的事业,让他们梦里飘香.香溢满城。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4,(6):48-50
正又到一年大学生毕业季,是选择就业?加入国考的队伍?还是挤进考研一族?抑或是一次次冲进人流滚滚的招聘会现场?即将走出校门的学子,正面临着融入社会的第一道选择题。在温州,有这么一批大学生,他们带着创业的梦想进入大学校园,在经历了一番"象牙塔"里的市场洗礼后,梦想正在照进现实……且来听听三个大学生的创业故事,从他们的故事中,能给如今的大学生就业,这道亟待破解的难题,带来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日,锦屏县偶里寨霞村返乡农民工龙云辉的养猪场出栏了十头大肥猪,净赚3000元,掘到了返乡创业的第一桶金。他乐呵呵地说,“没有乡人大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他们帮助我作创业规划并担保贷款!”这是该乡人大为返乡民工当好参谋搭建创业平台促发展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7.
创业初期,对于目标项目的考察,可以说是较为关键也是很让人费神的。本文总结了考察创业项目的六个要点,初涉创业领域的投资者们针对自己的情况参考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志强的烤吧     
<正>逐渐地,90后这个群体开始走上工作岗位。他们似乎并不以进入公务员队伍或是国企、企业为荣,自主创业成了不少人的选择,他们认为,创业正是一个把自己的追求和事业结合在一起的机遇。好在国家政策环境也在逐步地鼓励、支持年轻人创业。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  相似文献   

19.
袁帅 《小康》2016,(4):36-37
"电商是我们这代从小地方走到大都市的年轻人与家庭保持联系的坚韧纽带。"农村电商创业者曾昌华如是说。对于创业者们来说,农村电商带给他们的不只是收入上的增加,还有亲情、友情,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喜悦。在农村电商创业大军中,记者选取来自北京、深圳和哈尔滨的三位创业者,与大家一同分享他们的电商故事。电商是我与父母沟通的纽带曾昌华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在深圳工作,说来也算是个小白领,然而现在他却兼职在网上卖起了橙子。有人说,  相似文献   

20.
党文婷  严圣禾 《台声》2023,(2):75-76
<正>“深圳已经是我们的第二故乡了!”临近春节,台湾青年、深圳市艾薇达烘焙培训有限公司主理人刘天庭告诉笔者自己的假期计划,“我们今年春节打算留在深圳,去一个很要好的客家朋友家里一起过年。我太太是台湾客家人,特别想体验大陆的客家风俗。”无独有偶,深圳市伟富涂装有限公司经理纪伟祥也打算和母亲一起留深过年。“春节后我就打算启动新项目,把台湾的创业团队带到深圳,专攻聚氨酯、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开发,搭建全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