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区内视点     
《当代广西》2014,(15):6-6
正当好扶贫攻坚排头兵7月25日,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座谈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会见了全体受表彰人员。他强调,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我区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希望全区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进一步坚定对中央和自治区采取有效措施改变贫困地  相似文献   

2.
正山下是水田,山坡是玉米,山顶是树林,盛夏的河池市东兰县切学乡板烈村,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绿色。村党支部书记牙廷村带着记者在村里转了下,"那一片是板栗林,远处山顶是杉木林。那些小树的地方以前都是荒山,现在全是树木了。"3年来,在牙廷村的带领下,板烈村通过生态扶贫逐渐富裕起来,他因此也被评为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从满眼皆绿的大山中,让人看到了板烈村发展特色经济与保护自然生态共赢的"生态扶贫"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14,(13):43-43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3周年之际,为树立和宣传立足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典型,充分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凝聚起深入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强大正能量。近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发出通知,决定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推选"扶贫攻坚好支书"活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到最贫困的村庄去,到扶贫攻坚第一线去。3月20日,全区选派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动员电视会议召开后,我区选派3000名机关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的“集结号”正式吹响,全区3000名“第一书记”陆续到位到岗。选派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扶贫攻坚,创先争优,推动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具体行动。“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对村党组织工作负总责,在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确保增加群众收入,培育形成特色优势产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从而实现扶贫解困明显推进、乡村环境明显改善、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基层组织明显加强的目标。目前,全区3000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已奔赴农村基层第一线、扶贫攻坚主战场,进入角色,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自治区党委对“第一书记”工作非常关心关注。最近,自治区党委郭声琨书记、危朝安副书记,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新建等领导分别在到基层调研时看望慰问了刚刚入乡住村的“第一书记”,对他们亲切关怀,热情勉励,使广大“第一书记”感受到组织温暖,激发了工作动力。本期编者带领读者走进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展示他们的风采和需求。  相似文献   

5.
黄群礼 《当代广西》2014,(24):44-44
正初冬时节,走进梧州市藤县藤州镇平政村,只见一排排白墙红瓦的新农居、一畦畦错落有致的有机蔬菜园、一个个颇具规模的养殖场,更难得的是,活动中心、小超市、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很难想象,这个小山村在十几年前还是镇里出了名的后进村、贫困村,但近年先后获得了县"扶贫攻坚先进集体""文明村"等称号,是名副其实的"后劲村"。"后进村"如何变成"后劲村"?村民们说"扶贫攻坚好支书"李志勇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正"杨聪上任当支书,群众欢呼心开花;带好村‘两委’班子,多办实事为大家;深入村屯弄连弄,产业三通样样抓;坚持走群众路线,面貌改变齐步伐……"徜徉在百色市靖西县禄峒镇小瑞村凌念屯,一阵婉转山歌声吸引了笔者。沿着整洁的水泥路,穿过一栋栋漂亮的楼房和一个宽敞的篮球场,笔者来到一房屋前,只见几位村民正在排练新创作的山歌。山歌里唱的杨聪正是小瑞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今年7月,被评为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  相似文献   

7.
正7年来,他把年平均收入人均不足1000元的村变成了人均5200元的"别墅村",把"打架村"变成了守法明礼的文明村;7年来,他为村里建设垫支43万元……他就是自治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凌云县优秀共产党员、彩架村党支部书记劳伦。不言悔,为村建设垫支巨款2007年8月,劳伦还只是彩架村村委副主任。当时彩架村交通极不便,村民出行难成了焦点问题。劳伦主动站出来,带领群众建便民桥。通过走村串户的宣传,大家都乐意投工投劳,但施工资金一时拿不出来。劳伦二话不说,掏出身上所有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是创新机制"广泛选"。以2018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拔33名外出务工人员回村任村党组织书记,从复员退伍军人、本村致富带头人等推荐产生112名村党组织书记。二是按需施教"全面育"。开展体验式培训,组织88名村党组织书记到省内外示范点和农村科技产业基地实地参观;择优跟班式锻炼,连续4年选派60名村党组织书记赴省内名村挂职,同时组织新任村党组织书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全力以赴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我区贫困群众到2020年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  相似文献   

10.
正村党组织书记应当具备一定的政策水平,坚持依法办事,善于做群众工作,甘于奉献、敢闯敢拼。——《条例》"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支书。"作为农村各项事业的"领头雁",一个好书记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区通过建立后备队伍、抓好换届选举、强化教育培训,为农村选优配强"领头雁"。  相似文献   

11.
正"自己先富了,但不能忘本,乡亲没富,自己也富不安稳。"7月14日至15日,记者来到玉林市采访四位全区"扶贫攻坚好支书",发现四人都是甘愿放弃赚钱机会回乡当村支书,利用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先进理念,改善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探索出适合本村的产业路径,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相似文献   

12.
正读了第10期《"叫板"大山要小康》一文,笔者不禁为文中敢叫贫困山乡换新颜的好支书王丽花点赞。众所周知,村党支部书记在一个村的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指挥者,肩负着领好头、把好方向的重任。在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形势  相似文献   

13.
<正>10月1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的冲锋号,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采取超常举措,下过硬功夫,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担当,全力以赴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我区贫困群众到2020年与全国、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贵在精准,重在  相似文献   

14.
<正>6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获悉,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将于7月全面启动,到9月底基本完成。这次换届涉及1.4万多个行政村、1931个社区、15万多名村(社区)干部、133万多名党员和4000多万名选民。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换届将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各县(市、区)党委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职责;各级党组织要充  相似文献   

15.
正盛夏时节,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大地村山崖深谷间响起了隆隆机器声,一个壮实黝黑的瑶家汉子在村道改扩工地上忙碌地张罗指挥着。他就是今年7月被评为"扶贫攻坚好支书"的大地村党支部书记伍锡品。6年来,他把"修路"当路子,带领山区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大地村地处湘桂交接的大山深处,距县城70多公里,是恭城最偏远的行政村。"看到屋、走到哭",是昔日人们对大地村"出行难"的形象概括。多年来山里的瑶胞过着一穷二白的日子。修路,使大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位肢体残疾人,凭着娴熟的农科技艺,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他热衷于助残扶贫,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就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东郭镇上月村党支部书记景一索,一位深受村民爱戴的好支书.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北省在2018年村"两委"换届中,探索建立县委主导、县乡联动、全程把关的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机制。换届后,全省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达98.5%,新调整村党组织书记10877人,调整面达47.9%,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质量得到全面优化提升。坚持县级党委定向,严把选人标准。一是标定"高线",把好人能人选出来。坚持"双好双强"标准,引导各地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  相似文献   

18.
正福建在脱贫攻坚任务实际开展过程中,各级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地开展精准脱贫工作,扶贫成效显著。第一,各级干部用真心真扶贫。2004年以来,福建已累计选派各级优秀年轻干部1.6万名到基层担任贫困村或经济薄弱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实施"部门挂钩、资金捆绑、干部驻村"  相似文献   

19.
正村党支部成立于1961年,现有党员48名。辖6个村民小组,共728户2058人,总面积45.5平方公里,2016年,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朱玉国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村党支部坚持"党建+扶贫"工作理念,采取"完善一个村级便民服务站、成立一个种养专  相似文献   

20.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塞的冲刺阶段.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2017年底基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2018年打扫战场,巩固扶贫脱贫成果. 一、潼南区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做法 2002年,潼南纳入重庆市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历经整村推进、整村脱贫、小片区开发三个阶段,至2014,年全区贫困村由87个减少到50个.2015年,扎实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50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15353户贫困户、50272名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