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洪新 《法制与经济》2010,(9):105-105,107
在我国古代,赋税征收是地方县级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宋代也不例外。宋代县级赋税征收是在县级长官、佐官、各案公吏、各色乡役通力协作下完成的。应役人员各司其职,权责分明。宋代县级政府赋税征收体制具有自己的特点,如:乡司在宋代县级赋税征收过程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文书、账簿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财政立宪主义论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龙  朱孔武 《法学家》2003,88(6):96-105
财政立宪主义是一种关于国家和人民之间公法上财产关系的理念与原则,涉及赋税、财产征收以及预决算等政府的一切财政行为.财政权问题既是宪政产生的根本原因,又是宪法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宪政体制运行的重要保障.财政立宪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有其萌芽形态,并对我国现行宪法体制产生了很大影响.财政立宪主义对我国现阶段法治建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 2 0世纪 ,武威汉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张家山汉简等简牍的出土 ,拓展了人们对汉代法律制度的认识空间。本文立足于对汉简的分析 ,试图对汉代关于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规定进行简单探析 ,以期为我国现行相关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刘婧娟 《法学杂志》2012,33(7):171-174
在我国,土地征收已经演化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若仅从土地征收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来研究这些问题,并不能触及根本,因为这些问题根植于整个国家的财政制度体系。分税制改革之后造成的地方财政赤字严重,并且由此引发的土地财政,是土地征收问题难以根治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5.
<正> 本世纪三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今甘肃省北部的额济纳河流域发掘出汉简一万多支,因为这一带地区古代泛称为居延,所以这批汉简就被命名作“居延汉简”。1972年到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同一地区再次进行了发掘,结果又得到汉代的简牍约两万支,为了与过去出土的汉简相区别,整理者便称这批简牍为“居延新简”。它们虽然多数是残缺或互相不连贯的文字材料,但对了解汉代具体的社会状况和国家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居延新简”里有一份《候粟君所责(债)寇恩事》的简册,出土于破城子甲渠候宫遗址编号第二二号房屋内,这一遗址原是汉代甲渠候官的治所,因此该简册应是甲渠候官的官署所保存。木简总计有三十六枚,整理者将它们编号为E.P.F22:1到E.P.F22:36,一千余字。简册是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的一宗债务  相似文献   

6.
敦煌归义军政权实行据地出税的政策,其地税主要包括地子、官布、税草和税柴。由于归义军实行请田制度,不仅赋税的征收完全以土地为据,就是部分差科的征发,也以土地为据。赋税主要以乡为单位征收,具体则由“某头”负责。归义军政权的赋税制度既与中原王朝的制度有一致性,也有自己的创造和变通,但在发展趋势上却与中原王朝相一致,由此可以从一个侧面认识唐后期五代宋初经济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赋税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一种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赋税制度是随着政治和经济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就必把这种制度形成法的形式即赋税法律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赋税法律制度变革,它们的变革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赋税制度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概述和分析了中国古代的赋税变革,并揭示了其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税改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秦勇 《河北法学》2012,30(7):2-11
“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主要利用土地出让法律制度和土地税费法律制度来获取财政收入以充实本地政府财源的行为.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引发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对负效应的分析显然更为重要.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有其深刻的制度成因.解决“土地财政”的法律措施是完善财政收支法律制度,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权限;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  相似文献   

9.
郑石明  雷翔  易洪涛 《公共行政评论》2015,(1):29-52,198-199
论文借鉴政策执行综合模型,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7—2011年排污费征收面板数据,对排污费征收政策执行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显示:单位GDP能耗越高、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越高,地方政府满足中央政策目标压力越大;财政分权程度越大,排污费带给地方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政府政策执行机构数量、环境宣教次数和排污费标准办法细则,以上六个变量都与排污费征收政策执行力呈显著正相关。企业治污成本与排污费征收政策执行力呈负相关。而空气污染指数、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数量和环境来信来访总数未对排污费征收政策执行力产生显著影响。实证结果基本验证了问题难易程度、法规政策和非法规政策变量作为排污费征收政策执行力三大类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清代州县衙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新宇 《研究生法学》2008,23(3):111-115
州县衙门为清代地方最低一级的行政组织,但州县直接担负着所辖地区的赋税征收、词讼受理和治安维系等一系列职能,因此其地位十分重要。清代名幕汪辉祖谓:“亲民之治,实惟州县。州县而上,皆以整饬州县之治为治而已。”州县衙门的内部组织及实际运行实为明清帝国的一个缩影。自20世纪初以来,研究清代州县衙门的著述已有不少,本文试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1.
立宪政体中的赋税问题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怡 《法学研究》2004,(5):14-24
以赋税问题作为看待财产权与宪政制度之关系的一个切入点 ,通过对财产权在宪政之先的论述 ,提出赋税的合法性问题。当前的财政危机导致对源自民间的赋税的依赖性增强 ,从而凸现出赋税合法性的危机。解决这一危机的方向是继续沿着财产权入宪的思路 ,确立“税收法定”的宪政主义的赋税模式。  相似文献   

12.
罗马人的税赋——从起源到戴克里先登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力图开拓罗马公法之一的罗马税法新领域,分析了罗马人承受的公共负担的类型,他们承担的直接税和间接税,以及罗马法中国税和地税的划分,得出罗马人的税负不重的结论。进而探讨罗马国库收入的税外来源,最后质疑了罗马人"螺丝钉论"。  相似文献   

13.
Value-added Tax (VAT), a turnover tax levied on the value appreciated in commodities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sale, has been widely practiced by economies worldwide for its neutrality.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European Union VAT and New Zealand VAT stand out as characteristic models of VAT development and reform history. With chang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s and the growth of e-commerce businesses, VAT systems have been upgraded to meet taxation challe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digital economy. Recently, VAT policies and measures have been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to combat the COVID-19 impact. In China, the VAT system has been reformed constantl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nd has been converging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 China now needs to address emerging VAT issues through legislation, tax incentives, and tax-rate grades so as to meet challenges in VAT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o suit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旅游环境税的国外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邓禾 《现代法学》2007,29(3):124-130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绿色税收的支持。环境税作为绿色税收的一种,调节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的经济活动,也纳入了环境税的调整范围。旅游环境税的征收源于旅游业无形成本的内化,但旅游环境税除了内化无形成本、控制环境污染外,还承载着更多的促进税收公平、实现税收效率、改善财政状况、增加劳动就业等目标。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生态税作为实施旅游环境征税的成功范例,充分地说明了运用环境税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也对我国旅游业环境税制的建立从税种设立、征税范围、扣缴义务人、计税基数、税率、征税主体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生态消费税收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鹏 《法律科学》2006,24(6):152-162
生态消费税收制度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引导理性消费,国家对特定消费物品和消费行为所进行的税收征纳制度。生态消费税具有导向特别明确、环境保护作用特别明显、平衡社会收入与财富特别有效的特性。生态消费税的经济理论基础是消费外部性,法学理论基础是国家基于财政权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生态消费税的课征原则是限制性、节约性和受益性原则。我国应当开征消费副产物税、燃油税等消费税,加大在奢侈品和奢侈行为方面的消费税收调控力度。  相似文献   

16.
陈书全  杨林 《行政与法》2004,(11):117-118
税权划分规范与否,关系到中央和地方两级税制体系能否规范建立和有效运行。针对我国税收立法权高度集中于中央、税收征管权交叉重叠等税收权划分问题,本文比较国际上通行的三种税权划分模式,认为我国应选择“合理集权、适度分权”的分权模式。并指出赋予地方适度税收立法权、合理调整税种归属及其征管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当前规范我国税权划分、重新架构地方税制体系的具体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陈镜先 《法学》2022,(2):176-192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竞争是国际税收竞争的核心,一国的国际税收竞争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税制的竞争力。近年来,各国提升国际税制竞争力的主要举措包括从全球税制向有限属地税制转型、加强税收协定中消极所得预提税税率的法律协调以及对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制度进行调整。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应当在总结国内外国际税制改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国际税制进行系统性改革,即加快从全球税制向有限属地税制转型,完善税收协定中的消极所得条款,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应对支柱二规则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安晨曦 《行政与法》2013,(3):96-103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税收法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和税法基本原则,其本质在于对纳税人权利之保护及对国家征税权力之限制。目前,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及税收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折射出税收法定及其基本精神在我国的缺失。因税收法定之缺失而产生的危害,需遵循税收法定之基本精神与要求,从宪法中明确规定税收法定、确立最高立法机关对税收基本制度的专属立法权、规范与监督税收授权立法等方面予以消解,进而实现税收法定。  相似文献   

19.
征收个人所得税是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矛盾的有效办法.但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够完善,常常出现"管得住工薪阶层,管不住新生贵族"的现象.当前只有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锁定"关键纳税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现行营业税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尤其是重复征税问题无疑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剖析现行营业税法律制度是改革之前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税收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完善营业税法律制度。与此同时,应改变对现代服务业的征税方式,将其逐步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以避免重复征税,从而减轻现代服务业的税收负担。目前,上海正进行增值税扩围的试点,以此为契机积累向全国推广的经验,可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有序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