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案例】:试用期做幌,白领做了廉价工。 齐小姐是某名牌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生。国庆节前,齐小姐一肚子气离开了南京某科技公司:她在公司做满3个月试用期后,又被“考察”了3个月,等于“试用”了两次。最后老总告诉她,“你不适合这份工作”,将她轻松踢走。最初3个月是“试用期”,齐小姐工资只有800元,而公司里同级别的主管每个月拿2200元。齐小姐去年刚刚攻读完硕士,今年4月到这家公司应聘。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某国有三家不同的美国跨国服装制造公司,替这些公司工作的采购代理商都订购了10万匹丝绸。由于种种因索导致了丝绸的暂时短缺,这3家公司的订货单返回时都标明:“过期交付——估计3—6个月交货”。一家公司的采购代理商凯茜·丹顿,在接到返回的订货单后,当天就接到某人的电话,称若使将每匹一美元或总共10万美元的现金单独付给她,她在一周内就能收到她替公司订购的货物。她付去这笔钱后,就收到了货物。另一家公司的采购代理商唐·伊登打电话给自己认识的一个当地政府官员,提出付给他10万美元,只要自己在一周内收到货物,这笔付款就不会受到任何怀疑。这个官员同意按他要求去办,唐交了钱,就收到了货物。剩下一家公司的采购代理商哈里·古德曼认为行贿或买通都是不道德的。他既不行贿也不买通,却在6个月后才收到货物。  相似文献   

3.
【案例】:王女士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工作一年多来,销售业绩一直不错。2008年11月,由于家里发生一点变故影响了工作,王女士的业绩排在了公司的最后一名。按照公司的规定:业绩连续两个月排在最后一名的员工离开公司走人。尽管现在已经离开了公司,但是她觉得公司的这种做法并不合理,她不是没有能力,前几个月业绩连续排在第一名就很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4.
《干部人事月报》2011,(3):64-65
HR来信:王某在我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年多,去年8月,我公司与王某又续签了一年的合同。然而,9月份王某却向公司递交了某医院的病假证明并提出休假申请。依据法律和公司的相关规定,公司批准了其三个月假期的请求,并按时足额支付了其病假工资。三个月期满后,王桌并没有回来上班,而是通过邮寄方式再次提出了休假申请,要求休完其应有的六个月病假期,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保障》2007,(10):38-39
【案例】:某科技公司为了招聘高级人才,在某家报纸上刊登了招聘广告。谊招聘广告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一旦被录用.公司将把该员工送到美国莱高校进行6个月的培训。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赵某,看到了该公司的招聘广告,出于对出国的追求,毅然决定辞去在外资公司的工作,到科技会司应聘。  相似文献   

6.
李小姐从进入第一家公司到转来现在的公司都已经工作三年了,现在又准备换公司了。这次她选择的是一家外企。在前一家公司里,她不仅认真工作,在专业方面也扎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努力培养自己在这个领域里的英语实力,不忘自我充电,于是后来才能够在接待这家外企的领导时被看中,向她伸出了邀请的橄榄枝。  相似文献   

7.
李梅 《今日广西》2007,(12):28-29
倾诉人:桑罗,女,43岁,公司职员 桑罗一身黑衣,面容憔悴,脸上的妆容因为泪水而显得有些模糊。才新婚没几个月的她为何丝毫不见新娘的喜悦幸福?桑罗说,这都是“闪婚”惹的祸。  相似文献   

8.
《中国妇运》2007,(5):21-22
我有一朋友,5个月前生完小孩,这两天刚拿到社保局开出的一张支票,支票中包括生育费用及生育津贴,但现在朋友所在公司人力资源部要求其将生育津贴返还公司(否则将从其下月工资扣回),理由是产假期间(四个月)公司已经支付她的工资,请问该种要求是否合理?我的朋友是否可以领取公司工资而不返还生育津贴,有没有相关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从1991年就到大陆来开课,在1993年~1996年期间更是见证了上海3600大改变,但每次都是来开完课就飞回台北,不曾停留,谈不上理解。为了到大陆创业,我做了15个月的准备。2001年元月开始,我每个月飞到上海暂时落脚在朋友公司工作一个星期,进行筹备的工作,连续15个月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保障》2014,(10):4-4
小保:我是一家家化公司的职工。由于工作中需要经常接触有害物质,公司曾为我购买过防毒口罩、防毒工作服、防毒手套等防护用品。一个月前,因我觉得该项工作已经给自己带来某些不适,遂提前30天向公司提交了书面辞呈,要求解除尚有18个月到期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玫琳凯,一个美丽的名字,创造的也正是跟美丽有关的事业。在她的手上,诞生了世界著名的化妆品公司——玫琳凯公司。从最初的小店面,到现在已经将业务拓展到37个国家,销售组织高达75万个,2000年的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的大公司,这是她45岁开始创业的结果。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女子,她的传奇和毅力已经永远镌刻在人类的历史之上了。  相似文献   

12.
英格丽 《现代领导》2004,(10):44-44
安妮是一个出生在英国的孟加拉血统女郎。她从伦敦大学MBA毕业后,就顺利地在一家日本银行做了经理助理..三个月后,她失去了工作。很快,她又找到了新的工作,三个月的考察期一到,她又失去了工作.在两年之内,她被解雇了  相似文献   

13.
小保: 我是一家公司职工。一年前,公司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新添了多项规章制度。由于这些规章制度所涉内容,不仅增加了职工的工作时间,还降低了职工的工作收入,遭到大多数职工的明确反对。而我属于带头“抗议”者。鉴于不合理的部分最终被“流产”。公司领导一直将我视为“眼中钉”。为惩戒我这个“刺头”,让我“安分”,公司故意制造事端,改变我的工资发放时间,即由原来约定的一个月发放一次,变成两个月甚至四个月发放。而面对我的按期发放请求,公司不但不予理睬,反而变本加厉。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10,(4):42-43
1.我和李某都是一家制造公司的员工,负责钢筋的切割,但我是上午班,李某是下午班。三个月前,李某来接我的班时,让我帮她开半小时切割机,她去找领导报销。谁知仅干了20分钟左右,因插销断裂,飞轮飞出。导致我右臂当场切断,不仅花费了4万余元医疗费,而且落下了伤残。可公司认为,我受到的意外伤害是在我应当下班之后,拒绝按工伤处理。请问:我擅自帮同事上班致残究竟是否构成工伤?  相似文献   

15.
小保: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后,由于来自双方的原因,直到过去6个半月,我才真正到公司上班,即我实际在公司上班的时间为5个半月。如今,劳动合同已经因为到期而终止。就我的离职经济补偿问题,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表示我从上班之日起,实际工作时间不足半年,故只能按半个月的工资计算。而我认为自己与公司的签约时间为一年,公司应当给予一个月的工资。请问:我的经济补偿金究竟应当从何时开始计算?  相似文献   

16.
《就业与保障》2014,(6):6-6
小保:于某是一大学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应一派遣公司的招用来到了一家劳务公司。派遣公司将他派到了一网络公司,网络公司根据他的学历将他安排到了该公司的科技部,负责该网络公司产品运营过程中的网络安全。于某对派遣工的身份不满意,要求用工单位(网络公司)转为该网络公司的正式工人又没有得到答复,于某决定辞去这份工作。她提前一个月向派遣公司提出辞职,在准备离开时,用工单位网络公司以于某曾位处公司关键职位,掌握很多有关该公司网络安全的秘密信息,担心于某离职之后会泄露秘密信息为由,要求于某在办理交接工作时与网络公司签订“竟业限制协议”。否则不予办理。  相似文献   

17.
小保: 农闲时节,农民小王与某喜庆直销公司签订了为期三个月的劳动合同,约定了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和工作报酬等事宜,但是对劳动保险没有约定。工作一个月后。一次给客户送货时。小王不慎从送货车上跌下摔伤。因没有工伤保险,公司又不肯出钱,小王去法院告状,被告之申请工伤,请求社会保险部门处理。请问:法院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4,(22):65-65
编辑同志: 我正在经营一家商贸公司,目前资金周转不良,急需一笔钱上货。我联系了几家合作公司和贷款公司,分别向三家公司短期借款,仅需要三个月借贷期,请问,需注意什么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小保:一家公司曾欠下数十名员工的工资,而我属于其中之一。早在9个月前,我因公司拖欠工资达15000元而被迫辞职时,公司向我出具了一张欠条,并写明在三个月内付清。岂料,仅过了一个月,公司便通过当地报纸发布了一则声明:所有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务必在公告之日起15天内到公司领取被拖欠工资,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一件较为典型的劳资纠纷,具体情况如下:女职工吴某系江苏省镇江市某劳务公司派遣工,由公司派遣至市某医院从事办公室文员工作。2011年6月下旬,怀孕近3个月的吴某以“保胎”为由向劳务公司及实际用人单位请一个月病假。劳务公司和用人单位批准了吴某的病假申请,并正常发放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