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政党政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普遍模式。人类社会自出现政党以来,国家的命运就与政党的强弱联系起来了。政党先进,国家就会强大,人民也有福祉;反之,国家的政局就会动荡,人民的利益也可能蒙受损害。纵观近几十年来世界政党政治,一些貌似强大的政党在很短的时间内垮台,这不仅给本国或地区造成了政治不稳定,而且也给本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国共产党已经执政60多年,在社会转型期正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四种危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必要借鉴国外政党管党治党的经验教训,努力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为此,我们特邀请中共中央联络部唐海军研究员对国外政党管党治党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希腊政党政治具有鲜明的大众主义传统。进入现代,在西方影响下,希腊选择了精英政治,两党执政传统形成,中右的新民主党与中左的泛希腊社会运动党轮流执政,两党创始人在制定纲领和塑造政党政治格局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债务危机改变了两党执政的传统与根基,危机导致疑欧主义的兴起,精英政治普遍受到怀疑,激进左翼联盟借机胜选并在欧盟的压力下接受"紧缩方案"。但持续的紧缩引起民意反弹,激进左翼联盟的执政基础受到侵蚀。2019年7月希腊大选,新民主党上台执政,希腊政坛传统政党回归。新民主党上台表明民粹主义势衰,但预判其退出历史舞台还为时尚早,民粹主义在希腊仍有生存的根基和土壤。  相似文献   

3.
2000年的墨西哥总统大选结束了革命制度党连续执政71年的执政格局。由一党威权到多党竞争,墨西哥逐渐形成了新的政党政治生态,其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党国家治理效率低下和政党的社会认同低下。这一问题的产生不仅与墨西哥政党自身演变有关,也与其所处环境的变化有关,包括政党的官僚化、政党整合功能的减弱、中等阶层的非政治化以及其他代表性中介的发展。墨西哥应构建一个"成长型"政党以适应这样的演变,包括加强党派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巩固政党对国家的治理功能;提高民众对政党的政治认同;政党要正确定位,协调好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家族治下的非制度性政党政治 菲律宾曾被称为美国政治在"亚洲的民主橱窗",其政党政治也来源于美国的政治理念.从政党建立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角度看,菲律宾是亚洲最早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但菲律宾的政党执政具有明显的精英政治和家族政治的特点,政治家族掌控着菲律宾政治的变迁,使得菲律宾的政党政治从选举到执政都打上了极深的家族烙印.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中东政党政治提供了实践空间,中东诸国通过颁布宪法、组成议会和开展选举建构现代政治模式,但领导人的奇理斯玛式权威和一党制的政治实践使中东政党政治具有鲜明的威权政治色彩,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过渡体现了民主化进步,但党国合一和军人威权传统、西方政治干预制约中东政党政治的完善。现代伊斯兰主义通过伊斯兰政党参与政党政治,通过整合伊斯兰信条和现代政治理念的实践来化解社会矛盾并推进民主化进程。如今,中东民族主义政党执政空间变小,政党意识形态分歧弱化,新生政治力量冲击政坛,只有建构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政党政治才能真正实现中东民主转型。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外交阵势千军万马,政党外交是一支重要方面军,有其鲜明的特色与优势。把握政党政治引领国家走向的大势中国政党外交的主要对象是各国各类政党,因此认识政党在现代国家中的作用,确认和把握政党政治引领国家走向的大势,是至关重要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就是不同类型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现代政治文明的关键是政党政治文明 ,政党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执政党依法执政。所以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必须加强执政党的法制化建设。执政党的法制化建设 ,一方面是执政党以法治精神、法治工具对自我进行理性的约束 ,这是政党巩固阶级基础、扩大社会基础的保障 ;另一方面是执政党对法制的积极创建和依法执政。当前依法执政的第一要务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法国政党政治出现明显震荡现象,即2017年总统大选中主要政党博弈由传统左右翼结构被当今中间派—右翼民粹政党政治结构代替,在此之后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在执政中无力解决经济社会痼疾并受到社会运动连续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思想基础多元、历经多次分裂重组的欧洲生态绿党,在当今法国政党政治震荡中迅速崛起,成为一支影响法国乃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会转型和改革的关键期 ,一个强大稳定的执政党对于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对于中国社会顺利实现现代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建设强大的执政党不能完全依赖传统的方法和模式 ,而必须自觉地按照现代化的要求、政党政治规律与执政规律的要求 ,加强政党执政理论的研究 ,主动地推进执政党发展。党的历史上的一些失误以及在新时期出现的大量问题 ,很大程度上都是与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适应 ,与党实现领导的体制和机制、活动方式和方法、党自身运作方式等等的不够科学相联系的。因此 ,能不能在坚持党的领导地位的同时 ,对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政党政治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党法>颁布后,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由于某些制度性因素的限制,俄政党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俄罗斯从本国政治制度设计的要求出发,正采取利用议会"多数党"加强总统权威统治的执政方式.从发展趋势看,俄罗斯政党体制运作将逐步走向有序化,很有可能形成中派政党占据"多数党"地位、由三四个政党组成的政党格局.但由于俄实行的是"可控的民主制",其政党政治仍将受权威统治的控制.俄罗斯要真正建立起成熟的政党制度,还需经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世界政党政治的钟摆充分体现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政治发展规律.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奉行右翼意识形态和政治倾向的资产阶级右翼政党相继在新一轮选举中取得执政地位,表明世界政党政治走向由冷战结束初期的中左翼政党政治向右翼政党政治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阶级属性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从执政开始就重视社会阶级结构变化对政党活动的影响,进而努力实现社会阶级基础的转换.人民行动党执政之后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会基础和成员构成,大力吸纳包括中产阶级在内的新生力量和精英入党,努力塑造大众政党的形象,以寻求全社会的支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人民行动党还力图充当中产阶级与下层民众的"调解人"角色,避免出现阶级对立.人民行动党广泛地从社会各阶层中吸纳新生力量,力图使该党成为代表各种族、各阶层的"全国性运动".人民行动党完成了从工人政党到全民党的转变,由声称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转变为代表全体新加坡人的利益,开发和丰富了自己的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13.
牛海彬 《国际展望》2011,(4):89-102
政党政治和现代外交的兴起使政党成为国际关系的重要行为体,政党外交成为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和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政党外交的对象、内涵、原则和作用不断丰富和提升。政党外交在把握外交全局、配合政府外交、推进党的建设和提升执政能力等方面日趋重要,并在全球性议题和制度化网络建设等方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普京卸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后,以新一届政府总理的身份,正式出任俄罗斯最大政党统一俄罗斯党的主席,不仅执掌国家杜马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席位和多数地方议会,而且使“政权党”统一俄罗斯党成为了事实上的执政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俄罗斯政党政治的发展。回顾普京执政八年来,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打造高效顺畅的权力体系,大力推进政党体制改革,促进政党发育,理顺政党格局,规范政党秩序,俄罗斯政党政治终于结束了叶利钦时期混乱无序的局面,逐步走向规范、稳定、有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普京时期政党政治的发展奠定了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多党制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巴基斯坦举行国民议会和省议会选举,首次实现民选政府之间的权力交接。巴主要政党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政党政治版图重新划分: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成为第一大党,强势执政;人民党惨败,沦为地区性政党;正义运动党表现突出,成为新兴力量。巴基斯坦政治转型渐趋成熟,对国家未来发展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政党联盟化是现代政党政治中的普遍现象。欧洲民粹主义政党为了壮大组织力量,增强政治话语权和政策影响力,采取联合结盟的发展策略,呈现出明显的政党联盟化动向。从组织学的视角来看,民粹主义政党组建联盟既源于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也与主流政党的代表性危机和竞争性政党选举体制密切相关。在联盟策略上,民粹主义政党淡化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注重实用主义的利益回报,联盟成员除了政治光谱上的同向者,也有传统主流政党,甚至还有处于政治光谱反向的合作者。它们通过组建执政联盟或组织议会行动同盟两种主要方式宣扬和推行民粹主义主张,给欧洲各国政治以及欧盟政治带来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了政党离心性竞争、加速了欧洲政治碎片化、加深了欧洲社会裂痕,使得欧洲政治发展前景更具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关键和要害。必须从“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伟大工程”的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党的执政能力现状和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标准 ,考察政党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和社会对政党发展的制约因素 ,明确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时代要求 ,明确党在新时期的社会定位、社会作用的方式和途径 ,对探索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党的领导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制度化途径 ,寻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洲政治右倾化与欧洲政党政治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急剧变化,出现了一种人们所称的"右倾化"形势,即左翼政党执政政府纷纷垮台,右翼政党重新取得了在欧洲政治的主导地位.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它是否意味欧洲甚至整个西方新的政治思想轮回的开始?笔者认为,目前欧洲政党政治的变化是欧洲社会结构和政党政治的基础变化的一种结果,但它并不像"右倾化"一词所表示的那样简单划一.客观地说,它预示着欧洲政治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党竞争格局状态,但其中主流政治及主流政党,尤其是左翼政党的地位受到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民主化以来委内瑞拉政党制度经历了从多党制到两党制、再到主导党制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委内瑞拉政党制度接近于极化多党制;七八十年代,委内瑞拉政党制度体现出鲜明的两党制特征;90年代,委内瑞拉政党体系表现出某些极化多党制的特征,但并未形成稳定的多党架构;90年代末以来的委内瑞拉政党制度接近于主导党制,同时反对党联盟的反体制色彩明显。受国际油价直接影响的经济荣衰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委内瑞拉政党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剧降使委内瑞拉经济再陷困境,马杜罗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受到冲击,反对派阵营和执政阵营的实力消长成为委内瑞拉政党政治发展趋势的最大变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与西方国家党政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国家,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党政关系理论都反映了"国家植根社会,民众掌控政府"的现代政治逻辑,但在实践模式中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对中西方国家党政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既可以明了拥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长期领导是中国党政关系的根本优势,西方政党的狭隘代表性是其党政关系的致命缺陷;又能从中国党政关系发展尚不成熟的现实出发,通过汲取西方国家的党政关系历经长期发展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