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把调查研究提到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江泽民同志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进一步指出:“历史经验说明,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单位一名干部因违纪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因他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请问基层党组织是否可以讨论报请上级党委撤销给予他的正确党纪处分?广西蒙宏蒙宏同志:关于党组织能否对违纪党员正确的党纪处分予以撤销的问题,党内有明确规定。党的“八大”以后,1956年11月,党中央向全党下发的《关于取消党员的处分问题的通知》规定:“今后,对于那些本来是正确的处分,除对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经过留党察看期间的考果事实证明他已经改正了错误,应复他的党员权利之外,对于受警告警告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党员,履行取消处分的手续。因为,党给犯的党…  相似文献   

3.
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能力建设必须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抓起。要按照吴官正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报告中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政治素质,转变思想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的要求,不断提高纪律检查工作能力和行政监察工作能力。提高素质必须不断学习。加强学习、投身实践,结合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掌握更多的知识,是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提高素质的基础。当前,最重要的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正确把握我们党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不断…  相似文献   

4.
我刊继今年第1期发表了李茂管同志的“关于法的本质属性的探讨”和张宗厚同志的“法学理论必须变革和更新”的文章后,这一期又选发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两篇文章,即杜飞进、汪永清二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与法学”和郭宇昭同志的“法的基本概念的再探讨”。我们希望有其它不同观点的同志能不吝赐稿,以利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唐驷之、袁明健同志在《论法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两重性质》(以下简称“唐文”) (见本刊第4期——编者注)一文中援引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三段论述,作为自己关于“法的共同性”的立论根据,断言:法的“社会共同属性”先于法的“社会阶级本质”而存在,后于社会阶级本质的消亡而发展;阶级社会的法具有两重性,即社会阶级本质和社会共同属性。对此,笔者未敢苟同,特冒昧请教之。一、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的论述“唐文”认为要解决“有没有共同性”问题,首先要“系统地、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和法学原理”。这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但该文在论证过程中,却不顾马克思、恩格斯完整的国家观与  相似文献   

6.
试析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十大论点张明剑刘持训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者。综观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十大论点: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同志指...  相似文献   

7.
放之 《法学研究》1986,(2):80-80
编辑同志:《法学研究》1985年第二期上郑成思同志《版权与版权制度》一文称邹身城同志关于“保护版权始于我国宋代”的论据为“一则极重要的发现”,并提到“可以说是中国乃至国际版权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的惊人高度。笔者读后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8.
<正> 读了张宗厚访张友渔同志的一席对话,很受启发。张宗厚同志从“法学理论要更新”的愿望出发,对法提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定义虽短,但涉及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有进一步推敲的必要。本文就这一定义谈一点粗浅看法和同志们共同讨论。法、意志和经济张宗厚同志关于法的定义首先写道:“一定的法是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的产物”,这无疑是正确的。这一命题不仅适用于法,它也适用于一切历史时期的全部上层建筑现象。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组织和行为规范归根结底都是  相似文献   

9.
本刊今年第二期发表“民事执行能力探析”一文后,杨占元同志来信提出该文使用“执行能力”这一概念不当。我们认为杨占元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该文论理清楚,文字畅达,对审判实践有参考价值,但使用“执行能力”的提法确实不当,应改为“履行能力”较妥。  相似文献   

10.
读了《学习与辅导》一九八六年第八期刊登的陈寅、林洋、钟晓照三同志探讨《“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表述是否正确》的文章,很受启发,萌发了一点想法,提出来商讨。陈寅、林洋两同志对“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提法(以下简称“提法”)所作的语法上的分析,我完全赞同。但是,就制作调解书的整体而言,在调解书末尾写上“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这段话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妥当的。一、“提法”的来源缺乏法律依据。它出自1979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程序制度的规定(试  相似文献   

11.
开卷有感     
编辑同志:贵刊2007年第6期《法律咨询》关于“五保户”死亡后其遗产如何处理的问题的答案不完全正确!关于“五保户”死亡后其遗产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2.
我看了”对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点滴意见”一文后(见“人民司法”第12期,作者邱文辉、郑树洪二同志),觉得作者的意见基本上是正确的。其中对我们写的“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区分两类矛盾的意见”一文(见“人民司法”第9期)中关于案件性质与量刑的关系提出的意见,也是比较好的,给予我很大的启发与帮助,除了向邱、郑二同志表示谢意外,还想就案件性质与量刑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补充说明两点意见。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第一,关于如何看待案件性质与量刑上从严、从宽的关系问题。作为这两个问题的关系来说,有两个方面,即:既有相互区别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的一面。如果要研究这两个问题的全貌,必须注意到这两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同志“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去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使选拔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相似文献   

14.
《知识产权》2008,18(6):83-83
中知研字[2008]16号我会于2008年9月8日向常务理事发出“关于赵永吉同志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的征求意见函”,得到了广大常务理事的同意和认可。现正式通报,公安部原副部长赵永吉同志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关于赵永吉同志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15.
<正> 《邓小平文选》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文献。它是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国大纲,是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文选》中关于民主与法制的论述,是毛泽东同志关于民主与法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确纲领。邓小平同志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关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文选》第136页)“我们坚持发展民主和法制,这是我们党的坚定不移的方针。”(《邓小平文选》第221页) 小平同志这些光辉论述,激励着全国人民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作出新的努力,夺取新的胜利。建国以来,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在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方  相似文献   

16.
如此陪审是否正确?约辑同志: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充当人民陪审员并与之组成合议庭。请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广西壮族自治区永福县人民法院谢用相出用根同志: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63年2月11日发布的(关于结合基层普选选举人民陪审员...  相似文献   

17.
《人民司法》第六期“关于杀人与伤害的区别”的讨论栏内刊登的洛阳市洛北区人民法院李新乐同志在“怎样区别杀人罪与伤害罪”一文中,认为“犯罪者动机是杀人,手段是剥夺受害人生命。”显然,李新乐同志对动机、手段的概念的认识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马小红同志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成为法学泰斗曾宪义先生的博士生。在此期间,撰写了《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这部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人教授中国法制史这门课程已有7年多,喜好阅读有关法制史方面的书籍,有幸在2005年读到马小红同志的这本关于中国法制史中“礼”与“法”的研究著作,对其中关于“礼”和“法”的渊源以及深层次关系表示认同。也从“礼”与“法”的融合纽带关系中,对中国传统法的文明渊源产生了些许感触。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法学研究》1982年第6期刘朗泉同志的“谈谈英美商事法上若干基本法则”一文,对许多问题,作了很好的介绍。但关于“禁止翻供法则”一节过于简短,我想补充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同志又进一步的以矛盾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