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政治哲学对欧洲近代政治哲学的超越主要地就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人类解放的政治构想。然而,政治解放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不经过完整意义上的政治解放,人类解放的远大构想就难以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经历完整意义上的政治解放。因此,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成马克思所述说的政治解放,彻底解决好宗教信仰问题、人权问题以及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
朱锋 《当代广西》2008,(22):55-55
黄昏是什么时辰?词典里写着:日落以后星出以前。这样的解释,似乎不大适合夏日里阳朔的黄昏。不是么?血红的太阳尚有小半挂在远方的山丫上,西天的晚霞犹如烈火般神奇夺目,可东方的半边天却似蓝色的海洋,海面上已隐约可见帆船片片。这帆船便是星光点点,偶有巨轮驶来,那便是弯刀般的月亮了。那帆船、巨轮仿佛从遥远的海面驶来,先是朦朦胧胧,随着太阳不断西沉而逐渐清晰明了,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从白昼进入黑夜。  相似文献   

3.
解读人类本体论追求的生存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哲学所承诺的“本体论”都只能是自己时代的产物,本体论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蕴藏着不同的对人类生存的最深切期望和关怀内容,而人类历史的发展又总是迫使现有的本体论哲学接受各种挑战和批判,使本体论追求的生存内涵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否定中得到澄明。  相似文献   

4.
张晓雪  何吉成 《前进》2013,(4):52-54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探寻人类科技、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是助推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源。如何用文化传承创新的理念追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管理创新、协同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姜义飞 《前沿》2008,(9):19-21
关于哲学对话的讨论已有久远的历史,但究其实效性来说,却未尽人意。在哲学思想的对话交流中,对形而上问题的思索和争辩是一个层面,但并不是其全部。哲学只有立足于其所处时代,针对社会焦点问题而进行批判性反思.解决社会发展实践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才能为人类指出一条合时、合理的前进道路,以实现哲学自身以及哲学对话的本真价值。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哲学对话应当以全球性社会问题作为共同视阈,引导人类走出发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6.
解释循环是哲学的突出特征,哲学解释循环的自我超越则是哲学发展的集中体现。哲学作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每个时代的哲学都以人类面对的时代性问题而凸显了人类存在的某个环节、部分或方面,从而构成具有时代特征的哲学"主导原则"。哲学"主导原则"的历史转换,深化了哲学对自身的基本问题的理解,并以理论的方式表征了人类存在方式的历史变革和哲学对崇高的追求,从而实现了哲学解释原则的自我超越即哲学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意识的批判性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意识是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意识,历史意识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自我认识的过程。历史哲学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跃迁显示了历史意识的批判性进程。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以其革命的批判性结束了以往的只发生在观念中的历史,确立了适合于时代的真正的历史观念。  相似文献   

8.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类的认识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不断克服认识中的片面性,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深人,人类的认识也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一、西方哲学认识论研究对象的历史演变早在西方的古希腊哲学时期,哲学家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哲学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的最初形式是自然哲学,它的任务是揭示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的起源.所以,当时哲学家们是从自然界,即从客体人手来研究认识论问题的,侧重探讨…  相似文献   

9.
说读书论“善”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类由愚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书籍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纵观历史,人类在改造世界中所创造的一切经验大都以书籍为载体,后代人正是通过运用这些知识,一步步打开了文明和科学的大门。马克思以自己在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等各方...  相似文献   

10.
欧洲会不会联合起来?欧洲是否会像戴高乐将军所说的那样,成为一个从大西洋直到乌拉尔的统一的欧洲?冷战结束后,这个问题已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历史怪圈欧洲与其他大陆不一样,自进入近代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大国之间和地区之间保持力量均衡的态势。正是由于这种均势的存在,才使欧洲在频仍的战乱之中仍能时时出现和平的曙光;同时,也正是在这种交替出现的均势“庇护”下,欧洲才可能不断前进和发展。17世纪下半叶.当太阳王路易十四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时,英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便联合起来.全力与之斗争,通过1713年的“乌特勒支和…  相似文献   

11.
当前,迎接新世纪,实现新发展,成为全党、全国上下工作中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如何实现21世纪哲学社会科学的新发展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哲学社会科学在新世纪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社会的发展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也取决于社会科学的进步。哲学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一样,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类自身发展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种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帮助和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向李荣海新世纪在逐渐迫近。人类为了在下一世纪把自身置于良好的开端,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开始着对未来发展战略的寻求与构建。作为时代理性精神的哲学,一直是以自己的深沉的历史为背景理解着现实与未来、并在这一使命的延续中体现着自身追求真理...  相似文献   

13.
张小明 《传承》2011,(25):30-31,69
19世纪30至40年代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复杂的社会状况是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莱茵报》时期,德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促使马克思反思黑格尔哲学。在克罗茨纳赫,通过批判黑格尔哲学,马克思找到了实现德国解放的哲学依据——市民决定国家;以及实现途径——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人类解放。到巴黎之后,受法国社会主义思想的感染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马克思发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实践主体——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4.
一、哲学把握的逻辑发展人对世界的哲学把握不是静止的,一次完成的,它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而必须放在历史发展中加以考察。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其一是可知论观点,即人类理性对世界的哲学把握基本上能认知、能反映对象世界的本质规定性;其二是决定论观点,即人类理性对世界的哲学把握并非完全是随心所欲、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15.
人类隧道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1994年5月6日,举世瞩目的"欧洲隧道"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运行,该工程横穿英吉利海峡,从此欧洲大陆和英伦三岛联为一体,这一历史性的壮举因其巨大的战略意义、经济意义和历史意义而被誉为"世纪工程"、"总统工程",创造了人类隧道...  相似文献   

16.
“人”为何物!“人”在何处?对于人类自身的哲学思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始终。哲学永远是属于人的,这不仅指哲学是人类理性对于世界根本问题的高度概括,而且也指一切哲学思考都是为了人的,到头来总要归结到人的问题上。在文明伊始之时,这一点尤其突出。人类是宇宙天地的产物,还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归根结底,人类在自然界里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哲学应该对此做出回答。在人类自我意识刚刚开始萌发的原始初  相似文献   

17.
康德的历史进步理念是其历史哲学的核心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人类历史是朝着善的方向前进的,人的二重性存在在社会中产生的对抗性促成了这一自然目的性趋势的实现,并将最终引导人类社会走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历史进步理念的深沉历史感和深刻的哲学眼界,为人类历史发展前景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在全球化时代仍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欧洲中心主义”认为欧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优越性和特殊性,欧洲就是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而兴起并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同时“欧洲中心主义”把欧洲的胜出永久化,把欧洲的道路和欧洲的模式绝对化与普遍化,认为任何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走欧洲的道路并以此断定人类社会历史将终结于欧洲模式。“欧洲中心主义”历史观扭曲了历史,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以外世界了解和认识的缺乏,从而不能正确认识整个世界和世界历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贡德.弗兰克运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史观”把被“欧洲中心主义”颠倒了的历史反转了过来,并彻底挖掉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历史根基,宣告了“欧洲中心主义”的真正终结。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的规律,就是最基本的哲学基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哲学上的结晶,“两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基础,“两论”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十七大报告既是对“两论”的继承又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上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科技革命更加猛烈地冲击着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科学发展关系到国家命运和人类前途。因此,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广阔的视野对科学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哲学反思。审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关注科学哲学对生产力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影响。一、对科学的哲学反思17世纪产生的牛顿力学是历史上第一个最完整。最富有成果的科学理论。在哥白尼──牛顿科学革命之后,科学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康德哲学是对科学进行哲学反思的发端。康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