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 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载于本刊1999年第11、12期(总第505期)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9年Ic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件举足轻重的大事。《合同法》作为效力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律之一,将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自从我国在198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以来,有关合同方面的法律规定,再没有能称得上是“基本法律”级别的法律规范出台了,直到《合同法》的产生。合同是当事人之间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意思表示一致就是指…  相似文献   

3.
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决定》修正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作如下修改: 一、第一条修改为:“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护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  相似文献   

5.
全国人民和广大司法工作者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连同它的姊妹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一起,经过长期的起草准备工作,已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通过并规定自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刑法的颁  相似文献   

6.
热词     
《方圆》2020,(9):5-5
两会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4月,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自1993年开始起草,终于于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的问世,是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对内对外合同有别,经济合同、涉外经济合同和技术合同立法三足鼎立的局面,它在三大合同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并集大陆法系合同法与英美法系合同法之大成,是一部较系统、完整的合同法典。本文拟就合同的成立、有效与生效,谈谈学习《合同法》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体会。一、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这一概…  相似文献   

8.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相似文献   

9.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相似文献   

10.
背景: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开始实施。 众所周知,合同法诞生的历程在我国立法史上颇具典型意义。第一,它是在过去的三部合同法《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的基础上脱胎换骨的;第二,从1993年着手起草,5易其稿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8年9月分别在《人民日报》和《法制日报》全文公布合同法草案,以“广泛征求意见”,这一举措被称为“全民公决”。 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历程后,这部与民众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条文多达428条的法律于1999年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通过。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及其它海事实体法的实施 ,履行我国缔结或加入的海事国际公约义务 ,1999年 12月 2 5日 ,第 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13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并于 2 0 0 0年 7月 1日起实施 ,这就弥补了我国海事诉讼程序立法方面的不足 ,是我国海事、海商法领域的一件大事 ,对促进我国海事仲裁事业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研究。一、制定特别程序法的立法背景1993年 7月 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的重要实体法 ,标志着我国的海事法制…  相似文献   

12.
问: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已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请你谈谈这对搞好经济工作有何意义? 答:经济合同法已经于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了,这是我国经济领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建国以来,我国曾经颁布了不少有关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单行法规,对推进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在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经济合同法,是在  相似文献   

13.
经济合同法修改之比较高洪宾一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决定》。这是我国加快经济立法,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举措。这次修改共涉及原经济合同法36条,占原条文57条的68.1...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一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二十二号命令予以公布,自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系统的涉外经济合同法。制定这部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涉外经济合同当事人的合法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1999年12月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9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1999年12月29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与法律》2005,(3):1-21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7.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民法典》的通过,对于规范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建设法治社会以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民法典》颁布施行以后,我国法治建设另一件急迫的大事就提上了立法日程.这件大事就是编纂《行政基本法...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在今年四月三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综合性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的基本法律。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五亿多各族妇女盼望已久的大喜事。这部法律的诞生标  相似文献   

19.
今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当日公布施行。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律师世界》1999年第5期刊载的李济涛、黄德新《论涉及情事变更合同的处理》一文,主张《合同法》施行后可以类推适用不可抗力与显失公平制度来处理涉及情事变更的合同。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特此提出与李、黄二位同志商榷。一、新《合同法》不采纳情事变更制度的原因1999年3月匕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根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合同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三、关于清事变更制度。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合同法起草过程中,就有不同意见。这次大会审议,不少代表提出,根据现有的经验,对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