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姝 《两岸关系》2010,(11):42-42
<正>2010年10月24日下午,由中国红十字会主办的"生命相髓——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特别活动"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林娜、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交流司司长谢伟民、苏州市市长阎立、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岭、副主任刘静湖、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立明等出席活动。活动现场还邀请了台湾佛教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主任石明煌、慈济大爱电视台总监汤建明  相似文献   

2.
网上作品展     
《上海机关动态》2003,(3):24-24
日前,上海市互联网经济咨询中心向中华上海骨髓库送去了一份特殊礼物。他们结合在全市开展的“上海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状况”调查,将拟赠送给访谈单位的小礼物,创意性地升华为向中华上海骨髓库的捐赠活动,向中华上海骨髓库捐赠6万余元资金,从而使骨髓捐献活动的影响面扩大到全市二千多家企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生命的希望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沐泽 《台声》2009,(7):30-31
6月5日,应北京国家大剧院之邀,与其他三支国内外优秀儿童剧团一起参加今年“第二届北京国际儿童戏剧季”的台湾著名纸风车儿童剧团首度与北京的观众见面。当天100多名来自中华骨髓库的白血病患儿、志愿者及其家属成为了第一批幸运观众。演出中,孩子们既是观众也是参与者,与桑丘一起劝说唐吉柯德“风车不是巨人”,与唐吉诃德一起激战从舞台飞到观众席上空的四头巨龙,在5000颗星星灯中畅游星河世界……这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场景,也让北京的小朋友们体验着来自宝岛台湾的精品儿童话剧。  相似文献   

4.
脐带血移植     
脐带血移植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喻新建异基因骨髓来源正随着骨髓移植在全世界普遍开展而变得越来越困难。虽然无血缘关系骨髓库的建立给找不到合适的血缘关系供者的病人提供了另外的机会,但是寻找到合适供者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同时无血缘关系骨髓库的实际运作还存...  相似文献   

5.
亲情永恒     
中央电视台播出题为《两岸髓缘》的“对话”节目: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术的小姑娘庄妍与拯救她生命的恩人骨髓捐献者台湾青年黄煜儒、台湾慈济骨髓库的创建人李政道博士及浙江省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黄河教授等一一见面。一个血浓于水的真实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对我来说,观感或许比一般的观众要特殊得多,因为我有一个患白血病的姐姐。大姐是医生,大姐夫和我一样,是一名清贫的警察。大姐的病是1999年7月发现的,这对全家不啻是个可怕的噩梦。从此,上海、北京、哈尔滨……求医之路是艰难而令人失望的。西药、中成药、民间的土方草…  相似文献   

6.
两年来报纸上刊登了几则关于台胞捐髓救助大陆少年的报道,浓厚的骨肉情和充满爱心的义举,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工人日报》1997年5月14日报道,安徽省滁州市一中高三学生刘金权,1996年8月经北京解放军307医院确诊患有慢性细胞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而他是独子,找不到提供者,该院乃向“台湾骨髓库”求助。台湾方面终于在1997年3月找到一位54岁的张姓妇女,其配型与少年完全相合。当她被询及是否愿供髓时,她毫不迟疑地说:“这是一种缘分,我随时准备抽髓。”4月18日抽髓带至u北京,当晚移植于刘金权的体内。刘金权手术后造血功…  相似文献   

7.
隋穗 《时事报告》2007,(4):65-66
吴渝,一个活泼开朗的重庆女孩,是重庆医科大学2002级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在2004年6月,她成为中华骨髓库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2007年4月,中华骨髓库给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厉莉打来电话:“上海一个小姑娘患有白血病,你是合适的配对者,愿意帮助她吗?”这让厉莉终于有了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我是人大代表,有话语权。如果我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怎么对得起选我的父老乡亲?"履职20载,他参与提出了1200多件关乎国计民生的议案、建议,被誉为"河南第一议案大户";由他领衔提交的议案进入河南省地方性法规有关条款的就有12件;他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给中原百姓带来了诸多福祉:比如整治"黑网吧"、加速河南省骨髓库建设、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爱台湾”似乎已成为岛内一种口头禅,而且用“爱台湾”与否作为区分省籍、分裂族群的尺度。其实,一个人爱不爱台湾完全在于他对台湾社会是否有所贡献。凡对台湾社会有贡献的人,即使不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也算是爱台湾;凡对台湾社会不但无贡献, 而且有危害的人,即使在台湾土生土长,也不能算是爱台湾。  相似文献   

11.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12.
在这里参观游览,你会感觉阅读了一遍台湾历史,游览了台湾各地。大陆游客称这里是去台湾游览前的必做功课,台湾游客称这里是比台湾更了解台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  相似文献   

15.
《台湾研究集刊》创办于1983年,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协办,原为季刊,主要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包括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  相似文献   

16.
铁虹  洪滨  马金 《两岸关系》2010,(11):28-29
<正>远望台湾名品城,最吸引眼球的是"七彩"建筑群;扫描台湾名品城,最体现节能环保的是内部设计;品味台湾名品城,最原汁原味的是台湾特色商品。被称为"永不落幕的台湾名品交易会"的南京台湾名品城,于2010年9月16日盛大开业。往事的回忆有一位女士在参观南京台湾名品交易会后说过这样一段话:"30年前,看到‘台湾产品'仿佛是飞来之物;20年前,家里如果有一件台湾物件,亲朋邻里会羡慕不已;10年前,台湾商品往  相似文献   

17.
随着台湾问题的逐步升温,台湾意识再度引起两岸人民的高度关注,某些台湾的政要或学者可谓言必称“台湾意识”,使它成为岛内一些政治势力获取选民支持和政治资源的宣传符号,成为“台独”分子推行“台独意识”的思想基础。但台湾意识并非“台独意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台湾人民由于特殊的历史因素形成的台湾意识,是争取台湾民心归向祖国,实现统一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8.
交流集锦     
成都举办"台湾好吃节" 四月的成都阳光明媚,四月的台湾绚丽多姿。由成都市台办、成都市锦江区指导,台资企业成都群光广场、台湾优农贸易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首届"台湾好吃节",在成都久负盛名的繁华街区—春熙路举行。4月30日至5月8日,汇集台湾最正宗的美食,聚集台湾最上等的物产,召集台湾最专业的表演,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台湾好吃节"重磅出击,来自台湾台南、云林的88家美食、物产、商家从台湾远道而来,带给成都市民真真正正的台湾风情,海峡的距离在这里被打破,美食的醇香在这里被蔓延。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345周年。凡我台湾子民,都应牢牢记住历史上这个非常的日子,都应永远缅怀“开台第一伟人”郑成功为驱逐荷兰殖民者,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经营开发台湾的丰功伟绩。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致力于开发台湾经营台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郑成功收复台湾,经营台湾,就没有今天繁荣发达的台湾。因为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台湾还只有数万原住民和数万大陆汉族移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国庆期间,因私去了趟台湾,从北到南走了一圈,对台湾有了初步的认识。算是走马观花看了一回台湾。台湾的交通:台湾岛内的交通相当方便,仅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有捷运(地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