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多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军队,从高等学校到社科院所,在其发布的各级各类科研立项指南及其结项项目中,涉及国家安全的课题变得越来越多。其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每年12月发布的次年“课题指南”中包含“安全”一词的项目,11年来的情况是:1999年度课题指南中“安全”一词出现3次,体现在3个课题名称中;2000年指南中,“安全”出现5次,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2003年,对“三农”工作来说,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数次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三农”问题。从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经济工作“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四个字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平稳发展,农民收入继续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3.
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这个命题在生产力、人民群众利益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蕴涵着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思想的一脉相传关系。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需要通过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调整政府职能结构、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再造政府绩效评价机制、构建行政问责制度、确立行政理念等基本路径,实现6个根本性的转变:从“政府本位”“权力本位”到“公民本位”“权利本位”;从“社会管理为主”到“公共服务为主”;从“基于强制”到“基于同意”;从“内部评估”到“公众满意”;从“问责运动化”到“问责法治化”;从“为民做主”到“为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以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为《新青年》)为发端,以“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高潮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距今已有七八十个年头了。从二三十年代关于“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的文化问题论争,到四十年代关于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讨论,从六十年代“兴无灭资”,“反修防修”的”无产  相似文献   

6.
“软着陆”的成功不应是“软着陆”的结束杨荣绅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物价上涨幅度从1994年的21.7%、1995年的14.8%回落到1996年的6.1%,...  相似文献   

7.
从分区域“限行”到全路段“限号”,从摇号“限牌”到收费“限停”,一些城市的治堵举措不可谓不多。但“拥堵之殇”并未根本缓解。这些措施也被公众揶揄为“打补丁”。其实,拥堵的症结在哪,“打补丁”能否治根本,相关部门并非不明白。一边是相关部门出台治本之策的承诺,一边是“补丁摞补丁”的现实,“打补丁”与“治根本”的矛盾、认知与行动的背离绝不止治堵一例。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民众健康和民族福祉的重大问题。但近年来,从“瘦肉精”到“苏丹红”、从“毒豆芽”到“地沟油”,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染色馒头”,食品领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公众的关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论坛》2006,(12):I0001-I0001
云南国税收入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收入从2001年的309.87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12.41亿元,突破了500亿元大关。“十五”期间国税总收入1996亿元,年均增幅为13.4%。  相似文献   

10.
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为解决台湾问题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和平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为我们党解决台湾及其相关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原则,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具有极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节点接续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等重大课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辩证智慧。与“两个务必”相比,“三个务必”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下提出的,并与时俱进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二者又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功能导向和理论基础。科学把握“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知“变”与“不变”的关系,坚持在“变”之要求中把握“不变”之根基,并以“不变”之根基应对“变”之考验。  相似文献   

12.
“校园贷”从2014年刚出现的名不见经传,到后期走入大家视野已经与“自杀”“裸贷”等负面词汇完全捆绑。2017年6月16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直接进行了“一刀切”的处理办法。通知称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但是此处理办法只是暂时为了处理乱象的极端办法,在此情况下“校园贷”法律规制的问题还需解决。本文尝试研读了相关资料后,从不同方面提出了关于“校园贷”方面的法律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终端,基层政府时常陷入“层层加码”的困局。探明基层政府“层层加码”背后的行为逻辑,对于推进基层治理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基于“任务—能力—动机”分析框架,可以发现,基层政府的“层层加码”并非仅与静态体制结构有关,而是多重影响因素动态发展且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而言,基层政府“层层加码”的行为逻辑是其经历了任务范畴从经济到“经济+综治”的转换、能力要求从常规到“常规+应急”的转型以及动机偏好从谋利到“谋利+自保”的转变,这三个方面的动态变化是审视与解读基层政府“层层加码”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青海人大》2007,(1):29-29
“十五”期间,玉树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亿元,比“十五”计划提高6.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602元提高到2005年的4363.6元,年均增长10.87%;  相似文献   

15.
从1984年起,我任东亚毛纺厂厂长已近10年了。10年的摸索,使我觅到了治厂的“法宝”,这就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充分发挥职工中蕴藏的聪明才智。1990年初,由于市场疲软、原料短缺和资金紧张,我厂两个月就亏损66万元,面对这一局面,我集中了群众智慧,提出了“求生存,谋发展,保稳定”的决策,带领群众拼搏了一年,到年底,彻底扭转了亏损,并实现利润403万元。1991年,在总结上一年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了“破困境,求发展,增效益”的决策,并组织职工开展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探索。这一年,我们又实现利润466万元。1992年,我利用“建厂六十周年”的系列迎庆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  相似文献   

16.
“创新”内涵的三层拓展与社会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一词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引起重视到今天,其内涵实现了三次拓展:从西方经济学领域的“创新”到中国内涵的“科技创新”的第一层拓展,又从“科技创新”到社会其他领域“创新”的第二层拓展,以及从社会领域到日常生活领域的再拓展,体现了中国人对“创新”内涵的独特理解与社会意蕴。  相似文献   

17.
易杰雄 《理论前沿》2008,(17):13-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到今天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对“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的认定,到“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的提出,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与丰富的过程。这一过程再次表明: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自身的内在矛盾也是认识不断获得提高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晚清末年,开明人士开始认识并学习西方,从先进的器物技术,到“戊戌变法”,皆向古籍或传统寻求理论依据,此所谓“托古改制”。托古改制可减轻改革变法的阻力,为维新开辟坦途,其内部也存在着破坏因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到现在的“四个文明”,这是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终结”中透露着“回到”.一种强劲的思想张力从亚里士多德向着目的“善”之实践到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最后返回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出“人类给自己造成的未成熟状态”.这条思维的逻辑线路整合于资本主义从原始积累时代的“恶”到后消费社会的“酷”向着自身否定之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