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菲 《学习月刊》2009,(10):27-28
一、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要 柯尔伯格致力于儿童道德判断力发展的研究,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不可逆性;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2.
个人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是否统一,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体是否建立起来、人格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志,也是评价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没有底蕴的标准,甚至是决定一名大学生能否成人、成才、成就一番事业的内在动因和人格支柱。世纪转换中的大学生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上存在明显的不相协调的现状。如何使大学生在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上相统一,是新世纪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试论道德自律与大学生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自律属于高层次的社会控制,对于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的建设,它具有更为稳定、更为长久的意义和效果。大学生道德自律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大学生的道德需要,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心理社会化是其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一、当前大学生心理社会化的现状第一,心理社会化不足。这主要是指大学生个体心理发展没有达到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水平,即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速度明显加快,但其心理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不少大学生在自我定位上,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  相似文献   

5.
成人教育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对象的无限定性,过程的非传统性和结构的社会化,构成了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成人教育的教育管理过程往往表现出复杂性大、可控性小,灵活性大、严格的规定性小,反复性大、程序小的特点。 成人学员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强。他们在评价自己时,往往是按照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尺度来进行独立的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知识的丰富、意识的成熟,以及在社会上职务、地位的提高,他们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反感别人把自己当孩子看待。他们对自己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较有信心,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相信凭自己的能气和毅力是能够克服困难的。总之,他们处处在显示自己是生活的强者,具有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6.
人类正在迈向二十一世纪。一方面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一方面是中国改革开放正处于深化攻坚阶段,这二者都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提出严峻挑战。在这新形势下,学校道德教育呈现出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手机在带给大学生交往、生活、娱乐等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产生。手机依赖不仅导致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交往之中,导致其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和碎片化认识,而且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缺乏正确判断的情绪化表达。少数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受到冲击。因此,我们要从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入手,从整合政府、社会、企业等资源的角度采取协同干预措施,帮助大学生克服手机依赖,从而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加健康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8.
试析德育过程的自我评价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评价是德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社会要求为准绳而进行的价值判断,并将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导向社会所要求的发展方向。道德评价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是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人贵有自知之明”。让学生对自己的品德进行自我评价是德  相似文献   

9.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大学生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在学习生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由单纯学习变为一方面学习一方面经商谋求获利改革的大潮激超了大学生对生活的追求。他们开始不满足安贫守穷、清心寡欲的生活习惯,力图摆脱对家庭和社会的依赖,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新的生活。过去,一些同学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作为求学的戒律,而今却希望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然而,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过程中,还存在着职业定位出现偏差、职业需求判断失误、职业发展缺乏解决等困境。因此,在对辅导员职业定位、职业需求和职业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厘清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价值引领(Val-ue)、专业训练(Train)、团队建设(Teamwork)、职业情感(Emotion)、晋升发展(Development)"五维一体"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VTTED模式。  相似文献   

11.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八大前后对提高执政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八大前后对提高执政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较成功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对当时国内外形势和主要矛盾做出了科学的判断,发展社会经济的能力有所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对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总揽全局的能力表现突出,这些为今天我们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阿伦特通过对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审美判断力"的解读,洞见到了"包含着其政治哲学中最伟大、最有创见的思想",并构建了自己的"政治判断"理论。我们需要从康德"审美判断力"所涵盖的"质"、"量"、"关系"、"模态"来理解阿伦特的"政治判断"理论。"政治判断"理论可以使我们在一个新的张力场和视域中思考政治,给予我们一个新的考量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10)
通过对现代人生活境况的分析,赫勒提出了双重性质的自我反思,以实现道德重建。她呼吁人们通过现实中的道德规则和对自我行为的审视,形成良好的道德判断力,进而塑造起个性道德。她呼吁人们跟随好人的行为指引,来恢复社会的道德秩序。尽管靠每个人去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带有些许理想主义色彩,赫勒的理论为当今社会道德状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道德与法律教育富有实效的方法,应重视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的运用。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教学的提问以回答"为什么"为重点,以适应大学生智力、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学习要求和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学中的提问应该有助于阐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性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5.
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道德与法律教育富有实效的方法,应重视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的运用。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教学的提问以回答为什么为重点,以适应大学生智力、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学习要求和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学中的提问应该有助于阐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性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渐形成,一种新型道德规范体系——网络道德正在受到全社会关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网络社会必然会产生自己的道德规范。本文针对网络道德具有的新特点与发展趋势、典型的网络道德问题的表现以及应该如何建立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等问题认真地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社会向着一个更高水平的道德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7,(5)
现代意义上的自制,是克制自己的意思。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阐述了自制与节制两个重要概念。他把自制看作是处于德性与恶之间的一种品质,自制虽不能称为一种美德,却是通往节制美德的中间环节。自制的品质可以使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理性的判断,形成好的品格,完善自我。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道德价值水平也决定了社会的道德价值水平。而当前多元价值观的环境下,大学生在自我修养过程中,受自身知识储备、思维方式以及外界环境等影响,使得自己的道德行为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本文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自制思想以及自制的新内涵,探求自制品质对当今大学生提升自我修养,实现美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所谓道德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对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现象以及对自身的道德行为等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的思维活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正确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分析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自主地自己约束自己,自己限制自己的一种能力和觉悟。生态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技术上的革新,更需要人的价值观的转变。“人化”与“反人化”的时代境遇迫使人自省和自律,道德自律需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道德自律对于广泛、持久地改变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萍 《理论学刊》2004,(7):36-43
社会道德主要反映在社会风尚、公德水平方面。本文从实证角度利用社会学方法做出科学分析,得出结论:(1)家庭是中国人道德的生长点。(2)在道德问题上,多数人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他们的行为能力。(3)在社会道德方面,存在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要求。(4)人们在不同问题的选择上并不总是保持逻辑上的连贯性。揭示当代中国公众关于社会道德总体评价及其特点,既可以为准确认识我国社会道德状况提供依据,也可以为进一步深化道德建设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