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意识形态是被用来解释世界如何运作以及被用来证明一群人追逐他们自己利益的合理性的一系列观念。作为哲学和政治之子的意识形态具有了哲学和政治的双重特性,特别是其因先天地浸染了政治的色彩而往往沦为政治的工具。只有把政治改良成为不再是为一小部分的人谋利益的工具,进而将其改良成为所有的人获取幸福的依靠的时候,意识形态才能超越其狭隘性、虚伪性和欺骗性而还原其独立的品格。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可以视为最早论述全球化思想和预言全球化出现的文本之一。《宣言》中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统一体是我们观察和评价全球化的重要指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全球化的二重性,利用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就能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资本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与西方其他理论对现代社会的研究的本质区别在于:《资本论》考察现代社会时具有二重性视野,而西方其他理论考察现代社会时只具有一重性视野。科技作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成为《资本论》研究的内容之一。与《资本论》考察其它问题一样,其在考察科技发展时,也持二重性的视野,认为科技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紧张,并给予我们分析科技发展双重性问题的辩证视角。领悟这一本质内涵和辩证视角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同国度或同一国度不同时期关于科技发展战略的不同选择的争议,并看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们对科技的社会研究的转向和政策引导的转向。  相似文献   

4.
王宪章 《奋斗》2014,(12):56-5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一、《资本论》的写作背景1.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5.
张大伟 《党史文苑》2012,(22):31-32,44
《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涉及到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的共40余处,1万余字,体现出鲜明的朱氏风格。在廉政建设的认识论上,他提出前面是地雷阵,万丈深渊,一点没讲错;在廉政建设的重点论上,他提出对大案要案的犯罪分子要抓起来,依法处理,该判刑的判刑,该枪毙的枪毙;在廉政建设的主体论上,他强调领导干部是关键;在廉政建设的成效论上,他注重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公生明,廉生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三、四稿和复信)》中反复强调,《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只是就西欧而言的,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俄国革命者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探寻社会发展的途径。他说,俄国生产同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农村公社吸取西方生产方式的积极成果,使自己成为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的基础。但从农村公社内在的二重性看,它既存在着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可能性,也存着走向灭亡的可能性,关键看能不能排除对农村公社的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资本论》的正义悖论问题是关涉当前马克思正义观探讨合法性的重大理论问题。《资本论》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正义悖论,正义悖论问题的产生是由政治理性主义及其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思维方式导致的,《资本论》正义悖论的实质阐释性悖论。超越《资本论》的阐释性悖论必须超越政治理性主义的二元化思维方式,还原《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体性辩证法这一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是在辩证法的总体性张力中完成对资本逻辑的科学揭示与价值批判,《资本论》的事实正义批判与价值正义批判内在一致。因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仅创生了政治哲学的经验主义传统的当代形态,而且为建构当代正义观可能理论形态引入了新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较为集中的分析与阐释,这种解读不是教科书式、总结式的抽象公式,而是一个具有逻辑性、思想性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辨析了危机内容和危机形式,并在思维中再现了危机从抽象可能蛹化为现实存在的实际过程,基于对现实发生的危机“个别”的研究,对危机“一般”有了更深的认识,最终深刻洞察了危机的本质。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哲学逻辑的深度解读,可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立体丰富的形象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实践形态,即共产主义的“现实的运动”这一维度作了较为科学、系统的阐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运动”是以奠基于“现实的个人”之上的唯物史观为理论支撑,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以革命为主要形式来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时至今日,共产主义作为“现实的运动”的现实性、长期性和人民性等特点依然启迪着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0.
许君 《世纪桥》2005,(5):36-36
马克思《资本论》一书,透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部鸿篇巨著的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货币和商品流通》一个附注中写道:“清朝户部右侍郎王茂荫向天子上一个奏折,主张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在咸丰四年的大臣审议报告中,他受到严厉申饬。他是否因此受到笞刑,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1.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集中展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精华,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可将毛泽东文艺思想方法论的核心理念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辩证统一,进而可以在毛泽东分析解决延安文艺界问题的相关论述的基础上,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方法论的具体应用,即阶级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时代,我们要继续研究并灵活应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法论,从四个方面推动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一是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始终把握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原则,三是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是奋力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荣 《求实》2016,(5):4-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资本逻辑为对象,对资本逻辑展开批判。这一思想对于"全球资本化"的当今时代而言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呈现存在、本质与历史的内在结构。资本逻辑的存在批判以"商品拜物教"为核心范畴揭示人受物统治的社会现实。资本逻辑的本质批判通过对雇佣劳动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考察,透过资本逻辑营造的自由与平等的假象使资本对劳动的剥削一览无余。资本逻辑的历史批判从社会历史进程中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整体,表明资本逻辑有其产生的前提,也存在其消亡的界点。在对这三重视域的梳理与明证中,展现了《资本论》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的观照,也证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历史的特殊阶段,只具有暂时性,而不具有永恒性。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把政治理论同政治实践结合起来.成为诸种政治行动的思想基础。从共产主义运动开端就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联系.与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相联系——改造不平等、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社会。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160多年的历史.如一条汩汩流淌的大河.虽然河水有起有伏.水量时而丰沛.时而减少.但奔涌之势不可阻挡.在世界金融危机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预见性再一次勿庸置疑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陈乃圣  陈燕 《理论学刊》2008,3(1):57-59
谢韬先生在2007年《炎黄春秋》第2期和第6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试解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与中国改革》两文中,提出了对我国改革的前途和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个人所有制"的看法.文章主要的依据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但是,他所引用的几处《资本论》的引文其见解并不符合《资本论》原义,有片面曲解,望文生义,移花接木之嫌.  相似文献   

15.
在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对人的问题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内在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内在连续性是指马克思探讨的主题是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问题,而非连续性则指他对该主题探讨的思路前后期具有较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是,《博士论文》阶段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从自我意识出发,《莱茵报》时期转向人的生活世界,而《德法年鉴》时期则立足市民社会,其思路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变迁”特征。  相似文献   

16.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蕴含的共产主义思想,构成了当代研究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的自我实现的重要思想资源。青年马克思通过批判粗陋的共产主义、政治的共产主义等思潮,探寻人类解放的路径,尝试解答“人之谜”、“政治之谜”、“历史之谜”。同时,马克思将其哲学分析、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共产主义理论相融合,在自为与自由、发展与代价、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多重视域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将实现人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与核心,坚持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坚持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因国际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引发的《资本论》的再度热销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基本原理皆昭明,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由内及外而自发生成的强大吸引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魅力合法性的双重依据;必须从整体特性、历史发展、时代特征三重维度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发挥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立场是《论联合政府》的基本价值遵循。顺应人民对"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并坚持"走团结和民主的路线",实现全国力量的动员,这是毛泽东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反思中国抗战的曲折历史,并对抗战以来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分析审视后得出的结论。同时,毛泽东在该文中强调,要制定"一个互相同意的共同纲领",建立"一支彻底站在人民立场上的军队","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解决民主民生问题,保持"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等举措,指明了坚持人民立场的途径,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更大胜利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三大手稿”与“四部手稿”的划分之争,实质上体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之后,马克思所写作的其他经济学手稿应当如何定位?事实上,1867-1882年经济学手稿与传统意义上的“三大手稿”一样,是马克思为《资本论》所写作的准备著作,为《资本论》后续卷本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同时,它又体现了马克思对已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及之前手稿的反思,因而具有双重性质.因此,1867-1882年手稿作为“第四手稿”,与“1857-1861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1863-1867年手稿”共同构成《资本论》的“四部手稿”.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人的现实幸福的思考,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思想主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思考了"什么是幸福","工人现实的不幸的根源何在"以及"如何实现人的最终的幸福"这样三个问题,清晰地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思想逻辑。深入挖掘和把握马克思的幸福观,对于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以幸福为核心的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