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接地气"引申为"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党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扎根基层,与老百姓广泛接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反映底层民众的愿望、诉求和利益。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要接上"地气",一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二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三是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4月11日,"多彩贵州这5年——老百姓获得感分析报告"发布。五年来,贵州守住生态底色,跑出发展"加速度",从经济、公平正义、社会福利等方面着眼,聚焦一个"实"字,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获得感是民众基于获得而产生的心理感受,更是检验一个地区发展成就的试金石。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强调,要把为民服务的成果实实在在地"立"在贵州大地上、"写"进群众心坎里,让全省人民生活更舒心、工作更安心,  相似文献   

3.
秋日傍晚,附近军营传来阵阵歌声:“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每当听到《军队和老百姓》这首激昂高亢的歌,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热血沸腾。人民军队和老百姓是一家人,共产党和老百姓更是一家人。回想革命战争年代,正是由于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后,我们党继续坚持和发扬“咱们是一家人”的光荣革命传统,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官为民役”,这是唐代柳宗元在《送薛存义序》中提出来的,它不仅反映了柳宗元在“人本”思想认识上的进步和创新勇气,而且显示出他洞幽烛微、竭力整饬吏治的独到眼光。首先,他认为,官吏是民众所雇佣的,官吏所吃的俸禄就是民众付出的赋税。因此,“凡吏于土者”,“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即是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都是老百姓的仆人,并不是奴役老百姓的官老爷。封建专制时代的本质特征,是要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统治者总是把民众置于社会的最底层,老百姓总是处于卑贱者的地位,即使是号称仁德的官吏,也是居高临下地施惠于民…  相似文献   

5.
谷文昌精神最根本的是"为民服务",其"为民服务"精神的主要特色是:贵在一个"真"字,真心实意、真情投入到为老百姓的服务中;重在"实"字,实实在在、扎实推进到各项利民工作中;表现在一个"诚"字,诚恳待人、诚心诚意与民众打成一片;突出一个"韧"字,韧性十足、坚韧不拔带领群众改面貌;着力一个"善"字,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向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6.
历史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为此,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务必切实增强对老百姓的感情,同时要把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对党的事业的高昂激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7.
正总体上讲,民粹主义是一种极端强调民众价值的,泛道德、泛情感的,甚至是反理智的、极易煽动民众情绪的、立场多变的社会思潮。自由主义、老"左"等思潮常常被民粹主义当作理论立场和工具,民粹主义常常表现为如下几种倾向:首先,民粹主义极端强调民众的价值,崇尚、信仰"人民",并将民众和精英对立起来。实际上民粹主义所崇尚的"人民"也只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处处打着抽象"人民"的幌子抢占道德制高点,以"底层民众"代言人的身份自居,对各种权威、精英甚  相似文献   

8.
为了让老百姓读得起书、看得起病,党和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心智,作出了许多努力,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老百姓对此反应平淡,喝彩者寡,也是不争的现实。政府努力缘何不能与民意共鸣?评价一项政策的得失,在于它是否以直面现实、攻坚破难为出发点,在于它能否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建立起一种利益制衡的长效机制。只有当老百姓得到真正实惠的时候,官方努力与民众感受才能水乳交融,琴瑟和鸣。  相似文献   

9.
<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一书中引用《尚书·五子之歌》的经典句子,将人民、民众对安邦治国的重要性再次重申。民生,关乎老百姓最切身最真实的需求,吃、穿、用、住、行各个方面,看似零散的部分却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影响深远。将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握在手上,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才能够有强大的动力支撑。过去的五年是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两个跨越"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四川的民生工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扶贫、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  相似文献   

10.
“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郑培民、任长霞等一大批焦裕禄式的模范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群众至上的经验之谈。他们以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己任和终极目标,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绝好口碑;他们因把个人的政绩写在了人民群众的口碑上而最大限度地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的效果。捧回金杯银杯是政绩,得到金奖银奖是政绩,赢得老百姓的口碑和夸奖更是政绩。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  相似文献   

11.
民为天     
“尊重”这个词儿,在我们这个国度里是很有分量的。尊而敬之,敬而重之,褒义十分鲜明。同“尊重”这个词相搭配最多的名词是什么呢?也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汇:领导。但是,一谈到“尊重老百姓”,情况就复杂得多了。“老百姓”指谁?最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也。从理论上说,这个问题是早已解决得彻底而又彻底了。从“人民万岁”的登高一呼,到“中国人民的儿子”的深情自谓;从“为人民服务”的党纪党规,到“当人民公仆”的广泛认知。谁敢说“老百姓”半个不字呢?然而,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一“落实”到具体的“老百姓”身上,“人民”两个…  相似文献   

12.
好官的标准     
从历史上看,对于官员大致有两套评价体系:一套来自官场,另一套来自民众.有那么一部分官员,官场认可,老百姓亦称道,像范仲淹;有一部分官员老百姓极力推崇而官场却不容纳,如海瑞;还有一部分官员在官场和民间都存在争议,像改革家王安石、张居正;更多的官员,在官场上被认为是好官,在老百姓眼中却是十足的贪官、昏官、庸官.  相似文献   

13.
"我们最应当在意的,是人民的表情。"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在他的博客上留下的一句话。什么是人民的表情?人民的表情就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生活乃至生存状态的自然流露,就是老百姓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如何,取决于其自身的"官"念取向,也影响和决定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走向,更关乎中国梦的实现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转变"官"念,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标准,让人民去评定。领导干部的根是老百姓,本是老百姓。转变"官"念,就是视自己为考生,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  相似文献   

16.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15):9-9
如果你干部贪污、腐化。你借助自己的权力去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去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那老百姓就会起来反对你,老百姓就不会跟你同一条心。你得罪了老百姓,伤害了老百姓,你不能团结老百姓同你一起奋斗。你怎么能发展呢?  相似文献   

17.
李先秋 《实践》2013,(9):11
近日,在谈及审计、廉政等工作时,中央领导反复强调"要让老百姓看得懂"。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提醒我们做任何事,始终都要想到老百姓;二是告诫我们要向人民群众说真话、交实  相似文献   

18.
在上海南京路外滩,耸立着一座陈毅铜像,这里的广场被称作“陈毅广场”。上海人民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永远怀念这位解放后上海第一任市长。他为上海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他的雄才大略,领导艺术、品格、气质、风度,永存在上海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之中。尤其令人难忘的,是他对老百姓的一片爱心,事事处处为人民着想,在解放初有几件事永远铭记在老百姓的心中。那还是他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的时候。他要求干部战士严格遵守入城纪律,为了不惊扰老百姓,他提出“不人民宅”,没有找到营房前,一律睡马路,有同志提出异议,陈毅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人民的公仆。当“官”就要为人民服务,只要是老百姓有了难处就要管。 事实上,为“官”者也不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原北京市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防止权力腐败,使国家行政机关廉洁高效地运转,更好地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公共利益,必须对行政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而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权力观、法制观,是我国行政监督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公共行政必须有民众的参与,接受民众的监督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公共行政必须有民众的参与,接受民众的监督。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