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要探讨中国传统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关系,就必须先探讨五四前产生的中国新史学。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新史学主要是相对于封建旧史学而言,同时也并不是说新史学就等于资产阶级史学,中国新史学不同于西方的“新史学”,中国的新史学是由封建史学向资产阶级史学或马克思主义史学转变时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新史学》的政治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新史学》的政治意义黄敏兰梁启超的《新史学》问世九十余年来,我国学术界多把它看作是一部纯学术性的史学理论著作。我们认为,虽然该书书名明确标出史学,书中也论述了史学理论问题,但究其实质并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学著作,而主要是、或首先是一部政治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史学近代化的奠基者,他的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包括:批判传统史学、进化史观、因果律、辩证的英雄史观、倡导史学的科学化、新史学的自省性以及新的史学研究方法等内容。这些是梁启超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并对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7,(3)
《通史新义》是民国时期新史学影响近代中国史学的代表性作品。该书是何炳松先生在结合西方史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基础上完成的作品,从纯学术角度对近代中国史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史学研究体系,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史学自19世纪后期起已蓄积的史学更新趋势,至民国初年由于新史料的发现和中西学术交融的推进,出现了史学近代化的新局面,王国维即为出色的代表人物.王氏自觉继承了乾嘉学者的考证方法,同时融合了西方新学理,其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在撰著<流沙坠简>和<毛公鼎考释>时即已形成.至1917年撰成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文,即为运用此一方法而取得的重大成果."二重证据法"的成功运用是20世纪中国史学科学化进程的重要界标,故被郭沫若誉为"新史学的开山".  相似文献   

6.
历史观的变革是史学发展的根本变革,必然导致史学的深层次变化.西方进化论的传播,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史书编纂的模式.中国的新史学思潮时期,史家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对史书编纂进行了具有成效的改造,出现了具有近代色彩的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和崭新的通史、学术史、地方志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7.
历史观的变革是史学发展的根本变革,必然导致史学的深层次变化。西方进化论的传播,深刻地冲击着传统史书编纂的模式。中国的新史学思潮时期,史家在进化史观的指导下对史书编纂进行了具有成效的改造,出现了具有近代色彩的章节体历史教科书和崭新的通史、学术史、地方志编纂方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史学名家辈出,成就巨大,今天对其发展道路认真地反思、总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应当树立动态发展的眼光,从宏观上做出“新史学流派”的新概括,研究它如何由“思潮”发展到“流派”,研究这一群体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群体学者的共性和各自的学术个性;并进而形成20世纪史学“三大干流”(新史学流派、新历史考证学派、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平行发展和相互影响的总体研究思路,取代以往“两大干流”的认识。其次,应进一步探究新历史考证学如何继承了乾嘉考证学的优良传统,同时又因获得进化史观等新的理论指导而成为一门近代学术;至1949年以后,又因为接受唯物史观的指导,而推进到新的境界。再次,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应如实地总结它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深刻反思其经历过的曲折;要开掘出“传统思想的精华如何通向唯物史观”一类的新课题;对于建国后“十七年”史学,应抓住“两种对立的学风”这一关键做观察、分析,既认真总结教条主义一度盛行的深刻教训,又恰如其分地总结正直学者发扬优良学风而取得的巨大成绩,以此坚定我们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用以指导史学研究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从1840年开始,近代史学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历史观、著述内容以至著述形式上,都明显地不同于传统史学,这是由于受到社会条件发生剧变的刺激和推动,同时也是学术文化内部新旧推移的结果。近代史学80年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到1860年前后,是民族危机刺激下救亡图强史学勃兴的时期;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到90年代末,是维新变法酝酿发动与近代历史变易观和进化论传播时期;20世纪最初的20年,是封建帝制崩溃前后"新史学"倡导和推动时期。  相似文献   

10.
余康 《学理论》2011,(25):48-49
顾颉刚与克罗齐都是由直觉作为史学认识的起点,以观念来构建各自的史学认识体系,具体上顾颉刚是"不立一真,唯穷流变"和"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来认识中国古史,克罗齐是"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和哲学即史学来观察历史;异同的原因有思想、学术及个性和各自的生活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赵福生 《理论探讨》2008,2(1):43-46
马克思的历史观通常被解读为经济决定论、本质主义、宏大叙事.福柯历史观通常被解读为间断性、差异性新史学,微小叙事.因此,二者被认为是冲突的.然而,深入的分析表明,马克思历史观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微观视阈,福柯的历史观也有其宏观维度.马克思的微观史学视角为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所吸取和发扬,既突显了福柯的创新,也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和精神.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一生在众多思想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史学领域尤其是学术史方面颇具建树。在其著名的学术史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系统总结了清初史学建设的成就,他的这一系统总结,主要体现在对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以及"无锡二顾"等清初史学界主要代表人物史学成就和贡献的揭示和评价中。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史学话语是中国古代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思想文化语境尤其是思维模式的产物.当下研究中国传统史学,首要的是最大限度地破除近现代以来认识论与科学思维主导下的话语系统与思维模式,破除历史认识的"对象化"与历史呈现的"图景化".以感情认识与理智认识融为一体的"体认"作为认识方式与思维模式,可以自然进入中国古代具体的社会环境以及思想文化语境之中,适切"呈现"中国传统史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桂尚书 《学理论》2013,(18):168-170
口述史学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口述历史的写作却是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景象。然而,繁荣背后隐藏的正是口述史学的真正危机:"泡沫化·空心化"现象,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严重等。旨在通过对口述史学中大家书写与"大家"研究之间现状的展现,从而呼吁学术界应该更加关注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史观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中具有指导性意义。回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西方史学理论中的流变、地位和作用,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有助于我们清醒把握其主导地位,更有针对性地面对科研教学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与此同时,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史观在"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党史、史学理论等相关学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和值得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6.
历史哲学的两大思潮———历史决定论和历史进化论分别因非自洽性和违背历史事实而成为过眼烟云。历史与历史学具有截然不同的因果性。历史总是由时间顺序在后的大数量级的事件把以前的互不相干的事件联系起来 ,这是一种反向因果性。历史学则按认识论原则和物理时间排序确定因果性。因此 ,历史学在本质上与历史分道扬镳。历史学的多元化是打破历史统治的有效方法。当前 ,以物质为动力的史学、以精神为动力的史学和以社会结构特征为动力的史学皆非终极真理。历史和史学文本之间的张力将引起史学的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20,(5)
希尔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段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其"自下而上"看历史的底层视野历史观,不仅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突出贡献,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进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从其研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中的平等派运动出发,运用阶级分析法,综合该运动在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宣传方式对当时英国社会的影响,从而对其底层视野的社会史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姜芃 《瞭望》1985,(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的《七十六年史学书目》出版后,受到广泛的欢迎。他们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订正,并新增三千七百余条条目,编成《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共收集一九○○年至一九八○年间我国著、译的史学书目一万二千四百余种,内容包罗万  相似文献   

19.
"多重道路"是一个"批判的武器",是针对"单一道路"而言的。——题记现代化,顾名思义,是一个历时性过程,本身具有历史学属性,但现代化研究并非源于史学,甚至可以说不源于任何学科,它是一种国际政策的产物。二战以后,随着冷战拉开帷幕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争夺新生的40多个前殖民地国家,成为美国世界战略的头等大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指出:"在目前权力两极化的情况下,自由制度在任何地方的失败都是全局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在一众有关章学诚学术研究者中,姚名达是最早从史学史角度对章学诚史学进行专题研究的学者。他的研究范围涉及广泛,从著述整理、史料考订到史学思想透析,研究系统且全面,成果丰富,推动了学术界对章学诚史学研究的发展。在研究章学诚史学的过程中,姚名达尝试运用年谱和目录体裁进行分析,研究创获颇多。受此鼓舞,姚名达日后用力于年谱学和目录学,著述迭出,闻名于学界。而章学诚的史学思想和目录学理论也对姚名达产生深远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