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中,共有九位独臂将军,其中的两位更富有传奇色彩,那就是独臂上将贺炳炎和中将余秋里。在长征途中,他们分别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师的团长和政治委员,又先后为革命失去了左臂和右臂;在抗日战争中,革命的召唤使他俩再次走到了一起,他们分别担任八路军独立第三支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为开辟冀中革命根据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长征初期首次搭档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  相似文献   

2.
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位资格老、理论素养好的儒将、他就是辅佐毛泽东指挥反“围剿”出奇兵、倡导抗日持久战,被誉为毛泽东身边的“军事高参”的郭化若将军。  相似文献   

3.
彭苏 《党史博采》2020,(3):64-67
越南的洪水将军是我军1955年首次授衔时唯一一位拥有双国籍的将军,他曾三次到中国参加革命,时间长达25年之久。历经广州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参加了长征和抗日战争。他从15岁起就追随越南"国父"胡志明,在漫长的中越两国革命斗争中,与胡志明结下一生的革命友情。  相似文献   

4.
吕春 《党史纵横》2014,(1):44-45
正潘振武将军(1908年4月26日~1988年9月22日)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开国将军。这位经历过北伐、秋收暴动、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将军,不仅战功赫赫,而且还文武兼备,他有着宣传、政治、后勤等多项工作经历。潘振武将军的多才多艺全军闻名,而更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将军的九个女儿,被称为多才多艺的"九朵金花"。  相似文献   

5.
在那戎装英姿的将军肖像谱里,有位左脸郎留有一道疤痕的将军,他就是原武汉军区中将副司令员姚喆蛭獾腊毯?人们称他“姚一刀”。1934年1月,正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鏖战犹酣的严峻时刻,红四师奉命攻打沙县。此地有敌人  相似文献   

6.
1月5日下午,在已故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夫人翟云英同志陪同下,我来到空军司令部,采访原空军副司令何廷一将军。 何廷一,1916年生于长汀县,1929年加入红军,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及辽沈、平津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1,(33):57-57
1955年9月27日下午的中南海——新中国首次授予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仪式隆重举行。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之中,只有一位女性,她就是李贞。李贞,1908年2月出生于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等。  相似文献   

8.
罗炳辉,云南省彝良县人,早年入滇军,参加护国、北伐等革命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领导江西吉安靖卫大队起义后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军长、军团长。经历了中央苏区5次反“围剿”战斗和艰苦卓绝的长征,率部胜利到达陕北。陈毅赞誉其“戎马三十载,将军滇之雄”,刘少奇高度评价其“志在革命,功在人民”。  相似文献   

9.
1934年,在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引下,第五次反“围剿”遭到了失败,红军主力被迫长征,留在闽赣边界的部分红军由陈毅率领,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10.
李光辉将军是原福州军区副参谋长。他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到第五次反“围剿”,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解放战争时期的隆化攻坚战、保卫张家口、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平津战役中的怀来康庄追歼战、北平西部外围战等,都留下过他不怕牺牲,勇猛顽强,指挥得当的身影。建国后,他历任湖南军区零陵分区司令员、陆军三十一军副军长、闽北指挥部政委、高等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当年,在李光辉将军的家乡,像他一样参加红军的有七八十人,但长征结束后只剩下他一个。长征中,作为红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的一员,他的长征行程是整整两年而非一年。在枪林弹雨的万里征途上,在恶劣环境和生命极限的挑战中,他是如何走出来的?近期,将军的夫人披露了将军参加长征的一些珍闻轶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陷入全面被动、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之前,闽东革命斗争的异军突起,不仅拖住了国民党正规军两个师、一个海军陆战旅的兵力,还直接援助了中央红军为打破敌人的“围剿”而派遣北上出击的红七军团的战略行动;在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至巧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这段长征中最艰苦的时期,闽东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更是紧紧拖住了国民党正规军八个师等近十万兵力;在中央红军主力进入川西到达陕北胜利完成长征,闽东革命斗争的再次蓬勃兴起,又一次使国民党三个正规师、一个旅等兵力深陷闽东。事实表明,闽东的革命斗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及中央红军主力随后进行的长征,为这一时期的中国革命做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35年1月,党中央进驻遵义后,在这里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总结了党中央在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肯定了毛泽东等同志指挥红军取得多次反“围剿”胜利的战略战术的基本原则,会议最后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右”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  相似文献   

13.
提起郭天民,那可是解放军战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参加过广州起义、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长征,曾任中央军委一局(作战)局长、晋察冀军区副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与王树声和陈赓两位大将做过搭档,一度是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副部长。谈到郭天民,朱德有言:“有功不居功的战将。”  相似文献   

14.
参加过当年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的老一辈革命家、老红军谈起红军中医术高明的医生,便会提到红一方面军三大名医之一、被人称为“大金刚”的李治将军。▲弃暗投明当红军李治,原名李圣治。1899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一个小木商家庭。由于家境尚可,父亲又望子成龙,加上李治从小聪颖好学,父亲便决心培养他,先是送他到一家私塾读了几年书,后来又送他到县城中学就读。1924年李治考入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29年毕业。这时,他决心终生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遂改名为“治”。开始在南昌开诊所,前来看病的国民党军官…  相似文献   

15.
《红旗》杂志1985年第3期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文献资料(即“遵义会议”决议),文中提到“将军殿战役”、“平寮战役”。这两个战役是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战役之一。编者对此作了注释,但注释有误。注释(13)写道:“将军殿战役,1934年1月27日至29日在江西黎川附近的将军殿地区进行,红军同国民党军形成对峙,没有战  相似文献   

16.
涂通今是一位将军博士,如此一人,自然闻名遐迩。《红军博士涂通今》就像是涂老的文学档案,让我们走上涂老的心路,与他作心灵之约。 涂通今,1914年出生于闽西山区的一个小镇——长汀涂坊,1929年参加少先队,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医生的身份参加革命,先后参加反“围剿”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北上剿匪、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1951年被派往苏联留学,1955年获医学副博士学  相似文献   

17.
《党史天地》2007,(8):33-34
毛泽东说项英的到来,是双喜临门 项英说:反“围剿”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不甘心失败,准备第二次“围剿”。毛泽东也早有筹划。1931年1月5日,毛泽东、朱德在小布召集总司令部负责人会议。总结第一次反“围剿”经验,讨论下步反“围剿”准备,拟将红一方面军部署在宜黄、乐安、南丰、广昌、宁都、石城、瑞金一带分兵以发动群众,摧毁地区武装“土围子”,打土豪、分田地、加强赤卫队,扩大红军,筹集资财,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的开国将军、百岁老红军裴周玉,戎马一生,自15岁参加秋收起义、17岁参加红军,先后参加了三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对裴周玉老将军的采访中,得知他竟是当年刘志丹烈士牺牲时一直战斗在其身边的见证者与临终托付人。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开国将军、百岁老红军裴周玉,戎马一生,自15岁参加秋收起义、17岁参加红军,先后参加了三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对裴周玉老将军的采访中,得知他竟是当年刘志丹烈士牺牲时一直战斗在其身边的见证者与临终托付人。  相似文献   

20.
程子华是与毛泽东认识比较早的一位山西籍将军。早在井冈山时期,他就认识了毛泽东,并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参加了红军的反“围剿”斗争。以后,程子华一直追随毛泽东。在毛泽东的眼里,程子华是一个大老实人。他的军事才华、政治工作水平,以及做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很受毛泽东的器重。参加毛泽东领导的反“围剿”程子华,1926年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起义。1929年底,领导湖北大冶兵暴成功。1930年6月,在率部攻打江西瑞昌时负伤,到上海治疗。1931年4月,从上海经汕头、潮州、闽西根据地,到达江西东固红军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