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丽先 《学理论》2009,(18):262-263,267
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是军队院校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校在实践探索“三进入”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员素质,搞好队伍建设,积极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能力基础;加强学员实践,注重知行统一,切实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制研究中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其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的宏观研究较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专题研究较少;其二,对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创新理论成果各自相对独立的分支体系的研究较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集大成的大体系研究相对较少;其三,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支体系研究二言,人们对邓小平理论体系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研究较多,对科学发展观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是军队院校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为使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我校在实践探索"三进入"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员素质,搞好队伍建设,积极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工作能力基础;加强学员实践,注重知行统一,切实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入"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王广兴  何薇 《学理论》2009,(10):34-3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理论旗帜,而经济全球化因素则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本文从全球化的视角讨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详细阐述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全球化的有力回应,从而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的理论地位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1,(3):45-45
黄进在《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涵盖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强大的生命力必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日益显现。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理论,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伟大革命是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伟大革命”。以往,我国学界注重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寻唯物史观的理论根据。现在,我们上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从历史的宏阔视野,继续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求知》2010,(1):48-48
《广州日报》载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四大部分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思想成果是一脉相承的.需要作为统一的体系从整体性上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8.
《求知》2009,(12):47-47
《广州日报》载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四大部分内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三大思想成果是一脉相承的,需要作为统一的体系从整体性上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阿城区理论宣讲工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按照“三贴近”的要求,积极探索宣讲内容和宣讲形式的创新,把党的政策送到基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是指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为一体的宏观框架。民族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里的一个重要内容,迄今为止学界对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探讨已基本确立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视域基础上的"三大自信"。但纵观当前国内外政治形势,不可否认的是民族问题在我国呈现的态势仍较为尖锐,关于民族问题的深入性研究仍需不懈探索。笔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视角出发,对审视新形势下的国内民族问题提出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1.
王振成  刘彤 《理论探讨》2012,(2):174-176
提升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效性,增强其说服力,必须遵循如下原则:“说上去”,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坚持以理服人;“说下去”,把握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魂”,坚持以心度人;“说进去”,倾注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情”,坚持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四堂联教"作为党的创新理论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的教学跟进模式,扎实推进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工作,受到学员欢迎,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并且被反复提到七次的全新命题。报告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锋 《学理论》2009,(9):44-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来之不易,非常值得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理论体系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体系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闪兰靖 《学理论》2015,(1):34-37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理论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做好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是把改革开放新时期相继形成的三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称谓、总概念归结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和“一个理论体系”。这一系统概括和经典表述,鲜明地表明了我们的前进方向、必由之路和理论指导,是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和最宝贵的财富,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更加深化,把握更加准确,概括更加系统。  相似文献   

17.
荣庆印 《求知》2001,(5):17-18
江总书记代表中央提出“三讲”的要求以后,去年以来又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以加强廉政建设、端正党风,使我们党很好地担负起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真正做到“三个代表”。但是“三讲”教育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而做到“三讲”则是个实践问题,我们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党员干部“做到”。所以,我们现在提到“三讲”,它是一种要求、一种标准,而不是坐而论道。因此,我认为要真正做到“三讲”,一点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也离不开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两者相辅相成,存在于同一个统一体。把握这一辩证关系,是搞好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李抒望 《学理论》2008,(1):16-18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便是最重要的新名词。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总书记的报告,把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这是十七大的一个重大建树,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三化”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三化”是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的根本要求,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三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厘清这些逻辑关联,对于我们正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