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养生先养心     
潘朝曦 《党政论坛》2011,(12):57-57
中华养生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乍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昵?所谓心,非指心脏,而是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概念,即思想、意念、心理、情感的总称。养心的标准是把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等调整到最佳状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好情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Nvivo8.0质性分析研究工具,对30个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例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贪污受贿行为“39”和“59”年龄现象不明显;不同年龄段贪污受贿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攀比失衡”、“贪婪与诱惑”、“为利益关系人牟利”、“虚荣心”和“自傲”5类;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状态随着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研究贪污受贿人员的心理蜕变过程,并加以利用和正确引导,对预防贪污受贿犯罪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洁非 《各界》2014,(5):74-77
虚构类作品被冷落,史传类作品受热捧的社会文化心理 意识形态,古无其词,但有另一个词唤作“义理”,意思差不多。明代士林风气即喜尚义理,热衷清谈,满嘴空话,所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既乏实干,也无真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给它两个概括,一是主观冥想超乎客观考察,一是以理论排斥实践。国家终于在空谈中亡了,痛定思痛,纷起反思。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作为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我们在分析社会发展变革问题时不可忽视的理论视阈。从马克思对“日常意识”的思考,到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概念的提出,再到列宁晚年对俄国民众“文化心理”的关注,无不体现着他们对社会心理这一重要问题的深刻见解。今天,重温无产阶级理论家的社会心理理论,挖掘其深层的时代价值,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关于政治心理的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在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新型政治文化的建设。他从“政治—心理”的视角出发,对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实践,对政治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现象及其与政治过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政治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张丽 《学理论》2015,(3):159-160
沙盘疗法是融合西方心理分析理论和东方易经哲学思想而形成的心理疗法,各高校可以在心理教育实践工作中对沙盘疗法加以具体应用,构建以沙盘教学用具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沙盘促进共性问题的解决和团体培训的开展,在个体心理咨询中借助沙盘让个体在自由而受保护的空间内获得自性化成长,从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工作上突出体验性、互动性和分析性。  相似文献   

7.
赶走郁闷     
陶陶 《党政论坛》2011,(18):41-41
在生存压力越来越沉重,人心越来越浮躁的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心理承受力也似乎变得脆弱敏感甚至不堪一击。于是,“别理我,烦着呢”成了某些人的口头禅,而“郁闷”则似乎成为都市人的一种流行病,严重的甚至可能恶化为“抑郁症”。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1,(11):28
误解1:看中医就是吃中药正解:西医把身体当作一部机器,某个零件坏损,更换维修一下即可。而中医把身体和精神当作整体,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通过让身体恢复到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不适状况也就治愈了。所以在预防方面更有优势。而调整的途径除了内服中药,还有药物外敷、冥想、芳香疗法、药浴以及心理疗法等。  相似文献   

9.
韩季秋 《学理论》2009,(14):244-244
当前,上访人员尤其是个别上访老户的内心不同程度地存在焦虑感、挫败感、不公正感等负面情绪,导致这些“心理问题”现象出现和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由于社会变迁加剧与人们心理适应性减弱等原因。对这些上访,各单位做了不少工作,效果仍不太明显。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来说,当今的稳定工作,政策说教的韧力和耐力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稳定工作的需要,而破解这一“钝化”和“乏力”现象的良方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上海虹口区凉城社区(街道)党工委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有益探索,在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中实施以“心理服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的“心桥”工程,努力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春梅 《学理论》2008,(20):84-84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这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保健工作本不是班主任老师的主要任务,但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Object Relations Therapy)是一种强调“治疗师一来访者”关系的深度心理治疗方法。拟通过诠释客体和客体关系内涵,分析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理论依据以及实施的四个阶段,并对我国罪犯心理矫治的启示进行初步探讨。在罪犯心理矫治中引进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是罪犯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段的创新,也是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和践行监管安全“首要标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俏凡 《学理论》2010,(23):186-187
对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的阐释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刘勰《风骨》篇中“风”就是指表现得纯正明晰畅达,能够感染人的主观情志;“骨”是指能确切表达情志的坚实挺拔、刚健遒劲之骨架及文辞。“风骨”就是指既有挺拔遒劲刚健的文章结构,又有纯正精炼畅达的语言,从而使主观情志表达得鲜明、生动、爽朗,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风骨”明显是以“气”和“力”为主要特征的。  相似文献   

14.
黄安云 《学理论》2014,(2):259-260
分析一名高职学生接受心理干预的过程,旨在了解目前高职网络成瘾者的常见问题、心理成因和干预措施,为预防和治疗高职学生网络成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案例的具体干预主要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咨询、体育运动疗法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性格偏好,人皆有之。有人性急,有人温吞;有人好动,有人喜静。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心理偏好也不鲜见。 有白天就有黑夜,有手心就有手背。正常的心理偏好,总是与不正常乃至病态甚或扭曲的心理偏好相比较而存在的。譬如,一首流行歌曲有这么两句歌词:“女人爱潇洒,男人爱漂亮。”这种“爱”法,虽然不能说爱得全面,但若是你在  相似文献   

16.
马洪晨 《求知》2008,(9):33-3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两个词汇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出现,尚属首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视野.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了新思考和新认识.也为高校进一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研究表明,群体行为的发生过程中,会形成区别于个体的“群体心理”。因为个体一旦参加到群体之中,由于匿名、模仿、感染、暗示、顺从等心理因素的作用,个体就会丧失理性和责任感,表现出冲动而具有攻击性等过激行动。具体来说,当前我国突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群体心理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人得宜,全师可胜”。在领导班子中,怎样才能扮演好“一把手”这个重要角色?依笔者之见,要真正当一名合格的“一把手”,必须在以下八个方面,加强锤炼、提高素质,讲究方法、注重策略。  相似文献   

19.
犯罪心理测试对象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及其年龄因素都是影响测试结果的重要因素。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运用实践中,要准确分析测试对象的测试状态,从生理、心理和年龄因素上排除不适合测试的人员。犯罪心理测试对象必须是生理上处于良好状态、心理上无缺陷,生理和心理上都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20.
“无望”心理,指某些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或在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感到已经没有升迁的可能.产生了一种仕途已经走到尽头的末日心态。据调查,这种不健康的消极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文试从主观方面对这种心理的危害和生成原因以及如何调适谈谈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大方,并真切地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无望”心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认为它只是小事一桩,所产生的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巨大动力。一个领导干部如果一旦对自己的升迁感到“无望”,便有可能觉得已无所追求,因而会失去前进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