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平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核心思想。早在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就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首次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王公龙 《党政论坛》2008,(13):40-42
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首次提出,两岸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时再度表示,希望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6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和海基会代表团一行时再度强调.只要双方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3.
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首次提出,两岸双方应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5月28日,胡锦涛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坚持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继续切实遵循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思想。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要继续全面贯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相似文献   

5.
就在两岸关系日益紧张的局势下,今年4月底5月初,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应邀组团访问大陆,胡锦涛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分别与连战、宋楚瑜举行了正式会谈,达成发展两岸关系的一些重大共识。两岸三党的历史性握手让我们看到了政党在解决台湾问题中的带来的新的变化。一、政党政治下的台湾台湾政党政治足在冲破前国  相似文献   

6.
倪文章 《学理论》2011,(2):42-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海峡两岸关系的严峻形势,在继承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对台方针政策:如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发展、两岸谈判对象的扩大、祖国和平统一分步进行、以经贸关系为中心发展两岸关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方针具体化等,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两岸双方正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谈判作出积极努力,并展开相关准备应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一行将于5月26日来大陆访问。这是新形势下国共两党进一步加强政党交流对话、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国民党已成为执政党、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我们将继续贯彻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学习文库     
《民主》2005,(5)
胡锦涛和连战正式会谈胡锦涛提出发展两岸关系四点主张,两党达成三点共同体认。四点主张:第一,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第二,加强经济上的交流合作,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第三,开展平等协商,加强沟通,扩大共识。第四, 鼓励两岸民众加强交往,增进了解,融合亲情。共同体认: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 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促进两岸同胞的交流与往来,共同  相似文献   

10.
胡连北京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公开会见,共同迈出了历史上的一步,标志着两党交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也体现了两党愿意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决心和诚意,必将记载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册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对大陆的访问,带来两岸关系柳暗花明的又一春。两岸政党领袖的大智大勇,促成沟通之势、和平之势、反独之势与复兴之势,此是民族之福。  相似文献   

12.
五年前,国共两党领导人在北京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从此揭开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在《共同愿景》的导引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势头。五年来,两岸之间的经贸关系、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近两年来,随着台湾政治环境趋于改善,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日益加快。  相似文献   

13.
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我们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相似文献   

14.
张艳 《学理论》2010,(21):32-33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两岸共同治理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背景,旨在探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合理路径。这一新课题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非常必要,在立足于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实际状况,借鉴时兴的治理理论和公共治理理念,从理论上探寻两岸共同治理的内涵,包括两岸共同治理的主体、对象和目标等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思想基础:改革开放初期,中共中央就提出和平统一的主张,从“叶九条”、“邓六条”、“江八点”,直至2005年3月4日胡总书记对两岸关系发表的重要意见(“胡四点”),都贯穿了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思想和诚意,体现了对台方针的一贯性、延续性以及在新形势下的创新与发展。和平发展的理论框架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提出、形成和发展出来的。  相似文献   

16.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李智 《团结》2011,(1):31-34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2009年年初以来,在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历史新阶段,两岸大交流、大合作、  相似文献   

18.
倪文章 《学理论》2011,(5):39-43
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积极探寻实现两岸统一的新途径。先后经历了武力解放的方针向和平解放方针的转变;和平解放方针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转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向和平发展方针的转变。这些不断调整的对台方针政策,为最终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于沐 《瞭望》1998,(52)
在曲折中走向稳定和政治对话两岸关系二十年的回顾和展望于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对台八项主张的主导下,经过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共同...  相似文献   

20.
杨中旭 《党政论坛》2009,(16):16-16
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吴伯雄率领的中国国民党代表团举行了会谈,媒体称之为“二度胡吴会”——中国国民党重掌台湾政权之后,这已经是国共两党连续第二年举行最高规格的会晤。会谈中,胡锦涛除了放出新“胡六点”,在旧“胡六点”基础上强调加强国共两党高层交往,更借用唐诗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实质性地推动两岸关系,破解政治坚冰,引起海内外舆论惊叹一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