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30年,中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小到逐渐强大,成为中国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产值,解决了70%以上人口的就业,而且直接推动了市场机制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传统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这种渐进式改革是中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是全体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入研究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道路的主要特征和成功经验,对于不断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道路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_,㈨uh』一l…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在哪里?2010年中国经济政策和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槌定音”,以放开中小城市与城镇户籍为突破口的“城市化”被提到重要位置。但是,城镇化想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新引擎,仅有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4.
2012年11月24日,在第十届中国改革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指出,未来我国转型与改革的动力在于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要尽快破题收入分配改革,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体制的竞争、制度的竞争。中国要想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关键还是要靠改革。挑战困难,最有效、最能动员全党全国人民的破局之策也是改革。  相似文献   

6.
21世纪西欧国家养老金改革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娟 《公共管理学报》2009,6(4):105-111
近些年来,西欧各国纷纷进行养老金改革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可能带来的公共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危机。中国与西欧国家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上面临着类似的压力,本文从老龄经济的视角,以德国、法国、英国三个拥有不同模式养老金体系的国家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上述三国新世纪养老金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分析改革的共同趋势;并展望中国未来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方向,认为,以税收优惠和灵活制度安排鼓励第二和第三养老保障支柱的发展是德法英三国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中国未来养老金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改革的时代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中国改革三十年,关键在于把捉蕴含于时代深处和历史表象后面支配其发展的时代逻辑,这个时代逻辑就是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上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再认识。中国改革过程中的思想解放、体制改革、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一时代的总逻辑和总原则发端和发动的。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逻辑线路是如此,中国未来改革的逻辑线路也必然如此。这就是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不可逃避的逻辑铁律。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0,(4):15-15
中国实现未来三十年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推进第二次改革。迟福林在书中提出,中国传统发展方式到了难以为继、非改不可的地步。过去三十年中积累的发展方式的弊端,需要通过更大决心的改革进行全面矫正。为此,需要尽快推进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基本思路是推进从生产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王仁贵 《瞭望》2011,(1):52-53
“十一五”期间,民营经济各项指标占半壁江山;展望“十二五”期间,民营经济这一富民经济在开局之年,将完成怎样一个由复苏到改革,由改革到协作,再到平衡,达到最大发展之路?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转型之年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我国政府改革将步入深水区,能否在十一五期间加速政府转型,破解中国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着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西方行政生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分析框架,我国政治改革的种种现实问题昭示:在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中,只有加快改造我国的行政生态,从行政的基础、模式等方面实现制度化控制,确立现代行政伦理,我们才能实现行政体制的重大创新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政府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究竟应当成为“有为”政府还是“无为”政府是一个不断博弈与调适的过程。鉴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壮大与其受到的“不公正”待遇间的矛盾,政府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应当再做“无为”政府,而应当采取积极措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促进民营与国有经济处于同等的竞争平台上,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做“有为”政府。  相似文献   

12.
正未来十年,在继续完成市场改革任务的同时,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改革,既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每个公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打破阻力,奋力过关,才能实现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11,(24):42-43
1.开启资本和相互投资前景。这要求美国确保对中国投资更加开放以便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对中国来说,它意味着北京开展迟迟不愿启动的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14.
刘波 《求知》2023,(7):39-4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民营经济自身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毛泽东重视农村农民问题,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邓小平重视农村农民问题,从农村开始了伟大的改革,最终取得成就并影响全国。在伟大的变革中,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被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这个创造内涵丰富,形式独特,蕴含未来,既体现了当代农民锐意改革,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又高奏了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它是农村继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场带方向性的变革。这个改革引起世人关注。国外友人称中国…  相似文献   

16.
珂明 《求知》2009,(9):4-8
陈全生简介 国务院参事。曾任国务院研究室工业交通贸易研究司司长,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委、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工作多年,兼任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投资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管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管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华 《理论探索》2007,(6):124-129
政府管制方式的变革为我国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同时由于这一变革的不深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规范的政府管理体制,单一、强制性的管制手段,不确定的管制政策,不公平的竞争条件和不完整的社会服务体系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壁垒.只有在创新政府管制机制的总体思路下,从建立、健全管制法规、改革政府管制体制、创新管制工具、努力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等几方面入手,重构政府管制体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机构设置经历了多次变动和改革,中国的政府机构与编制设置状况以及政府过程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政府机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认真总结政府机构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未来的政府机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四大理论亮点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辛向阳 【重要观点】全会适逢中国改革的“窗口期”,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使命,为未来改革描绘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优势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种制度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制度,因而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整体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土地经营是城市治理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的新理念。其实质就是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土地资产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土地资产的价值。一方面.城市土地管理机制的转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土地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