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管理的理论源流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新公共管理运动”而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出来的“公共管理”,体现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整合。传统的公共行政,以韦伯的官僚制来破解庇护主义,以政治/行政分开来化解政党分肥,以官制度来建构行政组织的基本规范,以泰勒主义来保证效率行政的主导地位。这种行政改进逐渐变成公共行政中的教条主义。结果,官僚制成了官僚主义的代名词,政治/行政两分成了“两张皮”,官制度变成了族主义,效率主导变成了缺乏效果的效率。求解这些疑难导致了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向“新公共管理”范式的转移。而突出公共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公共管理的理论建构,就是以公共行政为底色而对新公共管理或管理主义、政策分析以及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公共治理理论的一次理论整合。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学界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存在各种争论,但事实上,新兴的公共管理理论与传统的公共行政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传统上,公共行政的主体是狭义上的政府,而在当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公共行政侧重公共性,公共管理侧重社会性。对于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是否存在联系,国内外学者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们看到由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变,同时也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3.
公共管理范式:反思与批判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公共管理是 2 0世纪 7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颇具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它虽然在一些概念、方法、理论和研究模型等方面为政府改革实践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但还不能称之为“公共管理范式”。面对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我们在公共行政学学科建设的高度 ,批判性反思“公共管理范式” ,揭示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及其内涵 ,揭示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在联系 ,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从“效率”到“服务”——政府管理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传统公共行政的效率至上、新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新公共管理的市场与顾客导向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服务为本的嬗变。以“服务”为价值取向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必将成为政府管理新概念。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在对传统官僚行政的变革中,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行政两种理论分别从管理与治理两个方面对传统官僚行政的组织管理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作出理论上的扬弃,从而导致管理主义与治理主义之争.其实管理与治理对于变革中的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实现管理与治理的统一是当代西方公共行政变革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6.
从行政到管理——西方公共行政范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中,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一词正在日益取代公共行政(Public Adminstration)这一用语,以至欧文·霍佛斯认为.这表明了管理模式的一种变化。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经过时。公共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正在大行其道,代表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本文就这一管理模式的变迁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绩效管理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鹏 《行政论坛》2004,(5):24-26
在公共行政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提高公共管理的绩效。探讨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中的意义,对祛除我国公共行政管理中存在忽视绩效的缺陷,并建立我国政府公共行政绩效管理机制的政策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改革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是西方公共行政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两种范式,它们各有其利弊,适应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西方公共行政改革路径演进的实质,是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的正和博弈,而非零和博弈。后工业社会的公共行政形态,是新公共管理与官僚制的融合。这种融合是通过新公共管理扬弃官僚制的方式实现的。当代中国处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具有特殊的公共行政环境,因而公共行政的改革应当选择“完善文官制为主,推行新公共管理为辅”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行政”概念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考察词源含义为出发点,试图梳理行政的概念,并厘清行政与管理的区别,继而阐明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与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含义,以及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新公共管理之间的意义关联和区别。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遭到了外部环境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新的管理途径 (managerialapproach)应运而生并迅即扩展至各国公共部门改革之中。有学者认为 ,公共管理是对原有公共行政模式弊端的一种“扬弃” ,并必将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公共行政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理论之一.它的兴起,既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矫正,也促进了政府变革的发展.本文就其主要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分析与评述,并就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论.  相似文献   

12.
李智 《行政论坛》2010,17(3):88-92
库恩提出范式及范式变迁的概念,在公共行政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当多的学者将范式及范式变迁的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如尼古拉斯·亨利、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欧文·休斯、蓝志勇和凯瑟琳·安德逊等;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反对将范式及范式变迁概念运用于公共行政研究领域,如全中燮、杰罗德·葛瑞恩等。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是否构成一个新的范式也是莫衷一是,公共行政领域的范式之争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管理学中,行政与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公共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等概念,很容易混淆在一起。厘清这些概念,有助于推进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规范其专业设置,提高人们对公共管理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一书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H·罗森布鲁姆和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的力作,是一部在国际公共行政学领域中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首先总结了该书提出的三种不同视角的公共行政观、公共行政未来发展九大趋势及坚持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力图将(新)公共管理纳入其框架之中的主要观点.其次,分析了该书将法律途径纳入研究视角、多视角地研究公共行政的多元公共行政观及重视公共行政中民主宪政的重要性三方面的贡献及创新之处.再次,指出本书中的三点不足之处:其一是并未达到作者所预期的"合各种途径"的目的;其二是结构略显庞杂,论述不够深入、细致;其三是视角较为狭隘,仅局限于美国.最后,对于该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作用,认为:一方面由于中、美国情差异很大,应该慎重对待该书中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应借鉴该书中适用中国的经验、方法,推进中国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公共管理兴起于西方公共行政学领域 ,作为一种新兴理论至今在学术界未得到统一明确的定义。传入我国后 ,大多数人对将其和原来的“行政管理”概念内容混淆起来。而中国的“行政管理”本身也与西方的“公共行政”有着概念上的模糊 ,对此必须加以澄清 ,方能有利于研究者和学习者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作为社会管理的全新模式,治理对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公共行政提出了有力挑战。这就要求政府在公共行政中:处理好与政府之外的社会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关系;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处理行政事务;在治理的自主运行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公共管理(学)研究,是在扬弃(传统)公共行政(学)观念和行政改革实践的基础之上发展成为目前各国行政学理论发展的主流.具体就我国特定的历史情境而言,笔者认为由于国内行政学理论探讨中存在的"公共性"不足和"行政"研究的相对不足,以及中国行政现实的需求,"公共行政"研究应成为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对"公共管理"概念、理念、模式的引入与研究应相当慎重,公共行政学的科学价值与学术地位不容动摇.  相似文献   

18.
郭泽保 《行政论坛》2004,25(2):10-12
政府管理模式有其自身的演变过程。古代社会的政府管理模式为传统管理、集权和人治。近代社会是公共行政的起点,但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主要体现为“守夜人”的角色。到十九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使“行政国家”出现,公共行政学也随之产生。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公共行政学,使公共管理模式成为以后政府治理的基本范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共行政改革,导致了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转变,出现了公共管理的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即市场化政府模式、参与式政府模式、弹性化政府模式和解除管制政府模式。  相似文献   

19.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交替成为关注的焦点。以效率主义为核心的工具理性,在行政学建立之初就被确定为行政业务追求的主要价值。新公共行政剖析到效率主义的弊端,呼唤价值理性的回归,主张行政学应更多的关注公平、公正、民主等价值。以市场化和工商管理手段为主要特征的新公共管理似乎又回到了“效率中心主义”。如何找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公共行政发展中的平衡点,规范行政学科学地发展,给我们提出了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是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至少从学术影响来看是这样的。在出现了韦伯高峰之后,就有了超越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努力。各种新的理念、新的范式和新的名词不断推陈出新。在追求超越的路向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向后的,试图打破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淡化行政脱离政治的职业化倾向;二是向前的,追求政治与行政的分化,强调公共行政的管理内涵。前者以新公共行政为代表,后者以新公共管理为代表。这两种理论运动承前启后,大体上反映了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