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具有哪些特点? 答:陈云同志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创造性的意见。《陈云同志文稿选编》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经验的集中概括和总结,是一本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具有极其鲜明的思想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实”。陈云同志认为,搞经济建设不能凭主观愿望,不能靠书本,根本的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实”首先是要搞清我国国情,“实”就是要坚持实践第一,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就是要鼓实劲,讲究实效,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决策、方针,陈云同志总是坚持不懈地加以维护;凡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错误的或不完善的,他总是努力加以纠正,或根据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加以完善提高。一切经济工作都要扎扎实实,讲求经济效果,是陈云同志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2.
现实之中,实事求是,人人会说,个个希望,可谓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人们从“实际”出发,力没少出,劲没少费,却求不出“是”,达不到“实事求是”,事与愿违,从而有“实事求是难,难以实事求是”的感叹。原因何在?从认识论上看,是由于人们在“实事求是”上陷入许多误区。误区之一:实事=实例“实事”,是求出“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陈云同志说,讲实事求是,首先是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  相似文献   

3.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期间,针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陈云同志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是陈云同志对实事求是原则的生动表述,也是他真懂实事求是、善于实事求是、敢于实事求是的精神品格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陈云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不唯上”,并不是指不要听上级的话,对上级的指示、文件不要学习、理解和执行;而是说对上级的指示、文件不能简单地照转照搬,只当“收发室”、“传话筒”和“二传手”,而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  相似文献   

4.
《党风与廉政》2000,(9):43-44
陈云同志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通过总结实践经验高度概括了实现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有效途径,其核心就是十五个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人称陈云同志的“十五字诀”。  相似文献   

5.
“实事求是”是我党的光荣传统,电是我们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了辩证唯物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违背实事求是原则的事情,这就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坚持实事求是?陈云提出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不唯上,绝对不是不听上级的话,而是不要不顾本地区、本单位的特殊情况,唯上级的指示才办。从组织原则上来讲,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然而上级较之下级k有局限性,上级不一定全面了解厂级的具体情况,l:级的决定,主要指导一般,不可能包括全部个别。因此,…  相似文献   

6.
李广 《发展论坛》2002,(6):50-50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夺取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一大法宝。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上下坚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总的情况是好的。但是,在坚持实事求是的问题上,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和一些领导干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唯书唯上。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却不这样。有的是“收发室”式地贯彻上级指示,上级…  相似文献   

7.
本刊记者米士奇(以下简称"米"):王丙乾同志,您在陈云同志领导下工作多年,对陈云同志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一定非常熟悉,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丙乾:陈云同志是我的老领导,多年来他对我的教育和帮助非常大.陈云同志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楷模.他曾说过,要把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好,就要把领导的思想方法搞对头,这需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他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还教育我们要实事求是,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分析和决定问题时,要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决策更加周全、正确.这充分反映了他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他曾经用这15个字给我写了一个条幅,我一直保存到现在.他给我写条幅的意义,在于指导我坚持真理,勇于实践,要站稳无产阶级的立场,不要随风倒.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没有完全搞清楚”。他强调说:“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邓选》第3卷第116页。以下凡引《邓选》的,只注卷页)为此,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9.
陈云送人一条幅,上面.他写了15个字;“不 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 的语言风格一向简约中肯,一两个字就可揭示事物本质,切中问题要害。这个条幅也是如此。他解释道: “不唯上”。不是说上边的话不要;“不唯书”,不是说书不要读;“只唯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地研究处理问题;“交换”.就是互相交换意见;“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反复”,不是反复无常,而是反复研究。不难看出,陈云这15 个字条幅.前9个字是讲唯物论,后6个是讲辩证 法。综合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简约中肯─…  相似文献   

10.
一、“小康”战略目标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小康”战略目标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吸取了历史教训,认识到:必须认真研究国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关于怎样认识国情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陈云早就深刻指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要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我们是一个九亿多人口的大国,80%的人口是农民。革…  相似文献   

11.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陈云同志领导艺术的思想精髓。不唯上。“不唯上,并不是上面的话不要听。”陈云同志强调,在党内,个别党员的利益必须服从全党的利益。一个共产党员,他的责任在于坚决执行党的决议,而且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在工作中萎靡不振和用雇佣劳动的态度来对付党的工作,是绝对不允许的”。做到“不唯上”,一要讲真理。二要论事不论人,讨论和解决问题,如果大家都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问题的看法就容易一致。不唯书。“不唯书”,不是说文件、书都不要读。陈云同志指出,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不读书,不学  相似文献   

12.
于若木含情忆陈云(本刊节选二)李健编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提起陈云,很多人会对他的这样一句名言脱口而出,这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再要加一句的话,就是:交换,比较,反复。党内许多干部把陈云的这15字格言当作座右铭,受益终身。陈云是党内的理...  相似文献   

13.
崔向华 《湘潮》2005,(8):4-7
今年4月的一天,在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前夕,笔者走访了陈云夫人于若木和他的两个女儿伟力和伟华。谈起陈云,她们的神情都是那么凝重和深情。简朴的客厅里,陈云当年书写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15个大字闪烁光芒。故人遗风在,情浓中南海。“陈云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在长期主持领导全国财经工作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了许多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比如,实事求是、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稳中求进,等等.实事求是,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因时制宜,与时俱进;综合平衡,就是研究比例关系,坚持有计划按比例的原则,综合协调和平衡各要素、结构之间的比例,保持新中国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统筹兼顾,就是从全局出发,坚持全面、发展、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稳中求进,就是开展经济建设不能盲目冒进,应脚踏实地,稳中有进.陈云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对今天我们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4,(11):30-30
正30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陈云》以陈云的人格魅力来统筹全片,尤其是他坚持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原则贯穿始终,哪怕为此受到批评和打压,也处变不惊、临辱不怒。如陈云刚到莫斯科,王明当时是中央代表团负责人,王明对遵义会议更换博古等很不满意,但陈云耐心解释,坚持真理,认为我党更换领导是件好事。在王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陈云同志的不朽业绩,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崇高品德和革命风范,这对于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云同志从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十五字箴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概括提出了充满唯物辩证法的领导原则和工作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贡献。不唯上。陈云同志强调,在党内,个别党员的利益必须服从全党的利益。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这“四个服从”是一个也不能少的。一个共产党员,他的责任在于坚决执行党的决议,而且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做到“不唯上”,一要讲真理,不讲面子。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应该怎样就怎样。怎样对老百姓有利,怎样对革命有利,就怎样办。二要论事不论人,论事不论脸。讨论和解决问题,如果大家都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论事不论人,论事不论脸,方法就容易一致,对问题的看法就容易一致,扯皮就少了,事情就好办了。“党内只应当有这种态度,这就是共产党员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陈云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集中体现在他亲自审定的三卷《陈云文选》之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应该遵循的若干指导思想。比如,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来制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蓝图,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是最快的速度,综合平衡是实现按比例发展的基本方法,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须兼顾,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等等。第二,根据党所肩负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就如何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巩固党,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第三,为了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好,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并以"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这两句话、十五个字,通俗易懂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郑科扬 《求是》2005,(12):10-13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领导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干部队伍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的。陈云同志在延安时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七年之久。他当时所著的《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以及后来所著的一系列相关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干部工作思想和实践。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陈云同志总是开门见山,切中要害,思想深刻,文风朴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像一条红线贯穿他思想的始终。怎样做到实事求是?陈云同志的体会是十五个字:“不唯上、…  相似文献   

19.
陈云的人民利益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他认为:共产党员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重要国策,还必须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只有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保持其先进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陈云的人民利益观。  相似文献   

20.
不唯上 不唯书 只唯实1990年1月24日,陈云同志曾给浙江省委书记李泽民同志写过一幅条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陈云同志说:在延安的时候,我曾仔细研究过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当我全部读了毛主席起草的文件、电报之后,感到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