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析中国与印尼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关系发展很快,两国双边贸易和中国对印尼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顺利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尤其是中国一些商品对印尼的冲击引起印尼部分企业界的不满。本文拟对两国经贸关系存在问题,尤其是印尼纺织服装业受中国产品的冲击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以利于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4月中国与印尼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之后,双方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两国贸易快速增长,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也不断增加。中国对印尼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领域,制造业领域的投资也开始增加,并采取并购、BOT、投资设厂等对外投资方式。本文就中国对印尼的投资状况、投资领域和方式,以及中国在印尼投资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11月印尼与印度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贸易等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的贸易额提前完成政府规定的目标。在未来5—10年,将是两国关系加速发展时期,经济与贸易仍然是两国关系的主轴。鉴于两国日益增强的国力,两国关系的发展不仅对于两国本身,而且对整个亚州区域一体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印尼一印度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将对中国与东盟关系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但更多地是机遇。  相似文献   

4.
年12月5日,中国和印尼复交技术谈判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经过3天谈判,中国和印尼复交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两国将在今年复交。消息传来,令人欣喜。鉴往知今。温故知新。在两国即将复交之际,回顾历史上两国的友好交往及经济文化交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和印尼作为海上近邻,共同面临着海上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如非法捕鱼、人口走私与恐怖主义等,加之两国顶层海洋战略设计的契合,两国开展了海上安全合作。澳印尼的海上安全合作兼顾双边战略框架与多边安全架构,同时在务实领域密切合作。两国的海上安全合作已取得一定成果,在海上安全能力建设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形成了常态化合作机制。两国的合作关系呈现出合作领域主权敏感性低、供给不对称以及机制化程度低等特征。总体来看,澳印尼的海上安全合作对中国周边海上安全并不构成直接威胁,但中国仍需密切关注其发展。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在清代通过贸易和移民继续向印尼传播,使中医药的认同群体在印尼不断扩大,促进了印尼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印尼也通过香药贸易等方式丰富和补充着中医药宝库。如此既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又加强和巩固了中印(尼)两国友善的邦邻关系。  相似文献   

7.
1月1日苏哈托总统发表新年文告,谈到印尼与中国关系时,表示印尼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感到高兴.但是,认为它不会影响印尼对中国的态度.他说,"对于印尼来说,我们两国的关系是取得改善,还是保持现状,这完全取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印度尼西亚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印尼作为东亚两个新兴经济体,2008年次债危机以来,其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服务业在两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为两国之间开展服务贸易奠定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两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导致中国与印尼的服务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竞争性的一面。尽管如此,中国与印尼之间的服务业各有优势,双方服务贸易同时具有互补性。两国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的行业主要是建筑业、运输业、旅游业。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以及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两国之间的服务贸易规模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印尼关系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然而历史上两国关系发展却并不顺利。苏哈托统治时期,中印尼关系长期处于中断状态。即使在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纷纷与中国建交、复交的情况下,印尼仍坚持不与中国复交,其中原因非常复杂。文章从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着重从历史包袱、诱发定势和认知相符这3个方面分析印尼对中国的错误知觉及其对印尼决定与中国复交的影响,并就构建两国友好关系的心理基础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通过官方外交与民间往来的方式在双边与多边框架中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印尼华族社团尤其是业缘型华团在中国与印尼经贸往来中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由此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推动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印尼与韩国正式建交40年来,双边贸易连创新高,相互投资不断增长,其他方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富有成效。尽管仍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但由于两国政府重视,加上互补性较强,印尼与韩国经济关系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是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建交60周年。60年的双边政经互动关系不只是基于历史与地缘因素,也深受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长期担任孟席斯内阁部长、后出任澳大利亚驻美大使的霍华德·比尔指出:“印度尼西亚是我们第一关注的国家。澳大利亚政府没有在公开场合更多谈论对这个新独立国家感兴趣的程度,但是,在我们考虑问题和制定外交政策时,从来没有把印尼的问题搁在次要位置。”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东南亚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储藏量较为丰富的国家,而日本是石油与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东南亚是日本开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点地区。为减少能源进口来源地过度集中的风险,日本在已有与东南亚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东南亚地区能源富产国的外交。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印尼哈达内阁执政期间印尼与中国建交的国内政治背景、国际政治背景和印尼国内的华人因素。正处于从联邦共和国向印尼共和国过渡的这一政治敏感期,使右翼的哈达内阁基于印尼的根本利益选择了与中国建交。但哈达的政治立场又使印尼对华关系摇摆不定。美国反对印尼发展对华关系使印尼当局受到巨大压力,但印尼并未完全按照美国的意愿行事。印尼国内两派华人的对立,对中印(尼)关系产生了两种相反的作用力,使印尼对华关系的背景更加复杂。本文借鉴了对外政策分析的某些理论,并依据历史事实,力图对印尼领导人在中印(尼)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印度尼西亚全方位外交战略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着不断变动的国际政治格局,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战略在坚持"独立、积极"原则的基础上也适应新的形式有所调整。苏西洛在2009年成功连任印尼总统,这使他有机会继续引导印尼的外交政策方向。印尼的外交战略从苏西洛第一任期的"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发展到现在的"全方位外交",即以重树在东盟的领导权为基础,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印尼的双边经济关系近年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印尼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应继续努力拓展贸易与投资关系,深化在旅游、农业、渔业、纺织服装、信息与通讯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能源领域的合作。这些部门将是近期中印尼经济合作最具潜力并易取得成效的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