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2001,(2)
我们党一直要求,所有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各级干部,都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决不允许以权谋私。这从我们党执政的那一天起,就是十分明确的。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做得是好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也有些党员和干部违背党的要求,他们在人民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更多地偏向于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热衷于追逐不应该属于自己的不合理的、非法的个人私利,并不惜利用自己的地位、职权、影响去竭力维护和扩大这种私利。这是十分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年终岁尾,各单位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评比活动。辛苦一年的人们获得自己应该得到的荣誉和奖励,本无可厚非。但是荣誉岂能一劳永逸,是否也应该有“保质期”呢?是否也应该进行一下“年检”呢?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人们思考。最近新闻媒体相继报道了一些省、市的质量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人民公仆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这"三把尺子"检验的实绩。为什么总书记反复提这个问题?说明政绩观太重要了,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公仆有了正确的政绩观,是党和人民之福;反之,则是党和人民之祸。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姜二爱荣获五年评选一次的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面对荣誉,姜二爱格外冷静,认为这既是党和人民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而熟悉了解她的人认为她获得此荣誉很自然,是顺理成章。姜二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近姜二爱,去认识她,去感受她。  相似文献   

5.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责任心是对党和人民的态度问题,是宗旨观念和价值取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工作状态问题。优化干部状态关键是要强化责任心。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民族英雄和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杨靖宇,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和永久怀念。而在给予他的各种重视、荣誉和评价中,相当一部分是抗联领导人中唯一的,甚至是党内新中国建国后唯一的。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获奖不励志、得奖不长劲"等奖励功能弱化问题在一些支部有所表露。有的党员以"得不得都行,奖不奖都可"的漠然态度看待荣誉。也有党员仅仅把荣誉看做是对自己前期工作的肯定,一旦奖励到手,就觉功德圆满,止步不前。甚至还有个别党员不仅对自己能否披红戴花不以为然,对他人立功受奖也往往嗤之以鼻,冷嘲热讽。  相似文献   

8.
正从北京参加表彰活动回到凉山后,沙马友古接受采访时表示,"将一如既往,躬身前行,做好残联工作,把更多的残疾人驮向‘沙漠绿洲’,为残疾人脱贫奔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沙马友古是肢体(驼背)残疾人,身高仅1.44米,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为什么党和人民给了他这么高的荣誉?答案显而易见:这位彝族汉子坚守信念,对党忠诚,骨子里透出的是正气,释放的  相似文献   

9.
干革命,为人民服务,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党的利益、整体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多干所谓“份外”事;见了荣誉就让,见了困难就上;……这样做吃亏不吃亏?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在这里根本不应该计较个人是不是“吃亏”,这是一个共产党员、一  相似文献   

10.
蔡红武 《党建》2005,(2):24-25
掌握重点:入党动机与公私观紧密相连,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的直接表现。无论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都必须把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入党的基本动机。对于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入党动机,要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区别对待,要旗帜鲜明地提倡一心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大公无私精神。入党为什么?是为公还是为私?这个入党动机问题,关系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理想信念的实质和核心。因此,不仅正在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必须清楚地回答,而且对于已经入党的同志,也应该经常想一想、问一问。江泽民同志曾说过,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好…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稿费应该由谁来继承,是由江青还是他们的子女?对此,毛泽东有无遗嘱?中央领导有什么意见?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10,(9):62-62
<正>亲情再深也应有度,家庭利益、亲人利益再高,也决不能超越党和人民的利益,突破法律与道德的屏障。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其对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的态度就是试金石。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利用职务上的便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65,(10)
目前,北京市各中学高初中应届毕业的同学,正在积极地准备着毕业考试。在这个时候,认真地想一想,下一步该怎样走?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迎接新的生活?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广大的高初中毕业同学,在党和毛主席的教导下,经过了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觉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放眼于世界革命和祖国的前途,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个人前途和国家前途紧密地结合起来,以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为自己的志願,纷纷表示自己怀  相似文献   

14.
人们都叫我“虎局长”礼泉县工商局局长冯育虎我叫冯育虎,现任礼泉县工商局局长。20多年来,我只是为党为人民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莫大的荣誉。先后五次被评为乡(镇)、县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省、市工商局和县上评为先进工作者;1992年...  相似文献   

15.
建设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长期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我们国家不仅要具有高度的民主生活,使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四化建设,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使全党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党的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力观?这是新形势下各级干部需要用实际行动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掌权为公、用权为民,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每个干部,无论职务高低,都要弄清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拥有一分权力就意味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有十分的责任,掌权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为个人捞好处、谋私利。  相似文献   

17.
一个单位,无论大小,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有若干个领导较为信任并与之关系密切、接触频繁的干部,人们把这些干部称之为受宠干部。在单位中,尽管他们大多数人工作出色,能力出众,但人们还是对他们议论纷纷。特别是对其中少数靠非常关系受宠者,则侧目而视,避之不及。面对这种情况,假如你正在得宠,你该怎么办?是面对非议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还是怕群众说三道四而远离领导?因此,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与领导的关系、把握好自己与群众的关系,应该是每个受宠干部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清自身情况,予以不同应对:  相似文献   

18.
1998岁末。当王光银捧着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四川省优秀检察官” 的大红荣誉证书和熠熠生辉的一等功奖章时,眼眶有些湿润了。 ”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如此崇高的荣誉。”王光银动情地说。 他把人生融入了神圣的豆绿色的感情世界。 他虽像一棵小草,没有花香,没  相似文献   

19.
丛松日 《实践》2014,(5):56
<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反对特权和特殊化,是解决"四风"问题、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铺张浪费都是特权思想的表现,是从特权和特殊化中滋生出来的。据报道,有些地方领导干部"三公"费用支出或职务消费挥霍无度,成了搞特权、搞特殊化,大开享乐和奢靡之风的典型。这样的领导干部怎么可能会关心群众呢?他们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自己捞取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党员干部应该有追求,但这种追求,不是追求自己的虚名私利,而应该追求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是由党员干部的角色所决定的。当一个人追求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的时候,他就会视虚名私利为浮云,他的关注点就只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个人的功名利禄不值一提,也根本不提,甚至是本应该得到的功名利禄,他也会“让衔又让位”。比如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