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认为应试教育导致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学校生活单调枯燥,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单纯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教育;只重视少数“尖子生”,忽视和冷落了“落差生”;应试教育模式造成师生关系紧张;造成中小学生主体性的缺失。这种种问题又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预防未成年然违法犯罪,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改进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改进之道在于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期是决定人一生的体格、体质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能正确引导,将为人一生的健康发展和成才打下良好基础,反之则有可能导致违法犯罪。本文以武汉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调查资料为背景,主要从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两大个性特征研究出发,探讨容易引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各种诱因并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较高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认识能力低、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评判能力、又喜欢追求剌激,未成年人的心理预防主要在于对他们的心理弱点采用相应的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方 法  相似文献   

4.
面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的多重性二难格局,上海创立了以“缓处考察”、“诉前考察”和“社会服务令”为主要内容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考察制度。通过对考察制度科学的法理分析可知,考察制度作为社会帮教工作司法化的一种有益的抉择,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选择,许多方面体现了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要尽快将区域性的考察制度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来认识和规范,加快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考察制度的立法进程,使考察制度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得到最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指出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如何应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些见解,认为应开展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承担未成年人初次社会化的第一环节。当前,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轨迹看,很多可以从家庭功能弱化方面找到一些印记,如结构不全、亲情隔阂、教育缺损等。为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广大家长应秉承责任关怀理念,大力提高自身监护和教育能力,积极打造以责任为主轴的家庭教育链,不断优化其成长环境。努力提升其成长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未成年人犯罪称谓不同。由于各国或地区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立法技术、传统习惯等情况的不同,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称谓并不一致。英美法称“少年罪错”或“少年违法”;日本普遍称“少年非行”或“少年不良行为”;埃及称“少年不轨行为”;澳门地区刑法称“未成年人犯罪”;根据《少年犯条例》,香港地区刑法中称为“儿童犯罪”;根据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规定,则称为“少年犯罪”。未成年人年龄划分不一致。未成年人年龄界限划分的规定各国也不相同。有些国家规定的上限年龄较高,例如《美国青少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有利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改造,我国创建了社会帮教、治安处罚、收容教养等非刑罚的处置措施,但这方面的法律尚不健全,笔者认为应当建立我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体系,并提出初步设想,主要包括建立统一的领导机构,建立从事该项工作的工作者培训中心,建立统一、全面的资料信息系统和研究中心等。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近十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状况、特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对河北省近十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比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内容包括违法犯罪的状况、特征及发展趋势预测,为进一步分析违法犯罪原因,寻求治理良策提供了基础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调查表明,内蒙古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出现增多的趋势,其中在校学生占有相当比例,犯罪的暴力性、团伙性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的心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外在环境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该群体心理发育的方向。所以,在社会发展 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未成年人智育与德育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在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功能。这 既是预防犯罪的需要,也是培育新一代道德健康群体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人犯罪重在预防,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思考用法律预防的理念来遏制当前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本文将对未成年人犯罪法律预防所涉及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近3000名未成年犯的调查,对未成年犯的职业生活做了分析。总的来看,未成年犯的求职难度不大,但就业积极性差、就业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求职阶段,未成年犯主观上认为自己年龄小、没有一技之长,客观上是没有经济压力;在就业阶段主要是其职业价值取向的有偏差,追求收入高、舒适的职业,因工作艰苦、收入低而失业。  相似文献   

14.
Given the lack of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national pride,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attempt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on individual feeling of national pride in South Korea. The data for this study are obtained from the Korean General Social Survey (KGSS) of 2011 and 2012. The empirical evidence consistently shows that extraversion and agreeableness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feeling of national pride. Specifically, people who report elevated levels of extraversion and agreeableness are more likely to display a strong feeling of national pride. Contrary to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conscientiousness,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feeling of national pride. Overall, the findings lend some support to the view that personality traits exert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individual feeling of national pride and suggest that except for contextu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factors also offer some explanatory power for individual feeling of national pride.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某社区街角帮派的调查,试图解读“街角青年”的形成原因、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流动模式,并对他们最终沦落为犯罪青少年的原因,进行一种越轨社会学和亚文化意义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Sattar G 《危机》2003,24(1):17-23
The death of offenders in the community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y less attention than the death of prisoners, although limited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ommunity offenders may be even more vulnerable to death than prisoners.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death among prisoners (n = 236) and offenders serving community sentences or ex-prisoners receiving postcustodial supervision by the Probation Service (n = 1,267)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1996 and 1997.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death certificates was used to code for mode of death. Prisoners and community offenders were found to be reasonably similar in vulnerability to suicide/self-inflicted death; however, the risk of accidental death and homicide was greater for community offenders, and drugs and alcohol played a bigger part in their deaths.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由于少年疑犯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而法律应给予他们以不同于成年人的特别关怀。就我国而言,虽然法律对少年疑犯的诉讼权利作了规定,但与有关国际文件的规定相比,我国立法还有不足之处。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以侦查阶段为视点,在对我国少年疑犯的权利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照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指出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不尽完善的地方,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现行法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媒体多次曝光幼儿园和学校发生的工作人员侵害儿童的恶性案件,当危险来自孩子身边的本应该照顾和保护他们的人,我们该如何防范?从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要靠严格的儿童工作从业者的任职资格制度。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立法为例,该州通过《儿童保护(罪犯登记)法》、《儿童保护(禁止雇佣)法》、《儿童和青少年(照顾和保护)法》三部法律确立了一套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首先,对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个人进行登记,其主要对象是已经判决的罪犯。包括实施了谋杀儿童、与儿童性交等犯罪行为的一级犯罪的罪犯,包括应当被…  相似文献   

19.
20.
浅析青少年吸毒的群体性特征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吸食毒品并非一种孤立的个人选择和行为,在毒品的获得、尝试、吸毒的“高峰”体验、吸毒亚文化的习得与传承、社会压力的消解和吸毒行为的认同,以及复吸行为的发生等方面,青少年吸毒都呈现出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因此针对这一群体性特征,有必要相应地调整和完善青少年的吸毒预防及矫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