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为了鼓励人们迈开改革开放步子,敢闯敢试,提出了判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以下只注着页)“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但它又不是单纯的生产力标准,它提出的是一个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系统工程。首先,从“三个有利于”标准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它的系统性。“三个有利于”标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生产力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判断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所有这些,突出地反映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这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抓住时机,  相似文献   

3.
“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本质王力年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姓‘社’的问题,判断的主要标准,应当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检验改革开放实践的综合标准,即著名的“三个有利于”论断:“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发展内涵角度看,这也是邓小平对社会发展思想的精辟概括,体现了他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理论。本文试图从“三个有利于”为切入点,以发展本身的内涵为视角,对邓小平的社会发展观作一分析。一、生产力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邓小平社会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出步子,不敢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这个问题的困扰。他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掌握这三条标准,对于消除一些人在姓“资”姓“社”问题上的困惑,排除“左”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个判断、检验我们的政策和工作对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的著名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  相似文献   

7.
正当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阶段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年初在视察南方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的标准,即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下简称“三个有利于”)。最近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都高度评价和重申了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8.
做工作,“看准了的就办”,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什么是“看准了”?按什么标准去看?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明白了一个最高尺度:“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标准,这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所以这一点我们看准了,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能动摇。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坚持彻底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有了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开放中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对这些新事物如何评判,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某些被扭曲了的、脱离实际的、抽象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同爱国主义相统一的科学理论。”(199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内容博大精深,它是邓小平同志领导我们推进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0.
董德刚同志在1997年4月13日《党校报》发表了《如何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两个定语》的文章。文章虽短,但观点使人警觉。该文认为,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中的两个“社会主义”定语“是可以省略”的,“如果一定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一篇题为《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文章。邓小平在谈话、讲话中,都曾讲到“经济特区是个试验”,“我们的整个开放政策也是一个试验,从世界的角度来讲,也是一个大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133页,本文下引《邓选》,只注卷、页)把改革开放视为试验是邓小平同志深思熟虑的一个观点,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针对改革开放新的实际,认真领会和  相似文献   

12.
《实践论》武装和培育了一代共产党人,为统一全党思想,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奠定了认识论基础.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实践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丰富和发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实践标准深化为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指出:“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深刻理解和把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全新事业中积累的基本经验,创造的基本理论,形成的基本路线。一定会使我们全党同志更加充满信心,史好地完成九十年代的任务,胜利地迈向二十一世纪”。邓小平关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设计了一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存在的思想混乱,邓小平明确提出: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在不断深入反思历史教训、总结改革开放新鲜经验、吸收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邓小平逐步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社会主义观点。●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观,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段话,不仅在实践上为人们大胆改革卸了包袱,壮了胆,而且在理论上深化了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 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个问题是有针对性的。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来唬人的,主要是这个问题。 改革中要不要对每个问题都要问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了当代共产党人活动的价值标准,这就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评价和确立这一标准的理论地位和实践意义,理论界众说不一。笔者认为,“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当代共产党人改变世界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时曾谈到如何判断一项改革措施正确与否的问题。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段名言不仅论述了改革开放的政治标准,也揭示了判断一个人或集体的道德活动的道德标准。(一)“三个有利于”是道德评价的利益标准。道德总是和人的社会利益相联系的。人们总是把那些有利于人和有利于社会的行为称之为善;反之,则称之为恶。善恶标准在根本上表现为利益标准,刮益标准在总体上是一切道德评价尺度的最终源泉…  相似文献   

18.
王兆铮 《新视野》2000,3(5):6-7
把改革开放视为试验,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针对改革开放攻坚阶段新的实际,认真领会和全面把握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思想,对进一步发扬党的十五大所倡导的积极探索精神,处理好深化改革开放所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搞好改革开放,是很重要的。“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  1985年6月29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的文章中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个试验”,“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这是个很大…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这一著名论断,向人们指出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关键在于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 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作出了《关于学习< 邓小平文选> 第 三卷的决定》,举行了隆重的报告会,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 话。自治区党委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深刻把 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这必将把我 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推上新的台阶。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 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当代中国马克 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已经出版的第二卷, 汇集了邓小平同志在形成和发展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