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 ,河南省义马市在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中建立四项制度 ,提高了考核质量 ,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一是实行干部实绩登记制。市委组织部每年为乡科级领导干部印发工作日志 ,记载每天工勤情况 ,定期检查调阅 ,对取得的各种荣誉或受到的处分随时进行登记备案。二是实行干部实绩汇报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乡科级干部工作讲实会 ,市领导听取实绩汇报。三是实行干部实绩复核制。根据工作讲实和各自的述职报告 ,运用听、测、谈、看的方法了解核实干部工作实绩的虚实 ,有关数据到统计、税务等部门进行核对。四是实行干部实绩考核责任追究制。要求参…  相似文献   

2.
实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也是考察和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对领导干部实绩的考察不能仅仅停留在就政绩论德才的层面,必须对实绩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领导干部的实绩和心理素质测评结果进行关联性的分析,其主要目的,一是积极探索干部实绩和心理素质测评在提高干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的价值作用;二是积极探索干部实绩和心理素质测评在干部考察、考核和选任上的参考价值作用;三是分析研究实绩和心理素质这两种因素在评价领导干部素质能力上的特点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绩琐谈     
讲实绩是我们干工作干事业务实的表现。实绩大小又是评价、考察和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实绩,对提高干部工作水平是重要的一环。何谓实绩呢?实绩就是指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全心全意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工作所取得的业绩、政绩、成果。工作没有成果,不能称之为有实绩。实绩的要点在于实,绩不实,则站不住脚。实绩光有上级领导认可还不行,要看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认可。对待实绩,要紧紧联系本职岗位工作来认识。因为,它是评价干部实绩的主要科学依据。看干部的实绩,主要是看这个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作出了什么贡献。如此联系本职岗位来对照,是是非非,一目了然。有的同志在岗位上,东转转西逛逛,无所事事;有的同志工作没有计划,成天在忙乱之中;有的作风飘浮,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搞的都是些"花架子"。显然,这些都算不上实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工作实绩是干部能力的具体体现。注重实绩既是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与做法,也是新形势下干部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但是注重实绩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全面准确了解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减少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因此,在确定领导干部实绩时,特别要注意处理好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是数据误区。在当前对干部实绩的定量考评中,有的没有用科学的方法认真核定计算口径、统计口径、价格因素、指标体系等,简单地以快慢、大小、多少论英雄,草率地以"数据=实绩"的公式来评定实绩,从而造成"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不良循环,偏离了干部考察和使用的导向作用。二是绩属误区。有的在实际考评干部中,一方面不注意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分解,而是集众人之功,填一人之绩,把集体的实绩统归于个人;另一方面,不注意历史地看问题,把本为是前任的潜绩,现在显现出来的效益,简单地归结为现任者的实绩,出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相似文献   

7.
正推行过程考核法。坚持把工作做在平时,在注重考核实绩、考核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核过程,了解干部在重要关头发挥的具体作用、采取的创新举措、显示的能力才干。建立完善干部实绩联审机制,近年来已开展干部实绩纪实357人次。推行综合考核法。把干部考核与经济社会综合考核等工作有机结合,完善年度考核"无任用推荐"  相似文献   

8.
考察干部实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杨杰实绩,是考核干部的最重要的内容。注重实绩的考察,对于客观全面地了解干部,正确地贯彻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干部实绩是受综合因素影响的工作成果,对它的考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本文试图从干部实绩的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新形势、新目标下,敢于担当型干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客观上有潜在的担当能力和动机;二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敢于担当的关键行为;三是在敢于担当之后能够产生对组织有意义和有贡献的结果。敢于担当型干部评价体系的设计重点在于:一是达成实绩;二是展现行为;三是守住底线。  相似文献   

10.
选用干部一定要注重有突出的实绩,没有实绩,绝不能提拔重用。但是,在考察干部实绩的工作中,必须克服片面性,否则由片面性导致的负效应会使干部考察工作步入误区。这些片面性是:  相似文献   

11.
看实绩用干部,是由党的干部路线决定的,是新时期选拔任用干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把握这一点,选准用好人才,更好地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一个干部的实绩大小,除内因起着重要作用外,还要受到政治、经济、自然条件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评判干部实绩,应充分考虑这些外因的影响和制约程度。切忌模式化,杜绝片面化,防止盲目化。以科学的态度分析、论证干部的政治表现、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工作基础、外部环境及本人主观努力程度。基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各地在选用干部上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造着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时代精神和时代要求的新经验。目前,重党性、重实绩、重民意,已成为各级党委和组织人事部门在选好用好干部上的共识。但也要看到在干部的选拔、使用、安排上,一些单位和部门依然存在着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和作风。因此,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必须把“凭党性选干部,凭实绩用干部,靠群众评干部”作为一条重要的思路。凭党性选干部——越是改革开放越要看干部的党性修养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看干部的德应集中看他的党性修养和党性觉悟,在政治上的要求,就是要听党的话,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选拔干部必须  相似文献   

13.
实绩考核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制定并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选准、用好干部,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浏阳市积极探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评价的有效途径,出台了《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实施细则》,在不断完善实绩评价体系上下功夫,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按实绩提拔和使用干部,这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实行的方针。可现实中,有些地方的个别领导,误把按实绩用干部片面地理解为“按数字用干部”,把数字作为考察干部实绩的唯一标准,导致“数字出官”现象时有出现。不可否认,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作实绩,但不是唯一标准。干部的实绩有“数字型实绩”和“非数字型实绩”之分,如果一味按数字定位置,势必会导致那些投机取巧者在数字上打主意,亏损报盈,小功夸大,以数字谋官谋私利,使上级不能真实地了解和掌握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进而影响正确决策,贻害无穷。鉴于此…  相似文献   

15.
抓紧制定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是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立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体系,全面准确地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所创造的政绩.选准用好干部.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总结吸取以往干部实绩考核的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以执政能力为基础.以群众公认为重点.以工作实绩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劳动礼赞     
劳动,人类谋生的唯一手段,一切财富的根本之源。劳动,创造了人类大千世界,也创造了万能的人类本身。亘古以来,人们或用脑付出心血,或用体付出汗水,频频仍仍日复一日、代复一代辛辛不息,才有了历史的灿烂辉煌,才有了今日的高度文明,才信心百倍地开辟着未来更加无限的美好。所以,劳动无比伟大、无比光荣;所以,我们尊重劳动、尊重劳工。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让群众对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进行监督及评价?天等县在干部考察任用工作中推行"实绩公示"新做法,将干部的考察与任用相结合,树立人岗相宜、才职匹配的用人导向。2012年底,天等县结合领导干部年度考察工作,率先开展干部"实绩公示"新环节,即在考察前通知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及符合推荐为科级后备干部的人选填写《干部实绩公示表》,工作实绩主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大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要看实绩,要以此为标准,评价干部的功过是非”。近年来,各级党委、组织、人事、干部部门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注重了实绩标准,其效用很明显。一是有利于“任人唯贤”和公正平等。实  相似文献   

19.
一、全面地评价干部实绩,走出“一俊遮百丑”的误区。评价干部实绩,应当客观、全面。但少数地方和单位在考察干部时,往往由于干部某一方面的政绩和才干比较突出,导致对干部的评价上以偏概全,“一俊遮百丑”,有的甚至只看表象而忽视本质。走出这一误区,就要全面、真...  相似文献   

20.
县(市)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市)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方法探析何顺民干部实绩考核,是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新课题。凭实绩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德才标准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我省一直把注重实绩考核作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探索与实践,初步摸索了一些经验。1995年8月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