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文献纪录片《周恩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跃进后期,周总理到邯郸某村搞调查研究,他发现在农村明明存在着严重饥荒,却无人敢说实话。总理就亲自找农民谈话。当时在场的农民中有个叫张二廷的“落后分子”,他毫不客气甚至是毫无礼貌地指着周总理说:“再吃两年大锅饭,连你们这样的人都得饿死了!”看到这里,我不禁为张二廷捏着一把汗。但周总理不仅听了这个“落后分子”的话,而且当天晚上就把此话电告了毛主席,由此便有了立即解散农村食堂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下虎形村一个小商人家庭。一年后即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附马巷7号一个官宦人家,周恩来比叶剑英小1岁。1924年,两人在黄埔军校共事时相识,到1976年1月8日周恩来病逝,两人的友谊整整52年。  相似文献   

3.
《周末》1998年2月13日7版刊载了浙江仲向平的文章《周恩来的嫡亲表妹王去病》一文.其实王去病不是周恩来的嫡亲表妹,史实如下:其一,周恩来父亲一辈只有嫡亲兄弟四人,没有女性.1996年,周恩来大伯父的孙子、周恩来侄儿周华章同志曾寄给我一份他祖父周嵩尧写给总理办公室何谦秘书的一封专谈周恩来亲属的信.信中明确交待“总理没有胞姑母,也没有胞姐妹”.现在该信内容已收入党建读物和中国青年两出版社联合于1998年2月出版的《周恩来家世》一书.其二,据周恩来嫡亲侄女周秉宜同志写的周恩来的《姑母周桂珍和姑父王子余》一文说:“周桂珍(1873—1913)是周恩来大伯祖父周晋侯的女儿,按大排行,她应是周恩来的二姑母.”“ 1894年,  相似文献   

4.
正周恩来有个嫡亲表妹叫万贞。万贞原名万芳贞,是周恩来十八舅万立鉁的女儿。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二月十九日生于江苏清河县城(今清江浦区),比周恩来小一岁。其母周氏是周恩来的堂大姑母、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胞姐。1904年冬,周恩来和两个弟弟随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回到清江浦外婆家居住。在那里,他常和表妹万贞、万怀芝及表哥万叙生一起游戏玩耍。万贞因为肤色稍黑一些,就取乳名"黑妹",而周恩来的三弟周同  相似文献   

5.
见证周恩来“蓝天情思” 第一次见到王伏林老人,是为纪念周恩来的94诞辰。那天到场的有周恩来的亲属和生前身边工作人员、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组的研究人员等50多人。听介绍的人说,“王伏林同志,1951年到1958年,1964年到1966年两次出任周总理的秘书,负责经贸工作,是周恩来大秘书中较为年轻的一位。”我望着王老那和善的面容,微笑的神仪,心里充满了敬意。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为了缅怀敬爱的周恩来,多年来我把一篇篇怀念他的文章整理成集,精心保存纪念周恩来两大本文集、三大本图册。今天,我翻开这些纪念册,睹物思人,勾起对伟人的无限思念,忆起周恩来的伟大风范,我更加怀念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曾给我以悉心启迪和亲切教诲的周恩来。我把对往事的  相似文献   

7.
徐恒足 《实践》2006,(9):47-48
《庐山档案》一书,记载了周恩来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的两件小事,读来耐人寻味,令人慨叹,可谓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教育的一份最有说服力和感召力的教材。1959年7月1日,周恩来偕邓颖超到庐山参加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大会  相似文献   

8.
《湘潮》2016,(2)
正周恩来燃尽了生命之光,他与叶剑英最后一次谈话1975年12月,周恩来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恩来的病情已到了最后阶段。大家都做了最坏的思想准备,毕竟伴随生病的周恩来两年多时间,心里也一点点地增强了承受力。12月7日深夜,周恩来突然昏迷过去,一时呼唤不醒。值班医生立刻把所有专家、医护人员及警卫等都叫到病室,专家检查发现是他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阻碍呼吸,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二年四月四日,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陪同中革军委副主席周恩来,骑马从汀州来到宣成长桥岬村检查支前工作。两天前,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在汀州开军事会议,决定毛泽东率东路军攻打漳州,周恩来留守汀州负责支前运输工作。周恩来说:“为了保证打好漳州这一仗,福建省委和省苏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市区东北的一幢普通居民楼宅里,住着一位忠厚、老实的江西老俵,他曾随侍在周恩来身边4年多时间,周恩来的4次历险他都是贴身警卫.为保护周恩来,他身上留下两处枪疤.然而,他的名字与事迹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在和平解决两安事变时,蒋介石当面表示,希望能在南京与周恩来直接会商两党合作的事宜。中共中央注意到这一意向,周恩来的南京之行已在酝酿之中。可是,在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被扣后,中共中央考虑到周恩来的安全,改变了原先的计划。1937年1月5日和6日,毛泽东等连日给在西安的周恩来、  相似文献   

12.
在淮安周恩来故居北侧刚落成的邓颖超纪念园内,陈列有一封半个多世纪前邓颖超写给周恩来的姨表妹陈绣云的一封信。从这封短短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邓颖超为端正党风、弘扬正气而对自己亲属严格要求;让人深刻体会到邓颖超遵照周恩来的意思,对陈绣云字字深情、句句厚意的亲切教诲。在介绍这封信之前,笔者先说一说这封信产生的一些背景。陈绣云,系周恩来十四姨娘的女儿,和周恩来是嫡亲姨表兄妹。她比周恩来要小十多岁。1908年,周恩来生母、嗣母相继去世后,淮安(今淮安市楚州区)周家家道败落。年仅十岁的周恩来不得不拖着两个弟弟生活。…  相似文献   

13.
1967年7月,周恩来要跟随毛泽东外出巡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当好“联络员”,直接同他联系。这一着棋,就象在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心脏插入了一把尖刀,同时也为党内健康正义的力量同林彪、江青两个集团的邪恶势力作斗争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迂回抗争的新策略 1967年,曾被周恩来称之为“最不平静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我是 1 981年在淮南市委党史办公室开始从事党史工作的 ,1 983年任主任 ,1 994年离休。1 982年 ,我偶然发现淮南化肥厂退休工程师范延禧是周恩来的远亲 (周恩来的表兄陈式周的外甥 ) ,了解一些周恩来家庭及早年的情况。我带人访问并陪同他到江苏进行过调查。范老 1 958年献交的周恩来 1 92 1年从巴黎写给表兄陈式周的两封信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收集到的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最珍贵的历史文献之一” (见 1 982年 7月 6日《人民日报》) ;他对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编辑出版的《周恩来与故乡》一书中关于周恩来亲属情况的 4处错误…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关于文物保护的一组文献(一九四九年五月一九七三年九月)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指示①(一九四九年五月七日)中宣部:另二纸所提两事,望拟电交杨主任②批发。原件存中宣部。周恩来五·七附:关于文物保护的请示报告两件。附一:希望解放军讨论南浔镇(吴兴、吴江之...  相似文献   

16.
秦九凤 《党史纵横》2003,(11):37-37
作家文摘2003年6月2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说说我与周恩来的关系》一文。文中说文强先生曾参加周恩来的婚礼,并送了写有“花花圆圆寿寿”的题字条幅作为祝贺。这一贺礼的落款是“周恩寿、文强”。但经笔者仔细阅读推敲,结论是文强先生不可能参加周恩来的婚礼。 周恩来、邓颖超是1925年8月8日在广州结婚的。当时,邓颖超在天津从事革命活动遭到天津反动当局通缉而只身乘船南下到广州,周恩来因忙于革命活动,未能亲自到码头接邓颖超,而派自己的警卫副官陈赓持邓颖超照片到码头上去接,但未接着,直到在周恩来的住地,陈赓才见到邓颖超。随后,陈赓领着邓颖超一起去见周恩来。在广东省总工会找到了正在开会的周恩来。当陈赓悄悄告诉周恩来时,周恩来只向坐在远处的邓颖超点点头,继续紧张地开会。开完会也未过来与邓颖超见面就又和陈延年一起匆忙地走了。当晚又因为突然提前两小时实行宵禁,致使邓颖超无法回到周恩来住地。直到第二天傍晚,周恩来、邓颖超这对恋人才相会在周恩来住所。随后,陈赓走了。周恩来请邓颖超到广州的太平馆西餐厅吃了顿西餐,然后就结婚了。可以说,他们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父亲的深厚感情郭绪忠1938年5月,周恩来的父亲周邵纲老先生因浙江绍兴老家已陷敌手,启程专来汉口投靠周恩来。周恩来的母亲早逝,留下父亲和两个弟弟。12岁那年,周恩来随伯父周贻赓去东北进校读书。以后,在繁忙的学习和革命斗争中,周恩来从没有因为对...  相似文献   

18.
张学良被秘密幽禁的50多年里,他和周恩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感情。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周恩来与张学良分手25年之后,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仍在通过香港种种关系设法为张学良隔海捎书。以下记述的是周恩来1962年密信送达台湾的经过。周恩来写信的起因1961年12月12日晚,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次有张学良  相似文献   

19.
<正>1965年1月9日,周恩来和叶剑英在北京听取空军关于两次击落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战斗情况的汇报,时任空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廷发受命汇报。汇报结束后,周恩来对张廷发说:你的汇报条理清楚,我听明白了。这是张廷发最后一次向周恩来汇报工作,与他第一次面对面向周恩来汇报工作时的情景一样,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记忆深处。1955年夏,空军根据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在杭州召开会议,布置  相似文献   

20.
两对新人,一场婚礼,许明爱人孔原被灌得酩酊大醉1992年秋天的一天,笔者在周恩来生前卫士韩福裕的带领下,到北京木樨地拜访曾担任过周恩来秘书的杨纯。见面后,老人家热情地和我握手,称我"老乡,快请屋里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