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奶的药粒     
奶奶住到我家的时候,已经有些神志不清。通常,奶奶在吃完午饭后小睡片刻。醒来,就一个人念叨,午饭呢,怎么还不吃午饭?弄得母亲不得不向偶来的客人解释。奶奶会长时间地盯着床边的一角,然后一边挪动着身子,一边叫着爷爷的名字,你倒是向里坐一坐呀,一半屁股坐着,你累不累?其实那时爷爷已经过世两年,奶奶的话,让每一个人毛骨悚然。奶奶每天都要服药,她经常说,怎么这些药粒都不一样呢?花那么多冤枉钱,干什么呢?奶奶以为,世界上的药都是治同一种病的。奶奶吃药需要别人提醒,即使这样她也是嘴上说好,一会儿就忘得一干二净。那几年父亲的生意不好。…  相似文献   

2.
<正>去年笔者到澳大利亚旅游,当地的华人导游就曾向我们介绍说,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过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比库克早300多年。回来在网上查证一下,有文记载说在1432年下西洋时到达  相似文献   

3.
钟师敏是陕西省汉中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1973年,当时钟师敏还是镇巴县的插队知青,一天被母亲急匆匆地叫回县城,告诉她:"你奶奶不行了"。这个奶奶不是她的亲奶奶,因为妈妈在百货公司工作,她从小被放在保姆冯俊英家照顾,把冯俊英叫奶奶,冯奶奶家很穷,丈夫拉板车,儿子还是个哑巴。钟师敏赶到医院时,冯奶奶处于弥留状态,命如游丝的她痛苦万状就是闭不上眼,合不拢嘴。钟师敏心想,她一定放心不下自己的丈夫和哑巴儿子。她走到奶奶面前,奶奶紧紧抓住她的手,她对奶奶说:"奶奶,你放心走吧!马爷爷我会照顾,马叔也请你放心,有我吃的,绝不会让他饿着。"冯奶奶听了她的话,点了点头,两行清泪顺着眼角滚下,撒手人寰而去。  相似文献   

4.
清早,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社会福利院里,每日例行查房,安徽养老服务支援工作队队员吴菲菲医生在完成工作后,用蹩脚的武汉话说道:"爷爷,我就是您们的孙姑娘,我们一起手拉手把那个病毒战胜了它!"老人高兴地比划:"你们辛苦喽,谢谢你们呦!"早餐后,5楼的代维杰奶奶闹别扭了,非说少给她一瓶酸奶。她是认知症患者,还不会说普通话。队员孙辉确定早上亲手交给她一瓶酸奶,在检查了桌子上和垃圾桶里都没有酸奶包装后,送给她一个苹果作为补偿,奶奶很开心地接受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太多,因此提出“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口号。于是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娃娃、一个宝宝,一个小孩。无疑这孩子便成为家里的“核心”。物以稀为贵嘛!核心是那样牵动父母的心,“核心”是那样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心疼。全家围着轴心转,爱着、哄着、护理着。用手抱、用手牵,用手捧,捧起来了,家里闪着红光的“小太阳”、父母及奶奶爷爷的手举得多高,这“太阳”便腾起多高。在你家、在我家,在邻居家,这可真是太熟悉了。看看如下镜头: 镜头一: “喂,老王,快、快,多煮点饭,小宝的同学今晚要来吃饭。”母亲一边放下自行车脚架一边喊。屋里的丈夫虽没伸出头,可听见他急促的回答声:“好、我马上做”。站在门口  相似文献   

6.
<正> 当《黑走马》的旋律奏响的时候,2岁半的玛哈巴力已经可以和着节拍像模像样地舞动几下,然而她不明白为什么一向疼爱她的爷爷不能再像往常那样慈爱地将她抱上膝头。奶奶说爷爷去了好远好远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严冬,只有无边无际的草原和成群的骏马,雄鹰在天空翱翔。自从1978年成家以后,哈萨克族牧民哈楞别克·哈斯木逐渐担当起三个重要角色:丈夫、父亲、中共党员。对于  相似文献   

7.
华侨华人是中国武术在巴西传播的中坚力量。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华侨华人为桥梁,中国武术走进了巴西,并在20世纪70年代迎来了快速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华侨华人主要通过个人、组织和媒介三条路径在巴西社会传播中国武术,推动了巴西"中国功夫热"的兴起和中巴文化交流的发展,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善。巴西华侨华人在传播中国武术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诸如将技术传播与文化传播相结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相互协作、加强管理等,为武术等中国文化品牌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统一论坛》2002,(5):31-31
我们居住在巴西的华侨,虽然远离家乡,却不曾忘怀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值此巴西华侨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与巴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召开2002年“新世纪圣保罗大会”之际,我们巴西华人两岸关系研究会组团参加此次盛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侨  相似文献   

9.
杨波 《公民导刊》2010,(7):58-59
"让我们荡起双浆……"5月31日下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和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一起唱着歌。"我代表薄熙来爷爷、黄奇帆爷爷和邢元敏奶奶向你们表示慰问,并祝你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快乐。"  相似文献   

10.
徐娟 《乡音》2011,(8):20
本该是安享晚年的年龄,85岁的周瑞英老奶奶却独自在北京马甸桥地下通道内卖菜。据报道,周奶奶的儿子在国外娶妻生子,30多年母子只见过一回。近日,这位在网络上走红的"果蔬奶奶"受到了不少关注,很多居民在下班时都会刻意路过给她捧个场。或许路人们的捧场,可以暂时解决"果蔬奶奶"的生活来源问题。但接踵而至的问题还是明显地摆在公众面前:"果蔬奶奶"总有卖不动菜的一天,到时她靠什么生活?白天卖菜路人可以关照,回家之后谁来照料她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家是一个中医世家。爷爷是老中医,坚持在乡村行医,虽历经世事沧桑,却始终恪守祖训,以仁心仁术救济众多病患,并希望能将此家风传扬下去。爷爷去世时,父亲还小。爷爷去世没多久,老宅又遭火灾,奶奶重度烧伤,家道中落,欠了不少钱。由于爷爷在世时诊病开药不贵而且效果很好,不收困难病人的诊金,对特别困难的患者,有时候还会送药钱,在附近享有高声誉,加之父亲长大后又秉承了爷爷的衣钵,我们家  相似文献   

12.
段协平 《前进》2007,(2):56-56
听人讲,出外旅游有一个高水平的导游作陪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这次欧州之行由杨俊小姐做全陪,很幸运。杨小姐是位奥籍华人,老家在成都,现定居于奥地利。她15年前出国留学,攻读世界艺术史,一直读到博士,在西方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16日是我的父亲傅莱去世10周年忌日。父亲去世后的这10年里,我在清理他的遗存资料时,了解到一些家族史,以及他本人历史中许多我所不熟悉的部分,我对父亲有了些新的认识,思念之情亦愈加深沉了。我父亲出生于1920年2月奥地利维也纳的一个殷实、温馨的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我爷爷给这个降世的独生子取名理查德·石泰因。爷爷是一个财税员,奶奶是个擅做女装的裁缝;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都接受过很好的教育。一战时爷爷是大本营的后勤军需官,奶奶是个护士;他们在战场上相识、相爱,战争一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9)
正丈夫是养子,台湾籍的她嫁入夫家后第3年,丈夫的爷爷就搬进家中。作为孙媳妇,尽管爷爷并非亲爷爷,她从无一日怠慢。3年前,爷爷开始卧床不起,吃喝拉撒就全由她照料。这些年,她为了守护爷爷,全家人就她一人没回过台湾,丈夫、儿子在北京工作,她也一次没去探望过,甚至自己的父亲住院,她都没法抽身服侍。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5,(14)
<正>第一天:台胞志愿者心系小乡亲也许是天意,或许是缘分。久未放晴的天空,在台胞青年饱览大陆山河之壮美的第一天,竟风和日丽,美的像画儿一样。营员们参观了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的颐和园,以及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长城,实地感受了颐和园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和长城巨龙似的城垣,一路惊叹。和营员们互动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山西省台联的台胞志愿者项雪,相谈甚欢。她是一位1995年出生的小姑娘,浑身透着灵气,一袭美美的长发让我见她第一眼就心生好感。"我奶奶是台湾新竹人,由于时局所限,嫁给我爷爷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台湾。那时候奶奶念叨最多的自然是台湾那片故土。心有所系、情有所牵,  相似文献   

16.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美丽而充满浪漫情调的海滨城市,人们往往习惯称她为里约。从里约耶稣山上往城区西南方望去,那是一片高出市区的丘陵,丘陵上布满了错落拥挤的住宅。在阳光的映照下,山坡上的房子俨然成为里约市的一道景观,这就是里约人称之为贫民区的地方,我们的朋友雷滨的“小屋”,就坐落在这里。几乎每一个取得成就的华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里面记载着人物的传奇和生活的哲理。雷滨也不例外,他现任巴西里约华联会会长、中国全国侨联顾问,凡是与巴西侨界有过接触的人,几乎都知道雷滨。在他略显沧桑的面孔上,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举止言谈间让人…  相似文献   

17.
余璐的奶奶是国家一级教授,当普通工人的工资只有36元时,奶奶的工资已经有360元。妈妈说,奶奶年轻时穿的旗袍,一天一个样,一个季节里都不会重复。余璐的爷爷是纺织业的民族企业家,家里藏着一张泛黄的报纸,上面有爷爷应邀在一个大学里演讲的照片,还记载了爷爷当时说的话,那时的爷爷,是那样的英姿勃发。爷爷奶奶住的是虹桥的私家花园洋房,家里有阿姨、有司机,妈妈说,以前还有专门的管家和园丁。当时的虹桥,距离市中心隔着好多的农田,到了周末,爸爸妈妈会带着刚会走路的余璐,和其他一些上海的远近亲戚们,去“乡下”看望…  相似文献   

18.
沈越光 《黄埔》2011,(2):28-29
2009年10月14日,爷爷走了,告别了他无比眷恋的祖国和心爱的儿孙走了。在告别仪式上,我代表亲属致词中说:"军界有句名言‘老兵不死’。爷爷是要去和当年牺牲在印缅战场上的远征军战友和黄埔同学团聚了,要去和亲爱的奶奶相聚了。"爷爷走后,好长一段时间,我们一家人相视无语,  相似文献   

19.
大年初五,我们一家人正在包饺子,住在隔壁的白奶奶过来串门。她一进门,我们被老人一脸青紫的伤痕吓了一跳。一问方知,老太太大年三十摔了。白奶奶有三个儿子,都不与老俩口住在一起,平时只偶尔来看看。白奶奶不无感伤地说,她摔了以后,大儿子一家来拜年,看到老母这个样子,都不愿陪住两天,还是当天就走了。其他孩子春节加班,没时间过来。可我们这几天天天听着隔壁人声喧闹,客人不断,甚至都没找到合适的时间过去拜年。白奶奶说是亲戚朋友听说老人摔伤了,都来看她。白奶奶家住大兴县清源西里小区,是两年前从城里搬迁过去的。这片…  相似文献   

20.
永远的记忆     
郁野 《人民公安》2010,(16):56-58
过去我一直认为奶奶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今天我明白了,奶奶的爱常在我心里,爷爷的爱则永远流淌在我的血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