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康永超 《传承》2010,(12):24-25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相比之下,乡风文明建设在不少地方依旧滞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宽裕,乡风还要文明。针对乡风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增强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但相比之下,乡风文明建设在不少地方依旧滞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生产要发展,生活要宽裕,乡风还要文明.针对乡风文明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从思想上增强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采取有力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8,(2):28-2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在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北京市通州区紧紧抓住影响乡风文明的主要因素,积极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努力创造适应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的载体,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委区政府将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文明成安”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到“文明湖北”建设活动中来,以“八进”活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其具体内容包括农村文化、教育、医疗、风俗习惯、社会风气、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农村人口236.69万人,占总人口的71.4%。  相似文献   

6.
刘斯 《桂海论丛》2006,22(5):15-17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价值标尺。建设农村新生活、新文化、新风尚和培养新农民,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准则、价值依据、价值导向和价值坐标。  相似文献   

7.
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它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现代化的问题,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具体措施,用务实的态度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8.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迅速推行.欠发达地区的乡风文明如何建设?笔者以江西资溪县乌石镇新月畲族村、南城县株良镇路东村为点.以抚州市部分落后村为面,对欠发达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并结合典型经验的启示,作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黄筱娜 《桂海论丛》2007,23(6):77-80
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指标,其中,“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和外在形象。乡风是否文明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乡风文明”包含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活动内容之中。因此,要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被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纳入到“十一五”规划,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乡风文明就是好的乡村风气。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农村这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社会基础。村落文化是指以自然村落的血缘关系和家庭关系为繁衍基因而产生的能够反映村落群体人文意识的一种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1.
陆卫其 《群众》2008,(3):38-39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去年以来,太仓市立足农村实际,着眼农民需求,积极搭建乡风文明建设新载体,在全市大力开展“百村乡风文明岗”活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由农民自发推进乡风文明,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06,(4):11-11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调研情况看,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长期以来在抓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发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13.
乡风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全面小康的内涵,更展现了村民的时代精神面貌。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长期与短期、继承与创新、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容甄别、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方式创新、创新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建立健全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等方式,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西充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偏北部,属典型的丘陵农业县。幅员面积1108平方公里,农民人均耕地0.94亩。农村人口53.2万人,占总人口的84.4%。辖44个乡镇,617个村(居)。2006年4、5月,我们对该县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按地域远近、人口多少、经济水平高低等均衡搭配,重点调查走访了晋城镇、义兴镇、仁和镇、青龙乡、中南乡等9个乡镇21个行政村,发放问卷调查表700余份,个别访谈89人次,对该县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湖北省当阳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以“一户三化”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湖北省文明新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在当阳召开,推广了当阳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一、适应新形势,探索新抓手。确立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当阳市经过认真探索,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的根本在于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16.
《协商论坛》2011,(9):23-24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其内涵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对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商丘市睢阳区政协近期组织委员对全区乡风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2,(5):22-22
一、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淡化。2、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3、农村社会风缺缺乏强有力的正确引导。4、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丹江口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以“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为着力点,以群众性自治组织——乡风文明理事会为依托,通过办试点,及时地推广成功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热在城里、冷在乡镇、僵在村里、看在农户”的问题,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乡风文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纳入了“十一五”规划。凸显了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乡风文明是变革农村生活方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如果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那么乡风文明应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和思想道德基础.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持和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赵增彦 《前沿》2010,(13):116-120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与精神支撑,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方面内容密切相关。目前,由于一些党政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不够,从上到下的重视程度基本呈"倒金字塔"型逐级递减态势;由于许多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使得正面文化在基层传播缺乏有效的组织渠道;由于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未能真正建立,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未能根本解决,致使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还面临着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单一,设施匮乏,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农民道德水准滑坡,集体意识弱化,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加剧;封建迷信现象、宗族宗派势力有所抬头,宗教势力以及邪教和非法传教活动活动猖獗;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力量薄弱,文化创新能力低下,社会治安形势严峻等一系列挑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推进经济落后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必须强力强村富民,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提升农民素质,增强乡风文明建设主体意识;完善阵地设施,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硬件平台;创新方法载体,提升乡风文明建设的水平、实效;加强统筹协调,拓展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途径;强化制度建设,形成乡风文明建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