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又是世界上最高的"悬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泥河".黄河水患曾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灾难,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治理黄河水患,开发黄河资源,使之造福人民,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十分关注的大事.周恩来同志从解放前的黄河归故谈判开始,直到逝世,一直为治理黄河的事业操心操劳,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躬亲治水,除害兴利,功在当代,泽及万世.  相似文献   

2.
王肇槐 《党史博采》2001,(11):28-29
周恩来总理对治理黄河工程十分重视,曾三次前往工地视察众所周知的三门峡水利工程。1958年7月中旬,黄河出现大洪水,周总理又冒雨亲临黄河岸边,与抗洪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鼓励他们在抗洪战斗中取得彻底胜利。 周恩来亲临治黄第一线,为黄河沿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奔走呼号,并不是从建国后开始的。早在解放战争初期,他就不止一次来到黄河岸边,领导军民同黄河斗,同国民党反动派斗,经历了治黄史上一场艰苦复杂的  相似文献   

3.
曹应旺 《党史博览》2012,(5):9-14,26
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出色地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国总理?  相似文献   

4.
●一访周恩来斯诺说:“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埃德加·斯诺,美国作家、世界著名记者。就是他,几乎一生都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艰巨、宏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在遗言中,他甚至这样写道:“我生前一部分身心常在中国,希望死后也将我的部分遗体留在中国。”到底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这位西方世界的“无冕之王”对中国如此钟情?打开斯诺的人生卷宗,或许从他4次采访中国总理周恩来,从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中能找到某种答案!1936年6月,北平火车站。一个…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总理当年在对外活动中高度重视同非洲国家领导人建立和发展真挚友谊.而非洲老一代领导人也同样非常敬重周恩来总理,把他誉为“属于世界性的中国伟人”(尼雷尔),“载入史册的第一流政治家”(萨达特),“以献身精神和杰出才智为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服务”(布迈丁),“忠于民族独立与和平理想的典范”(桑戈尔)。他们深情地说,伟人周恩来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永远是后辈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党史专家李海文编撰的《周恩来的足迹》于2023年9月以日文在日本公开出版。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教授村田忠禧翻译了此书。他对日文版图书出版的愿望是:“我的目标是让更多的日本人民了解周恩来和中国共产党。”并希望以“为什么研究周恩来”为题,写些文章。我为什么研究周恩来,因为:一、周恩来堪称是二十世纪中国舞台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壮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繁荣昌盛、对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与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8.
潘敬国  郑超 《党史博采》2023,(11):20-23
<正>中国是一个多水的国家,中国人历来重视水利,有仁者好山、智者乐水之说。周恩来从小生活在江淮平原,对水有着特殊的记忆。他一生重视水利建设,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亲自领导了淮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和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提出“使水患成为水利”“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思想。正确的决策来源正确的调研,周恩来关于水利的一切思想、立场、方法和举措,跟他广泛进行水利调研和实践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仰慕的雄才,是现代中国最具有持续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领导人.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干和贡献,以及独具魅力的风格,都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在政治和道德的双重天平上流芳千古的伟人.他领导中国革命的才干和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特殊的尊重和永久的怀念,人民自然地、不约而同地把他塑造在“时代最卓越的中国人”的巅峰上.  相似文献   

10.
潘敬国 《学习导报》2011,(24):36-36
著名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评价周恩来:“他付出的爱最多,他得到的爱也最多。”作为开国总理,周恩来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他真诚地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相似文献   

11.
1955年4日18日至24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是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会议期间,周恩采沉着平静地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有些与会国代表,或因不明新中国真相,或因受帝国主义的挑拨,对共产主义进行攻击.人们期待着中国的发言.4目19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采在大会上发言.他温和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是来求同而不是求异的”.他说:求同的基础,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清正廉洁的为政思想和鞠躬尽瘁的公仆风范,犹著如椽的大笔,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在人民的心田里,刻下了的崇高伟大的公仆形象。一、民政──为政治国的根本,人民公仆的本色。为谁服务问题,是为政治国首当其冲的问题,也是革命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早在1954年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就曾庄严宣布:“我们的国家机关是属于人民群众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一再的申明:“我们的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干部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周恩来为政思想和公仆风范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在晚年,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纪念章。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后,这枚从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所穿的灰色中山装制服上取下的纪念章,至今仍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内。 这枚纪念章为横长方形,大小仅有2.5×1.5厘米,右边浮雕毛主席侧面头像,左边镌刻毛主席手书题词“为人民服务”,红底镀金。周总理非常喜爱这枚寓意深远,构图美观的纪念章。据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郑淑芸《革命就是为了人民》回忆录记载:“文革初期,有一天,总理办公室的门开着,我走过时见总理正在仔  相似文献   

14.
1938年6月9日,月黑风高,蒋介石国民党当局为阻滞日本侵略军的进攻,下令工兵炸开了花园口的黄河大堤,让滚滚的黄河水改道南下,淹没了豫东、皖北和苏北44个县5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浑浊的黄河水整整夺走了89万人的生命。河水泛滥之处,房舍漂没,田园沉入水底,“黄泛区”的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一次空前浩劫。  相似文献   

15.
中美大使级会谈始于1955年8月1日,到1970年结束,15年间,谈判136次,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实属罕见.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周恩来始终站在最前沿.1955年4月18日,具有重大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在印尼召开.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会议上发表了一系列有气魄,有远见,又十分诚恳的讲话,震动了整个世界.尤其是他为了改善中美关系,争取一个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而发表的一个历史性声明,指出:“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人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缓和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在晚年,胸前一直佩戴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纪念章。周总理逝世后,这枚从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所穿的灰色中山装制服上取下的纪念章,至今仍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内。这枚纪念章为长方形,右边浮雕毛主席侧面头像,左边镌刻毛主席手书题词“为人民服务”,红底镀金。周总理非常喜爱这枚寓意深远、构图美观的纪念章。据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郑淑芸回忆:“文革初期,有一天,总理办公室的门开着,我走过时见总理正在仔细欣赏纪念章。总理把我叫进去,十分高兴地对我说,他最喜爱这枚纪念章。这就是那枚总理后来一直佩戴的‘为人民服务’像…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公仆思想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作为人民公仆的化身,深深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廉洁奉公、艰苦朴素,谦虚谨慎、勤政敬业,严于律己、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周恩来公仆思想的内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则是其基本内核。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庄严申明:“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表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周恩来公仆思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多次入闽指导革命斗争,在福建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福建人民的心中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最使闽西老革命根据地人民难忘的是,一九三一年冬周恩来同志来到闽西的情景。一九三一年,受“左”倾路线的影响,闽西苏区发生了一场错误的“肃社会民主党”运动。一大批党员干部被毫无根据地怀疑是“社会民主党”,而加以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冤枉了不少党员干部,打击了许多好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广大群众对敌人是非常仇恨的,对镇压反革命是积极的,但是对于什么是反革命,以及应当怎样正确地进行肃反,却没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超过重要作用的领袖人物,对他的生平活动的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今年是周恩来诞辰97周年,逝世19周年,笔者根据多年来收集的资料,撰写此文,以兹纪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新篇章。但是,党中央一到陕北,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前一个月,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总”,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以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辖东北军等国民党军队30万人,企图以重兵围剿红军。山西上皇帝阎锡山以黄河为屏障,与红军敌对,且已把…  相似文献   

20.
周恩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楷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周恩来诞辰105周年。他离开我们也快30年了,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他“音容宛在,永世难忘”,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完的情怀,敬无涯,思无涯。广大群众中深厚的“周总理情结”,源于“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按照时尚的语言来解读,就在于他光辉的一生,是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